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者的目光集中在了两仪殿, 焦点之中, 桓嶷微有不安,他在等各方的反应。其次是政事堂,不管三位执政是否劝谏了,皇帝没有改变主意, 就是执政没有将事做好!政事堂的压力也很大。纪申去了袁府并不能令黄赞与萧司空放松下来, 梁玉是最好的说客,但是能不能说服梁玉呢?他们两个人心里也没有谱。
萧司空道:“若是不行,只有你我再与她谈一谈了。”他在心里划了一个底线,杜庶人全家随你们玩去,别牵连那么广行不行?朝廷开科本来是为了安抚仕林, 现在搞出这样的闹剧来, 岂不是示天下以圣人心胸狭窄?
黄赞机敏,本不大想触这个霉头, 含糊地道:“司空, 圣人也是有脾气的。”
萧司空又好气又好笑:“难道我看不出来吗?可是这件事情不能这样做!”
黄赞道:“好好, 我唯司空马首是瞻。”
【满口胡柴!】萧司空心里问候了黄赞的八代祖宗, 【与我争名额的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讲?】但是萧司空担当惯了, 绝没有生出退后一步的个性来。
两人私下里暗潮汹涌, 却又同时等着消息。
那一边,梁玉已经准备进宫了。她素信纪申,姓赵的死活跟她没个关系, 不过纪申说的也是有道理, 这么闹下去有损桓嶷的声望。但是就此让步, 还要她去劝桓嶷,她又咽不下这口气。最后问纪申:“只要别让开科取士成笑话就成了,对吧?”
纪申也只是要这样一个结果而已,点头道:“不错。”
梁玉道:“那就成了。”
纪申郑重地道:“拜托了。事关圣人。”
送走纪申,梁玉就要收拾进宫。袁樵并没有回县衙,而是躲着等纪申走了,才出来对梁玉说:“你要去劝圣人吗?”
“这么多天了,不见他才是奇怪。”
袁樵苦笑道:“这么多天你不去劝阻,就是默许了。如今再出现,圣人见到了你恐怕就知道你的心意了。”
梁玉问道:“如果三郎只是为母报仇,不牵连别人,外面会有什么说法?”
袁樵道:“不功不过,不得不失。”
梁玉打了个响指:“行!”他娘的!不扒了这群鬼的皮,老子把名字倒过来写!
袁樵非常的忧虑,道:“不要把执政方才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达。这样的话他们已经对圣人说了无数次了,圣人要听,早就听了。不过……我又觉得,圣人此举是否有试探之意呢?”
梁玉冷笑道:“我才不管他们那些花花肠子!都给我等着吧!”她信服纪申,纪申与桓嶷放在一起,她选外甥。
袁樵脱口而出:“你要做什么?”
梁玉道:“你还记得史志远和苏征吗?”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
两仪殿,桓嶷正在猜测,下一个过来他这儿苦口婆心的会是谁。通报说梁玉来看他的时候,桓嶷吃了一惊,旋即生气:“谁让你们惊动三姨的?”
孙顺小心地问:“那……您见不见她老人家呢?”
桓嶷头痛地道:“见。”
姨甥俩一见面,桓嶷努力憋着不先讲。梁玉则开门见山地道:“你惊着他们了。”
桓嶷道:“惊一惊好,都动一动,免得一潭死水行尸走肉。是谁让你来的?”
梁玉故作惊讶地道:“哟,还有人能支使得动我?”桓嶷白了她一眼。梁玉正经了一点,说:“我见到了纪公,他很担心你。”
“原来是他呀?”
梁玉摇摇头:“纪公是好人,这个时候找咱们说这个事儿,会不会落埋怨?他知不知道要落埋怨?那他干嘛来呢?我是冲他肯担当才听他说话的。换一个人,哼!我剁了他全家。”
桓嶷短促地笑了一声:“是,他倒是公心,可我心里不痛快!三姨,说什么已经依律而断,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是为了这个!我只是为了那份明明恨着却不能说出来的委屈!”
