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都要见温宁聊羽绒服的事了,教导员还当面买两件,这说明什么?
说明羽绒服没问题,不是黑心羽绒服啊!
而且城里卖六十一件,贾淑芬这拿四十一件,买到就是赚到!
等杨金泽一走,其余人立马涌上前。
“淑芬姐,卖一件给我吧,我要黑的,没了?红的也行!”
“淑芬妹,我要一件,钱给你。”
七八件羽绒服,几人分分钟就抢光了,还催贾淑芬从屋里拿出来。
贾淑芬哪有存货,她摆手,带着大毛进屋。
刚才退衣服的那些婶子,此刻毁得肠子都青了,又没脸再上前,因为大毛那本子上都记着呢。
她们灰溜溜的离开。
林梅珍心里有股不祥预感,而这丝预感很快成真。
她儿子周坚强出完任务,终于回家。
洗完澡后,一家子一起吃饭,吃着吃着,周坚强突然问。
“秀娥,你不是跟温宁在一个厂子工作吗?他家人都穿上羽绒服了,咱家咋一件都没有?”
田秀娥刨饭的手一顿,看向婆婆。
她无辜脸,“妈不让我买。”
她是踩缝纫机的员工,早知道羽绒服的好,早给孩子们穿上了,但林梅珍一句不买,田秀娥就不给她和周坚强买。
矛头戳到自己身上,林梅珍放下碗筷,急着辩解。
“儿啊,报纸上都写了,黑心羽绒服,穿了身上起疙瘩,都烂了,吓人得很,我哪敢让你穿啊,影响工作咋办。”
“那是谣言!”周坚强无语。
“妈,你咋听风就是雨的,秀娥工作的厂子是正规厂子,不可能生产黑心羽绒服,黑心羽绒服是仿制他们厂,挣快钱的,报纸上写得很清楚,你不识字,就让鹅蛋给你念念,也不至于说出这话!”
林梅珍讷讷不语。
她小声问,“那咋整,那让秀娥给你买一件?”
“不必。”周坚强摆手,说出令林梅珍更心塞的消息。
“我今天去办公室听说首长要找温宁谈话,应该是谈买羽绒服的事,到时候我能领一件。”
田秀娥愣了一下才找回自己声音,“你说什么?部队要在厂里买羽绒服?这,这一下肯定有几千上万件单子吧!?”
周坚强点头,“恩,部队人多。”
他算是明白为何严刚要脱外套了,这老男人,贼拉有心机,给自己媳妇拉订单呢。
田秀娥高兴惨了,饭也不吃,就去隔壁找温宁。
林梅珍晃神许久,才冒出一句酸话,“她兴奋啥啊,温宁也没啥可高兴的,部队定羽绒服,她俩又分不到钱,白忙活。”
周坚强都不想说话了。
他的老母亲,一点**觉悟都没有。
部队以前是由军工厂专门提供服装的,现在和红星服装厂下订单,红星服装厂算是鲤跃龙门,出息了!
温宁和田秀娥哪能白忙活,厂子发展得越好,她们工作就越稳固,工资也会越高啊!
隔壁。
知晓确却消息的贾淑芬、大毛二毛就差蹦起来表达自己的开心。
二毛踊跃鼓掌,“爸爸悄咪咪干大事,一下崩坨大的香的。”
“大好的事,你咋说得这么恶心?”大毛翻白眼,“虽然爸爸确实有点厉害。”
贾淑芬肯定,“等刚子回来,我给他做他最爱吃的炸丸子,都半年没吃了吧,小温,接下来三天我都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鱼,水煮鱼,糖醋鱼,红烧鱼!”
温宁听得舔了舔唇。
还真有点馋。
她轻咳一声,提醒,“秀娥姐,妈,大毛,二毛,事情还没确定下来,你们千万别出去吹,怕有变故。”
“晓得晓得。”贾淑芬第一个应下,“低调嘛,低调办大事。”
二毛拍胸脯,“妈妈,二毛办事,你放心。”
大毛耿直,“我盯着二毛。”
“为啥要盯着我?”二毛不服,“我最爱妈妈了,我不会害她。”
大毛平淡的语气讲出哲理,“你的良知不想害妈妈,但你的无知会。”
二毛哑口无言,温宁几人笑出声。
第二天上午,温宁去办公室找邹爱国。
简单聊几句,邹爱国便抛出重要问题,“服装厂有许多家,你觉得你们厂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优势——
和聪明人说话,温宁并不想装傻,她自信开口。
“我们优势有许多,比如产品时髦,跟得上时代发展,质量过关,受大家喜欢,团队清白,禁得起各方考验,但我觉得我们最大优势,是能不断发展,持续接纳员工。”
邹爱国眼前一亮,又皱眉,快速跳转话题,“严刚回家和你聊部队的事?”
“没有。”温宁摇头,“首长大可放心我爱人的职业素养,他和我坐在一起,就算无话可说,也不会透露部队机密。”
“那你……”怎么猜中我内心想法?
温宁笑笑,“我是相信我们国家,相信您和我爱人这般为国奉献的军人,等无仗可打,许多军人会退伍,如何安置会成为一个问题,
红星服装厂已经接纳一批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他们过得如何,首长可派人去打听,厂子发展得越好,我们就能接纳更多。”
这是一种资源置换。
温宁承诺服装厂会给退伍军提供部分岗位,但部队要给他们订单,让他们有活可干。
邹爱国仔细打量温宁,扯唇笑了下。
“严团长娶了个好媳妇,大.大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温宁顿几秒,双眼无比真诚,“首长,因我们生二胎,刚哥被罚两年不发工资,我在外努力,只是想让我们一家的日子过得好些。”
她是红星服装厂老板之一的事,瞒得过其他人,瞒不过眼前的邹首长。
邹爱国笑笑,“放心,军嫂合法合规的做生意,没人能说什么,你做得格外优秀,是你的本事。”
他想起什么,格外感慨,“要是部分军嫂能像你一样干正事,为国家经济做贡献,有些同志的前程也不会止步。”
比如被陈明华拖累的丁立涛,真是可惜了。
温宁没搭这茬,很快,邹爱国让后勤保障部的部长过来,和温宁谈采购的事。
这一部分用的时间更多。
因为军服有统一标准和要求,还要确保质量和供应。
温宁做了好多笔记,约好若样衣和背调没问题的话,就签订单。
这笔订单是八千件不同尺码的黑色羽绒马甲。
温宁揣着本子,冒着寒风,美滋滋的去厂里,告知宋远书和刘威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