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自己当家作主,要操心的事太多了,不是缺这就是缺那。
原野围着案几转了上百圈,要是早早弄个小石磨摆在这里,至少也能磨出半桶豆浆了,但就是这么磨了半天,还是没想起尾张哪里有富铁矿,毕竟尾张本来就没有,他再怎么想也不可能凭空造物。
他琢磨了一阵子,觉得自己走进死胡同了,又换了个角度考虑问题——现在尾张的这些甲胄刀枪是哪里来的?
他以前还真没想过这问题,而只要对“常识”不了解,找阿满肯定没错,他又打发人去把阿满叫了回来,劈头就问道:“刚才忘记问你了,尾张的铁器从哪里来的?”
阿满愣了愣,一时没搞清他想问什么,奇怪道:“当然是铁匠做出来的啊,还能是驴拉出来的啊!”
“我是说原材料,比如生铁什么的。”
阿满果然不愧是大宝贝,还真知道,马上就恍然大悟道:“哦,你说铁料啊,热田这边是从北陆过来的,像是加贺国就产铁料。岛津那边是从山阳道、山**过来的,像是备前国、备中国、美作国、出云国、石见国、隐岐国这些地方都产铁料。”
北陆道、山阳道、山**……
这也离东海道太远了,一时半会儿够不着啊,想抢都没法抢!
原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尾张就没个能产铁料的地方?”要是有,那就是他下一步图谋的目标了,至少也要想办法去分润一下产量。
阿满直接掐死了他的幻想:“尾张就产布匹、陶器和大米,别的没什么稀罕东西,而且生产铁料这种事一般人根本办不到的,都有各种家族秘传,怎么可能随便一个地方都能出产铁。”
家族秘传?这么夸张吗?
不过这不重要,要先有铁矿才能谈到冶炼,结果现在连抢也没法抢吗?
“行了,回去忙你的去吧!”原野大失所望,叹了口气,见她也帮不上忙,直接打发她滚蛋。
阿满也不在乎,连问他想干嘛都懒得问,反正她一直搞不懂原野整天在想些什么,就当他又在日常抽风,嘟囔了一声就拍拍小**回去了。
原野继续在自己的公事房里拉磨,又转了差不多半桶豆浆的时间,还是不死心,继续寻思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原材料成本太高,以后他生产甲胄、铁炮,卖出去也就只能赚个手工费了,很亏。
好在天不负有心人,他在那里连琢磨带回忆,半晌后终于停下了步子,又憋出一个办法。
尾张没有富铁矿,但不代表没有铁,只是比较难收集罢了,但他现在已经这鸟样了,实在是缺钱,难收集也要收集,至少也要试试,所以……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尝试一下开铁田了,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
…………
翌日,原野起了一个大早,完成每日任务后又简单安排了一下弯津的事,便带上“探险队”出发,要外出去找铁。
队伍很简单,只有他、贴身护卫阿清、家里的几名资深郎党,以及听说他要去找铁,非要跟来看看的阿满。除此之外,也就只携带了一些武器、工具和食物,连马都没有,毕竟要沿河而上,一路探索,根本也没有现成的道路,带马是累赘。
“尾张真的有铁吗?以前怎么没人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阿满一肚子奇怪,完全不理解原野怎么想的,跟在他身边一个劲瞎bb。
“我也不知道,反正先去找找看!”原野也没办法向她解释铁元素是地壳里含量前三的元素——不算氧元素的话,氧在矿物里算杂质,大家都恨不得它没有——铁元素理论上该哪里都有,只能这么敷衍了一句,就自顾自沿着小河往上游走。
这条小河是白川的支流,而尾张绝大多数河流的源头都在美浓国的深山里,白川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曰本是个岛国,山地面积占比超过80%,导致地形起伏不定,白川受影响也七扭八歪,这才绕来绕去斜穿了大半个尾张,最后才呈现梳子状,分出大大小小的支流开始向南入海。总之,这条小河源自深山,又经过了大量山地肯定没错,理论上该含有一定量的铁砂,现在只要想办法把这些铁砂收集起来就行了。
这种土办法还是原野不死心,拼命想,回忆起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玉钢”纪录片才想起来的,那部纪录片是nhk拍的,nhk拍纪录片一向不惜工本,毕竟是全民集资的电视台,不会过分考虑商业性,烧起钱来肆无忌惮,考据通常都比较详细。
