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将身边的袋子,其实也是从储物格中拿出了五百万的法币,交给谭维先:“这些钱对我没有用处了。你拿回去交给局座,就当我为抗日作一点贡献吧!”
谭维先慎之又慎地接过那装有五百万法币的袋子。这时候,国府已经发行了一千一张的法币,只是在重庆流通,没有发行到重庆以外的地方。一叠是十万,五百万,就是五十叠。
送走了谭维先,周云便注意着军统对汪精卫的行动。
而这时,军统已经到了汪精卫的住处。
作为行动组负责人,陈恭澍其实并没有亲自入内,当夜开着一辆车守候在汪寓之外。
他分配任务为:张逢义、陈步云在户外巡回掩护,王鲁翘、余鉴声、陈邦国、唐英杰四人进入宅内,其中陈邦国为开路先锋,唐事先曾数度前去侦察,当视为识途老马,引导登楼,王为主、余为辅“同力执行锄奸”。
当行动组成员陈邦国在该楼底层时,情况有变。
这时,有人绊到了一把椅子,陈壁君的侄子陈国琦当时正在二楼卧室内睡觉,房门正对着楼梯,他听到外面有响动,便打开门,想出来看个究竟。
陈国琦看见一些人影正登楼而上,有人看见他打开房门,便朝他开枪。
陈国琦立刻退回房内,把门扣死,刺客们继续往顶楼爬去。
枪声惊动了曾仲鸣、曾的夫人方君璧他们,他们走到门前时,刺客们已经登上门来,并朝他们开枪。
曾仲鸣的背部中弹,被方君璧和朱某拖进屋内并把门锁牢。
这时,刺客们赶到门前,开始撞门。但没有用,他们使用一把斧头或者其他的一些硬金属打门,打碎了一块木板,把自动枪从门洞伸进屋里,猛烈扫射。
此时,曾仲鸣正无力地躺在床上,鲜血不断地从伤口里流出来,方君璧正坐在床边。他们离被打碎的门洞仅几尺远,成为刺客们最容易击中的目标。
刺客们把枪内所有的子弹几乎都射向了他们,他们俩都负了重伤。朱某最为幸运,当她把门锁好之后,就蜷伏在门后靠墙角的地方,紧贴着墙,从而未受到任何损害。
射击持续了至少一分钟……
当时,汪精卫夫妇正在自己的卧室内,他们的女儿汪文惺及其女婿何文杰也在卧室内。听到枪声,都冲出房门。当他们来到通门时,射击停止了。他们冲进三楼卧室内,发现曾仲鸣和方君璧正躺在血泊的床上,都受了重伤……曾仲鸣负伤最重,腹部被枪弹打得布满了窟窿,犹如蜂窝。
陈恭澍坐在车上,是最敏感的。他把车子移动了一个位置,对着二十七号的那个方向看,没有动静;又环顾四周,也不见人影。
陈恭澍正在猜测刚才枪声的原由时,枪声又响了,又传来枪声三响。这两次枪声其间相隔不过四、五分钟……
陈恭澍看看表,此刻已经过了午夜,算是第二天的零时过九分了。约莫又耗去了两三分钟,陈恭澍突然发现鲁翘一人双手插在裤袋里,从一条小巷子里转出来。
鲁翘就告诉陈恭澍:‘事情已经办完了,我眼看着汪某的腰部中了三枪,两条腿只颤动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整个身子都蜷伏在床下。所欠的,倒是始终没有看到他的面孔。
就是这个没看到面孔,让陈恭澍回到重庆后,遭到了局长的训斥。
第二天早晨报纸刊登消息,所有的人才知道汪精卫遇袭。但是被打死的不是汪精卫。而是他的高级秘书曾仲鸣。因为曾仲鸣的妻子来了,汪精卫将自己的卧房让给了他们。但是,却要了曾仲鸣的命,代汪精卫一死。
汪精卫遇袭后的五个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上午,二条接到了伊藤精杰的命令,命令他们率周云的手上,前往汪精卫的住处,封锁汪宅的外围,不准任何人进入汪宅。
原来,陈壁君非常害怕,她知道是曾仲鸣救了她与汪精卫的命。为此,她要求马上离开。
但是汪精卫身边的人分析说,如果这时候离开,就会陷入军统的下一个袭击圈。最后,大家商量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依然留下,但是要加强保护。
于是,汪精卫的人向日方提出了要求。日方马上答应下来。
日方在几个小时后告诉他们,二条山基一行有五十人,他们可以负责汪精卫的安全。但是,日本人对中国人不放心,所以只让方言他们负责守护外围。内院的守护依然是汪精卫的那些警卫人员。
五十个人只负责外围,这让周云很轻松。他分成了四队,每队十二人,八个小时一班一队守护,另外还有一个十四人的机动队。
一班八小时,对于特战队的人来说,很快地就过去了。
这几天,除了河内政府来了人,警察局长来了,再就没有人能进去,全被周云的人给挡住了。
两天后,一队日军从机场出来,来到了汪宅,接手了汪宅的保护工作。周云知道,自己的旅行要结束了!要回上海了!
走之前,周云见了那个黑老大,将答应给他的枪支弹药送给了他,并让他守严嘴。如果他们袭击汪宅的行为被汪精卫知道了,那么,等待黑老大的就是被人杀死。
见后的当天下午,周云一行人登上了飞机,飞往了上海。
下了飞机后,周云看到了伊藤美子。她亲自来接周云他们。
到了市区,周云让方言将自已的那一千斤的猫屎豆带回经济管理处,自已则是同伊藤美子去了宪兵司令部。
在宪兵司令部,伊藤精杰热忱的接待了他们。宪兵司令也作陪。这一次,周云在越南可是给他们抢了一百多个金元宝!
伊藤精杰拍着周云的肩说:“你不愧是伊藤家族的子弟。”
周云心里说:我本来就不是伊藤家族的子弟。
在宪兵司令的办公室,周云拿出了猫屎咖啡豆给几位。
每个人一斤,这是礼物!sxbiquge/read/12/12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