梁玉道:“我说出来了,可我心里还是憋屈。要不是你新做天子,不好旁生枝节,我早就……不过,你准头也太差劲了。”
桓嶷摸摸鼻子,他凭着内心的冲动做下了这件事,名单涂完他就想到了当初桓琚的结果。想着做都做了,立时改也是改,看看各方反应以后也是改,现在都看到了,也在考虑怎么收场了。闻言便说:“哦,那个呀?当时火气上来了嘛。”
“那现在呢?”
“我再看看。”
“别再拖了,早完早了,免得外头都疯传种种消息,说你要翻旧账,弄得人心不安,”梁玉点了一句,又说,“你说,三郎你要不要找个准头呢?”
桓嶷的兴趣来了:“什么准头?”
梁玉道:“说来话长,我长话短说。你的大政国策我还看不大明白,但是打架的道理我是懂的。我要打谁,专盯一个,打死算完,绝不东撩一下,西捅一刀,招了他们抱成了团儿来对付我。更不会正打着人,把过路的再踢一脚招过来。你现在,把路过的给踢了。我看政事堂不会袒护你的仇人,但是……”
桓嶷点点头:“我明白的。现在的执政,心思都还算正。”
“名单你真的改了?”
“啊。改了。”
“那就不能再让名单照原样回去了!”梁玉果断地说,“大事我不懂,可皇帝也不能不要面子啊!改!你听我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桓嶷凑了过去,听梁玉说:“现在事情不就是因为这个起的吗?把这个平下去了,再慢慢琢磨别的。那单子里面一定有人情!你把他改上一改,人情的斥退了,挑几个下面有才学、通情理的卷子出来,亲自提上名次。”
桓嶷笑了:“好。对了,三姨,外面都传什么了?我小心眼儿?”
“瞎说!什么叫小心眼儿?什么又叫不是小心眼儿?谁许他们代我‘宽容’了?他们也配?我说的是准头,准头!”
桓嶷微笑:“三姨的办法真是不错。程祥,你去礼部,让严礼把他们的卷子都拿过来吧。”
程祥一躬身:“是。”
严礼先前是真被桓嶷给气到了,身为人子当然要记住杀母之仇,可你这要打阳虎却把孔子给打了,又算什么?他也听到了消息,也在等桓嶷的反应。执政劝不动,他打算自己再来劝一次。桓嶷以前给他的印象不错,严礼与桓琚相处也可以,念及先帝的情份,他也要劝桓嶷做事稳重些。【1】
忽然程祥跑过来跟他说把卷子再拿过去,严礼深身皮紧:“圣人又要做什么?”
程祥笑嘻嘻的:“圣人要做什么,奴婢怎么知道呢?应该是与您商量大事吧。国家大事,我一个宦官懂什么呢?您快着些。”程为一出宫了,程祥作为较早向东宫表达善意的宦官之一,又是程为一的徒弟,依旧被留在了两仪殿。他比以前更谨慎了,一点话也不透出来。
严礼到了两仪殿,忐忑地等着桓嶷又要作什么妖。桓嶷说一声:“卷子带来了?”严礼坚定地道:“是。”
桓嶷道:“那开始吧!”让宦官宫女上来,把卷子一一展开,逐一点评。严礼拟的名单里有人情是肯定的,譬如两份差不多的卷子,谁上谁下?桓嶷学问、实务比考官们差一点,比较卷子却还是会的。拿着支手杖,不断地点着:“这个,放到东边,这个,放到西边。这个排在刚才那个左边。”
好有半天的功夫,宫女宦官们捧着卷子排好了队。桓嶷道:“孙顺,拿笔来。你们,报手上的名字。”严礼听宫女宦官一高一低地唱名,顿悟:【这是要重新排序了?】仔细一听,不由脸红。他自认这名单有八成的公正,另外两成是难免的有些人情。现在大部分因人情被推上去的,要么降等,要么黜落,桓嶷又从先前被黜落的卷子里挑出了几个人补上。
严礼知道桓嶷这是在找补,但自己的确有错,双手摘下帽子,跪地请罪。
桓嶷将手杖扔给孙顺,将严礼扶了起来:“我知道尚书是为我好。”严礼哽咽地道:“臣也知道圣人心里的委屈,可是、可是,圣人已经因为罪人失去了母亲,不能再因为衔恨罪人失去风评,区区罪人不值得您付出这么多,”顿一顿,又为执政们说话,“都知道触逆鳞要承雷霆之怒,执政依旧进言,也是为了圣人、为了国家。”
桓嶷道:“知道,知道,我都知道的。”
严礼趁机询问是否将名单交政事堂签名,就算定案。桓嶷道:“可。”他越过了政事堂,亲自定了名单的事情严礼也没去挑剔,匆匆拿了名单去政事堂,今天萧司空等人都在,得让他们赶紧签了。
桓嶷扭头对着屏风道:“这下行了吧?”