而在那部关于“玉钢”的纪录片中,就明确记载了玉钢的原材料——铁砂,从河里淘出来的赤目铁砂和真目铁砂。
当然,曰本人爱起怪名字,无论这些铁砂名字多奇怪,其本质都是四氧化三铁,用以冶炼出来的“玉钢”,其实也只是一种因炉内温度不足,难以使铁砂完全融化意外产出的低温钢,没什么稀奇的。
当然,这种话不能向刀剑爱好者说,看不起“玉钢”容易被他们打破头,非和你激辩三天不可。
反正“玉钢”就是铁砂冶炼出来的,其中乱七八糟的讲究有很多,有些都神神叨叨的,原野不管这些,他只要“玉钢”生产时的副产物,也就是生铁就够了。
至于怎么搞到这些铁砂,那部纪录片中也有提到,就是挖河开“铁田”,让河流自己慢慢囤铁砂。
要是这招再不行,那他也没招了,他附近又没有铁矿,也就只能捏着鼻子买高价铁料,还是买供货不稳定的高价铁料,想当军火商的美梦怕是要直接碎掉,而且组建军队的很多设想也要大打折扣。
他现在一肚子不确定,懒得多搭理阿满这个好奇鬼,就一路顺着这条小河往上游走,而这条小河不算宽,但因地势原因,从高往海流,流速却挺快,他一直都走出他的临时领地了,才看到这条小河路过一座丘陵被迫转弯时,才放缓下来,还冲出一片泥泞河湾。
他感觉这里验证猜想不错,马上指挥所有人停下,让郎党们取出携带的竹箩子下水筛泥,手法和淘金差不多,也就是挖一捧泥,拼命在水流中晃动,让质量相对较轻的泥沙被水流带走,最后只留下沉重的金砂。
当然,这里是铁砂,但道理一样,最多你晃起来少用点力气就行了。
这种毫无危险的事他当然会身先士卒,自己也下去玩泥巴了,哪怕这会儿梅雨季都没到,河水很凉他也不在乎,拿着竹箩子猛晃了五六分钟,再扒拉一下竹箩子里剩下的东西,捏在手里使劲搓了搓,只觉冷凉且沉重,竟然真是黑铁砂,而且数量比他想象中要多不少,一箩子泥巴竟然能筛出铺满他掌心的黑铁砂,至少有二两多。
这有点不正常,原野直起腰,左右瞧了瞧,发现别人和他差不多,竹箩里的铁砂都不算少,一时精神恍惚,觉得世界好像都有点不真实了,自己好像成了天选之人,正愁没铁用呢,结果掏把烂泥真把铁砂掏出来了——莫非老天爷开眼了,看自己一个普通人日子不好过,都一年了还憋憋屈屈,就暗中搭了把手?
不过他好歹正儿八经受过高等教育,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思维只是发散了一下就重新收束起来,略微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是曰本这个鬼地方有问题!
现代自凡上过地理课的都知道,曰本处在地球板块交界处,有三条地震带和四条火山带,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十分活跃,想来地下的岩浆带上来了丰富的含铁矿物质,又随着复杂的地质运动上升到地表附近,再经长期水流冲刷搬运,导致河流里的铁砂含量比世界其他地区要高不少。
再加上这处小河湾本来就已经接近入海口,又从成形以来,根本没人用正眼看过它,这里的淤泥不知道被河水一遍又一遍冲刷淘洗了多少年,这才攒下了大量沉重的黑铁砂。
原野琢磨了一阵子,感觉能从科学角度解释这种地质现象,世界观马上就恢复了,又捏了捏手里的铁砂,开始估算产量,而阿满正等他失败了好发表后见之明呢,结果没想到这么淘了淘,竟然真弄出了一小把铁砂,不由惊奇道:“原来河里有这么多铁砂吗?北陆、山阳、山阴那边就是这么弄出铁料的?”
这可真是惊喜了,是又发了啊!
铜是钱,铁也是钱啊,就算品质不好,拿来铸铁钱也不错,正好可以发给立功的郎党们,把以前欠下的一**债还了!
“那边的情况不清楚,可能有些小铁矿吧,但我们这里只能这么收集铁了。”原野没她那么高兴,收回目光,平静答了一句,脸上已经没多少喜色了。
主要是他已经估算完了,感觉这里也没多少铁砂,哪怕把这小河湾全翻过来,大概也就能凑出十几吨出来——粗估的,但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了,而且这是铁砂,不是铁料,冶炼完还能剩下20%,就要给炉子磕一个。
这数量还是不够用,至少长期肯定不够用,和正儿八经的铁矿根本没法比,但至少弄清了nhk没骗人,曰本河流真可以当个劣质小铁矿用,那确实就有了开辟铁田的基础,或多或少,也算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铁料来源。
他心里想着,马上转头对一名郎党道:“回去叫人,先来三十个,带齐木锹麻袋,我们把河挖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