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提着画箱,反复选择新的写生地点,最终选定一个新的角度,快速准备好一张水彩纸。
今天,已经画了一幅油画,一幅水彩,距离今天结束,还有一个小时左右,他打算再画一幅水彩。
之前的那张水彩画,为了表现工厂船坞以及轮船的给人带来的压迫感,他用厚重的笔法处理,营造强烈光线下,工业结晶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
此刻,太阳渐渐西移,光线一点一点变暗,船坞,轮船,海面以及还在工作的人,都披上了一层暖光。
这种暖光,给工厂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姜哲打算突出此刻的感受,所以选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以一个俯视角度展开画面。
画面远处是宽阔的海面,海天交界以及天空。下午的阳光让背景变得朦胧,船坞周围溅起的烟尘,增加了近处的朦胧感,整幅画,都带有一种沐浴在暖光中的梦幻美感。
在朦胧中又隐约能够看到细节。
姜哲在刻画中,把水和颜料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
此刻,很多学生已经准备结束今天的写生,看到姜哲又开始创作新作品,纷纷过来围观。
很多工人也开始陆续准备收工。
有一些工人路过时,还会询问。
“同学,你们今天什么时候结束?”
“明天还来不来?”
有学生回应,明天继续写生。
工人们结束工作,要回去洗漱。
有些工人住在市内或近郊,要乘坐班车,还有一些工人属于包工队管理,住在集体宿舍。
艺术学院的带队老师,一直把控时间。看到姜哲没有画完,就没急着召集学生,,只是分别通知学生,如果画完了,就可以收拾东西去厂门口集合。
姜哲是卡着集合时间,完成了作品。
光线越来越暗,在这种光线下,观看这幅画,觉得格外美。
今天的三幅画,都被系统评价为精品。而且,工厂里有很多素材,让他觉得还有可深挖的空间,今天的写生,算得上大有收获。可以为今后一段时间创作的创作,提供素材。
付敏和木星一直等着姜哲。
“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没事儿,他们也在那边儿也是等。”
画面还没干,姜哲只能把工具收好,腾出一只手提着画板,让画面自然干燥。
“明天去哪写生?”
“明天可能去造船工地。”
“我觉得船坞这里,还有很多可画的内容。”
“我也这么觉得。”
“咱们可以和老师说说,明天继续来这里……”几个人聊着明天的计划,来到集合地点。
工厂的小广场上,聚集了大批准备乘坐班车的工人。
他们看到这批学生,议论纷纷。
姜哲也在观察工人们。
此时,很多人换掉工作服,穿上了自己服饰。着装打扮有的新潮,有的老旧。手里拿的包,也是五花八门儿,年轻一点的工人,拿着新潮的包,也有几位老工人的黑色皮包,就是本山大叔收电费的那种包。
姜哲把这些细节默默记住,现在没有条件用画笔记录,打算找机会画出来。
学生们集合之后,登上车辆返回学校。
魏老师在车上做了总结,提出了明天的要求。很多学生忙了一天,坐在车上已经睡着了。
回到学校,姜哲看到陈嫣已经在校门口等待。
“怎么样?今天累不累?”
姜哲说道:“不累,走吧,咱们去吃饭。”
“姜哲要不要一起吃饭?”几个同学知道姜哲会和陈嫣一起吃饭,但是故意调侃。
姜哲也不客气,以调侃回应。
接下来的写生时间,姜哲和同学们连续在工厂写生,周六,周日就在画室里整理素材,并且构思新的作品,直到在工厂的写生课结束。
最后一次离开工厂时,牟星看着工厂的厂区,说道:“在这里写生几天,才知道在这里工作的一线工人,特别辛苦。钳工,焊工,还有电工,那是真不容易。”姜哲几人也有同感,纷纷点头。
但是,牟星紧接着说出另一句话。“幸好我现在能卖画,以后可千万不能来这里工作,否则真的会被累死。”
姜哲感慨,人就是这么矛盾,对于受苦的人抱有同情心,也警示自己千万不能去吃这种苦。
回到学校之后,姜哲接到秦教授的电话,带着作品,赶到秦教授的办公室。
秦教授看过他的写生作品,指点一二,然后问道:“首都双年展快要结束了,你要不要去首都?”
姜哲说道:“我和汪真联络过,今天就出发去首都,周日回来。”
秦教授说道:“我们就不去了。如果作品暂时卖不掉,就先放在汪真的画廊展览。”
“您看有什么需要,就直接跟我说。”姜哲说道。
“我这里没事。你一直运作的那个事情,怎么样?有把握么?”秦教授知道姜哲的心思。学生的作品如果能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也会让他脸上有光。
“到现在还没消息。”姜哲实话实说。
秦教授说道:“在这方面,我们也都无能为力,你尽力去运作。如果不成也不必强求,后面还有机会。如果需要请假就直接告诉我。”
“谢谢老师。”
当晚,姜哲便乘坐飞机赶往了首都。
汪真来机场接他。
两人坐在车上,聊起起双年展后的安排。
“明天咱们先去摆放几个朋友,再看看美术馆方面的态度。后天就要撤展。
如果美术馆方面没有答复,就先把你们的作品,运到我的画廊。”
姜哲应了一声。
汪真说起最近几天的情况。几位画家被爆出作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影响很大,他猜测也许就是这些原因让美术馆方面变得谨慎。
姜哲自我安慰:“也许是时机还不成熟吧。”
汪真说道:“你还年轻,机会多的是,算了,不说这些了。
你不是一直想在首都这里买房吗?我最近有时间看了看首都的房产市场,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我让朋友帮忙留意房源,发现有几套房子不错。你要不要看一看?”
姜哲来了兴趣:“可以,找时间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