梁玉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道:“这就完了吗?”
桓嶷抻个腰懒:“三姨还有什么事吗?”
梁玉慢慢走近了,耳语道:“你的这些大臣,都怎么样?”
桓嶷小声说:“精明强干,品性都还可以,我做得不妥的地方也会劝谏,却又不算苛求。唔,黄赞油滑了些。”
梁玉嘲笑一声:“他在先帝的时候可老实,指哪打哪——你的手里,没有这样的人吧?”
桓嶷凑得更近了:“三姨想说什么呢?”
梁玉道:“你不得选人吗?哪个人是生下来就会做宰相的?从小官开始选。快秋天了,又到了考核的时候了,改元了,万象更新,三郎你不亲自考一考他们吗?我看你判卷子的时候很有样子。看严尚书的举止,他心里也明白,你判得公道。有这本事,不拿出来使使吗?你蜷得太久了。”
桓嶷眼前一亮:“我亲自选拔?可是……我是天子,世间岂有刀笔天子?”
梁玉道:“我把家里的账本都看完了,也会把账顺手扔给随便哪个谁。要是没看过,却是不敢的。你觉得心里有数了,看一遍,还是会有不同的。”
桓嶷点点头,又问:“三姨知道有什么优异的人吗?”
梁玉道:“你若真的亲自去考察,自然能看到优异的人。如果想省事儿,我再说。行不行?”
桓嶷笑道:“好。若我有看漏了的,三姨一定要告诉我呀。”
梁玉道:“一定的。哎,你就这样算了吗?杜庶人还一直养着她?”
桓嶷不笑了,淡淡地道:“宫里不缺一口吃的。”怎么会呢?皇帝小心眼儿的时候,比妇人狠辣多了。梁金的生日,那得是个大日子吧?宫里放赏,宫人加菜,他也给杜庶人加一份儿。西域贡的甜瓜,桓嶷自己不愿意吃,也不想供给母亲,那就赏杜庶人一份吧。
反正,他不想叫杜庶人过得舒坦了。【这个就不要跟三姨说了,免得她说我小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梁玉眼珠子一转,问道:“明年还开科取士吗?”
