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猎人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展思想

宁心夹在中间,十分为难。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她确信信函是父皇的亲笔信。

可是……

那晚,宁心与方明恩爱过后,就哭了。

“方明,我不希望你和父亲交战。”

“我不会主动去打他,尊老的道理我懂。但如果他派人来打我,我会毫不留情的还击。”

方明不想让宁心伤心,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他独自一人去找王捕头几人。

那些人正忙着看百姓名册。

齐国境内,单说他们攻打下来的城池,就有一千多万个奴隶,平民也有两千多万人数。

社会底层的人,永远占多数。

“哎呀,方明啊,这么多人,咱们怎么安置啊?”

“就是啊,过去他们是做苦力的。”

“齐国国力也没多强,国库都没钱了,这些人除了当苦力,什么都做不成啊,我们要想养活他们可不轻松。”

方明让李忠拿来地图。

齐国其中一面是临海的。

山川不如魏国的多,但大海的面积可是广阔无比。

可气的是,有如此地利环境,齐国居然不懂得利用。

他指着地图上的大海:“可以把人安置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至少饿不死,还能贩卖鱼虾给那些豪门大户。”

“捕鱼?”

老张不会,他只会狩猎。

“方明,你会啊?”

嘿嘿。

穿越来之前,方明的爷爷就是个渔民。

小时候他可没少跟爷爷下海。

海中的宝藏,那是多不胜数啊。

在魏国的时候,方明就发现一个大问题,魏国,连皇宫大内都没有海鲜产品。

如果能捕鱼,再将海货贩卖到各个诸侯国去。

那就不只是能养活平民那么简单了,这些穷苦人会快速富裕起来。

民富则国强!

“大家先去休息吧,时间不早了,明一早,咱们几个人骑马去海边看一看。”

清晨,四人抵达海边。

这片海的远处,有一系列的群岛。

真乃天大的造化。

而附近,一个渔民都没有。

这片海的对面,是海外瀛国,以武士道著称。

海岸线附近的丛林地势不高,砍伐掉树木之后,可以盖房子。

如果有一天,自己退无可退,还可以迁至海上。

看着大海,整个人心情都不一样了。

就是冬天吹着海风,有点冷。

“方明,齐国人就没有渔民啊。”

“捕鱼不难,我能教。”

“咱们的永宁村又没湖海,你啥时候学会捕鱼的?”

“这个……呵呵,自学成才。”

“……”

真的假的,三人都不相信。

方明说:“现在是为了生计,数千万百姓食不果腹,齐国山林又少,野兽没法满足大家的充饥要求,只有大海。”

说完,方明拿起一根竹篙子,走到海边有水的地方。

看准了一条鱼,直接戳下去。

提起来后,一条大鱼就在上头了。

“吃过海货么?”

他是白问了,这些人第一次看到大海,哪有什么海货。

整个中原地带,都没几个人靠在海边捕鱼为生的。

这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海中有鲨鱼。

方明看过齐国皇室的卷轴,有历史记载,鲨鱼是海中霸王,令人敬畏,大海也是神明一般的象征。

连皇室贵族都不敢打大海的主意,更不要说的老百姓了。

可惜,如此宝藏,却无人利用。

“我要在这儿一带建立村镇,让那些平民都来打猎,而我们自己则是需要寻找一些商人,来买我们的产品。”

“商人?”

“夏国。”

夏国重商,且美食品种居多。

但也没听说有人会收海货啊,根本就没这样的馆子。

“方明,你错打主意了,人家饭馆子未必会买你的鱼。”

“那咱们就自己开店,一家不够一百家,开遍中原。你们忘了?我们得到了北境的宝藏,那么多的钱财,开店还不够用么?”

话是这么说啊,可海鲜到底能不能被人喜欢,这就不得而知了。

方明让大家帮忙,架起篝火。

随后将鱼放在扇面烤,还将随身带的盐花和辣椒粉放上去。

缺少鸡汤作为调料,也没胡椒粉,颇为可惜。

没一会儿,鱼就搞定了。

“来,李叔,你先尝第一口。”

老李挺怕的。

海鱼的腥味让他感觉不舒服。

“算了算了,你们先吃吧,这味道我实在受不了。”

王捕头拿了过去:“有没毒!怕个鸟啊,我来吃!”

咬下一口后,他的表现还有点痛苦。

但接着,老王就爱上了。

大口大口的朵颐起来。

“我**,这么好吃!”

老张拽走了鱼头,也开始吃:“鱼刺这么少啊?这肉质不错啊,和我们平常吃过的鱼完全两样。”

开玩笑,不好吃的话,方明还卖个屁啊。

接着,李忠也开始吃了。

海鲜的味道,淡水鱼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上的。

他们爱吃,方明就多去捕捉了几条上来。

因为方明是会武功的,所以捕鱼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方明,这个东西普及开来,肯定备受欢迎!”

“也需要懂得烹饪才是,烧烤是最简便的方法,但还有火锅可以做,清蒸也行。调料和火候非常讲究的。”

李忠再一次佩服方明了。

这小子好像是全能,什么都会。

从小到大,他看着方明长大的,怎么就一直没发现呢。

“唉?鲨鱼好吃么?”

“那很难吃。”

“你吃过?”

方明当然没吃过,穿越过来之前,网上这类事多的很。

鲨鱼肉像尿味,可谓是超级难吃。

捕海鱼,但用竹篙子是不够的,要用网子,而且还得配备小船和大船。

“王哥、李叔、老张,今天下午,我们就先召集几千人过来,先搭建木屋和船只,先教会一部分人,然后再让他们教给更多的人。”

“唉,你不担心夏国和魏国打来?”

这是方明最不担心的。

魏国要是有胆子自己来,哪里还会找夏国帮忙,拉低上国的身价。

夏国若有胆量的话,还用把书信送给他么。

这不明摆着想挑拨方明和魏国的关系么,打算坐收渔利。

因此,现在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在几个月之内,专心发展商业,迅速让自身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