在鬼子膏药旗后面跟进几排鬼子队伍后,出现了三个鬼子扛着的九二式重机枪,还有轻机枪和迫击炮,看得出来这不仅是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准备,而且装备还十分精良。
鬼子的队伍队列整齐,行动起来就像是一个人一样,看得出来这支鬼子的素质很高,这也就难怪那两个中央军的战斗师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在鬼子队伍走到缝槽下面的马路时,王四立刻端起手里的枪,冲着鬼子那边就是一枪,直接打中了扛旗的鬼子。
只见到鬼子的膏药旗顺着那扛大旗的鬼子兵落地而倾倒下去,要不是边上的一个鬼子反应快的话,将鬼子兵手里的旗给提前挪过去的话,这会正个旗帜都该倒在地面上,被踩踏而过了。
其他弟兄们见到王四开枪,自然也不含糊,一时间朝着鬼子那边就是一通扫射,轻重机枪和花机关几乎一起扫向了鬼子那边,当场将鬼子兵撂倒了一大片。
鬼子遭到袭击,马路靠内侧的鬼子死伤十分惨重,剩下的鬼子本能端着枪蹲在地面上,暂时躲避着上面打过去的子弹,避免中弹身亡。
但是鬼子军官也没有一味的让鬼子兵躲避,迅速让找了个地方假设起歪把子轻机枪,由一个鬼子士兵用肩膀扛住机枪架子,机枪手在歪把子后面扣动扳机进行射击。
机枪仰着枪口呈十五度仰角射击,子弹由下往上的照着缝槽口那边扫射而去,哒哒哒的枪声随着机枪的后坐力不停的传出来。
紧接着掷弹筒与迫击炮也就地架设起来,调整好方位,装填炮弹照着缝槽口那边进行炮击。
还击的力度一轮大过一轮,强大的火力将王四他们的火力压制下去,所有弟兄都藏进缝槽里面,躲避炮弹和榴弹的爆炸损伤。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炮弹或者榴弹被打进缝槽里面,将里面的弟兄连同缝槽给炸开,然后从上面滚落下来。
在炮火的掩护下,鬼子兵们也端着枪朝着缝操里面开枪,增加枪火力度,加大了攻击。
王四他们几乎都抬不起头,头顶上不断有子弹飞过,有的时候还会遭到子弹打在石头上反弹回来的跳弹伤害,好些弟兄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王四他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王四对着弟兄们道:“弟兄们,用手里殚招呼鬼子,下面就是一条公路,两边都是悬壁,我们的手榴弹下去,鬼子肯定没跑!”
“是!”弟兄们立刻应声,然后拿起手榴弹,拽开拉环,呈弧形一般的抛物力朝着缝槽外面丢了出去。
那手榴弹顺着地心引力冲着地面上砸了下去,直接落下了鬼子机枪手和迫击炮手的身边,然后轰隆轰隆一大片的爆炸在公路上展开,强大的爆炸将鬼子的机枪与迫击炮、掷弹筒一起淹没,那些炮手和鬼子机枪手都遭到这一连串爆炸给炸死,鬼子损失超过半数。
鬼子军官这个时候被几个手榴弹包围,爆炸过后就直接将身体给包了进去,在爆炸散尽后,鬼子军官已经平躺在霖面上,身上到处是被炸焦肌肉,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完整的。
鬼子军官死了,鬼子队伍却没有乱,一个鬼子少佐直接接替了指挥,组织鬼子朝着刚才过来的位置缓缓撤退出去。
要知道他们的重型武器在遭到埋伏的战斗中,全部被王四他们的手榴弹给炸毁,眼下剩下的就只有那些三八大盖了。
之前他们有重型装备,有那样多的鬼子兵作为增援,要拿下老淮山并不是什么难事,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他不仅没有拿下王四他们所据守的阵地,还让队伍损失惨重,这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
因此鬼子少佐才不敢再继续呆着那里,立刻命令部队迅速撤离那里,尽可能抵达安全地带后再。
但是王四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一样,立刻组织弟兄们绕过去,堵住了鬼子离开这里的机会。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通扫射,照着还没从惊愕里醒过来的鬼子当即开枪,子弹将这些鬼子的身体全部打透,鲜血溅起来,将周围的一切全部染成了红色。
鬼子又一次被对手给拦截,没有给他们一个任何求生的机会,死伤了不少。
鬼子为了生存下去,鬼子少佐集中力量朝着王四他们阻拦的部队进行火力突围,这次的突围是不惜一切的,根本不计较死伤了多少,只在乎突围出去了多少人。
在鬼子的猛烈冲锋下,王四他们困守鬼子的部队根本挡不住鬼子的进攻,最后只能是被迫让鬼子冲出了压缩包围圈,撤出了这条公路,重新回到了中央军两个师的阵地上。
此刻的鬼子已经狼狈不堪了,鬼子少佐甚至都提不起精神来,在撤退吃老淮山附近后,全部瘫坐在霖面上,一句话也不。
恐怕他们还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吧,要知道这一仗下来,鬼子那样多的部队就打得剩下了眼前这些,而且伤亡数字还在不间断的增加。
而这个时候王四见到鬼子已经撤退出去了,立刻举起自己的右手,让弟兄们停下射击,尽可能的节约弹药,要知道他们的弹药补可是没有谁给,只能依靠自己在战场上缴获鬼子的。
因此他们的每一发子弹都弥足的珍贵,不是能够打着鬼子的时候,绝不允许乱放一枪。
“鬼子上了这次当,还会再来第二次么?”韩正东询问王四道,他觉得他们这一仗打得太过激烈了,担心鬼子因为吃了这个大亏,就不敢再走平阳这边,而是另外再寻找一个可以穿越过去。
“鬼子不走平阳这边,就一定会走其他地方,而除了平阳外,就只剩下陆河县了,只不过那边聚集了我军精锐部队,早已经在那里等待了,够鬼子喝一壶了。”王四分析着道,就眼下的情况而言,鬼子的末日不远了,他们相信手底下的人做事情干净利落。123xyq/read/1/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