桓嶷道:“累了,不选了。今年选得太多了,足够好几年用的了。”官员的选拔,荫官、太学、国子学里的学生,贡士,推荐等等,不是必须要依靠开科取士的。
梁玉算了一下,小声说:“把那些银样蜡枪头挨个儿撅了,不就空出来位子了吗?明年又能选人了。”
桓嶷的眉头舒展开来,却还是摇头道:“还是慢慢来的好,我本没打算做得这么快。”都是纪申催的。
梁玉道:“行,我就不多嘴了。”
桓嶷亲自把梁玉送到了两仪殿外,然后让孙顺好好把她送出宫去。待梁玉的背影看不大清了,桓嶷才转了过来,对程祥道:“宣萧礼、崔颖。”
程祥见他脸上喜怒难辨,愈发不敢多说一句话,麻利地连跑大理寺、御史台,将萧、崔二人带到了两仪殿。崔颖对朝政不是很关心,萧礼就不一样了,很担心桓嶷又要出什么难题。他对杜家的观感有点像桓嶷,杜庶人那一伙人把桓琚可折磨得不轻,萧礼心疼桓琚,【如果没有你们,先帝不至于走得这么早、走得这么放心不下。】所以明知桓嶷出格了,劝桓嶷的人里还是没有他。
到了两仪殿,桓嶷却甩给他另一道题目:“近来有人泄漏禁中事。你们两个,查!”
崔颖忍不住问道:“不知泄漏的是什么事,圣人又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有凭据?”
萧礼用力咳嗽一声,崔颖跟着轻咳一声。桓嶷轻笑道:“坊间传闻,说我因为讨厌杜庶人,将进士里姓杜、赵二姓的悉数黜落!传出这样的谣言,真是……可恶!”
【那到底是谣言还是泄密呢?】萧礼与崔颖同时在心中发问,也都有了答案。
【看来是泄密。】崔颖想。
【哦,要变成谣言了吗?】萧礼想。
【传出去的固然可恶,听到讯息的人里,谁会更紧张、更想找人商议对策呢?】桓嶷默默地想,【你们自己找死,可不是我心胸狭窄。略出一口气,总可以的吧?】
政事堂得到消息的时候,萧礼与崔颖已经忙开了。此事不是必须经过政事堂,他们知道得晚。萧司空当即大怒:“是谁来裹乱?”
黄赞慢悠悠地道:“想是着急知道结果的人……”
纪申脸色很不好:“荒唐!无礼!是要狠狠治一治了。”
~~~~~~~~~~
政事堂在一旁发狠,也发出令来,要严查泄漏宫中言语者。萧礼与崔颖都是精干之人,很快,让他们查出一批人来。这一查,却又查出了一点棘手的问题。泄密者不外礼部、吏部等有关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之后,又引起进士的骚动,凡考试的,谁不想早点知道结果呢?没有门路的就罢了,有门路的,多少会有只言片语流出。
杜氏近来蜷得好,赵氏这回颇有几个冒出头来的。其时大家族,说起来是一个祖先,但是分个几枝,几代下来都出了五服了。哪怕一枝造反,都未必能牵连到其他分枝。何况只是考个试?
别的消息也就罢了,自家极有可能因为报复被黜落,怎么能不商量个对策,再探听个虚实呢?
萧礼看到结果的时候眼睛也直了:“他们急的什么?!圣人英明,政事堂亦有章法!朝廷岂会拿抡才大典当儿戏?!他们跳的什么?!”如果是别人还好说,换了姓赵的,桓嶷原来不多想、现在也要多想了。
崔颖却不管这么多,直接将案卷呈到了桓嶷的案头,桓嶷就让萧礼去拟处罚。心道:【这下大家都安静了吧?】
他自己却偏又不肯安静,召来了中书舍人,命他拟旨,将陆皇后的父亲陆侍郎升做了尚书令。尚书令位高权重,也是个政事堂有座的主儿。陆侍郎原本品级就不算低,先加了散官给升个级,再让他做尚书令就不会显得太突兀。【2】
陆侍郎出身名门,官场上打混多年,大的名气没有,官声也不算坏。退一万步,他女儿是皇后,让他在政事堂里混日子也还说得过去。
萧司空第一个赞成,他算着自己快要撑不住桓嶷的折腾了。如果说涂掉“杜”字是桓嶷一时兴起,那么随后桓嶷重评考卷、彻查漏密就绝对是有想法了。老臣对上有想法的新君,还是退一步才能给彼此都留点好感。
纪申随即附议,黄赞也只好同意。
陆侍郎人在家中坐,被当空伸出一只手来,连人带座儿拎到了政事堂,整个人云里雾里,不大敢相信。准备写个推辞的奏本,至少显出自己谦虚来。他在家里写奏本,陆皇后在宫里穿衣服。
宫女们给陆皇后道喜,陆皇后听完之后就担心上了。外戚之家要受到优待,这是惯例,但是让陆侍郎做到尚书令,这让陆皇后心中不安。“太盛了!”陆皇后感叹。闹出风波来,至今还没消停的杜庶人家,当年是个什么情形呢?杜庶人她爹可都还没当到尚书令,是杜庶人她舅当了个侍中而已。
【圣人可才登基,长此以往……】陆皇后急急换上了正式的礼服,去恳求桓嶷,别让她爹当尚书令了,就当个侍郎就挺好的,已经给了仪同,就别再做什么尚书令了!实在想照顾,给个尚书顶天了。
桓嶷正在两仪殿里观书,闻说陆皇后到了,惊讶地将书投到地上:“九娘来了?”陆皇后一般不踩两仪殿的门槛儿,总说那是外朝。今天却是顾不上了,陆皇后急匆匆地来,就为了拦住了诏书不叫发出去。
桓嶷笑道:“九娘是来谢我的吗?”
“圣人,请圣人收回成命,不要让我的父亲做尚书令吧。”
“我自有主张。”
“可是他连尚书都还没有做过,岂有骤然去做尚书令的道理?”
帝后二人争执一不下,桓嶷只说:“放心,放心,我有分寸。”
陆皇后道:“我怕他们没有分寸呀。”
桓嶷笑嘻嘻地:“我有分寸,他们自然就要有分寸。”
陆皇后急得要命,却又劝不动桓嶷,回宫之后派人去娘家,让陆侍郎一定要固辞尚书令,不可以接受。
桓嶷知道之后,只是摇头:“九娘也是太小心了。”又想,【我比先帝幸运,我的皇后懂得收束外戚,我的姨母知道不向我讨官。】桓琚的皇后不提也罢,桓琚的姑妈还好招权纳贿。桓嶷不由同情起父亲来。
~~~~~~~~~
“不向他讨官”的姨妈,正与那位招权纳贿的姑妈在一处说话。选官名单有波折的消息传出来,大长公主就按捺不住想找桓嶷说话,被萧司空硬按下来了。她接着想找梁玉,又被萧礼给拦下了。现在名单出了,可再也拦不住她了。
大长公主很遗憾,她塞进去的几个人,一路从贡士成了进士,上了严礼的名单,又不姓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呢?梁玉进去说了一回,桓嶷不闹别扭了,改成公正严明,把走了她门路的人给踢出去了。
“真是的!怎么就把他给黜落了呢?”
梁玉就等着这一句话,笑吟吟地道:“想必是有原因的吧?”
大长公主素来不大讲道理,反问道:“能有什么原因?”
“那不然呢?您看谁不该在上面,把这个弄下来,把他弄上去?执政会同意,还是三郎会同意?”
大长公主眼睛不经意地往一个“杜”字上扫了一眼。
梁玉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呐?值得您这么惦记着。”
大长公主强调:“谁在意这个了?我说的是这件事!”
“反正都过去了,天也凉快起来了,咱们可以郊游了。”
※※※※※※※※※※※※※※※※※※※※
【1】阳虎跟孔子长得很像,但是一个坏蛋。他干完坏事拍拍屁股走了,孔子路过,差点被受害者当成阳虎给打了。
严礼和宰相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你打阳虎就打,打死了我们也不心疼,你别按着孔子胖揍啊。
【2】前面有两处出现的时候写岔了,陆皇后她爹出场时应该是侍郎,现在升的尚书令。第一次写的时候,就是选他闺女当太子妃的时候,手抽写了最终设定。这里说明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