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旌电烻鼓雷震

当耶律涂剌求援消息传到大弘山面前的时候,这名武胜军第一将几乎是当场失态,他抓着耶律涂剌的副将,指了指面前的战场,破口大骂,吐沫星子几乎喷了这名可怜副将一脸:“你他**仔细看看,我哪里还有余力去支援你们?”

副将顺着大弘山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巢县城门大开,长枪如林而进,甲士层层叠叠铺散开来,盔甲映照着日光,竟然如同波光粼粼的巢湖一般。

原本攻打城门的签军早就已经溃散,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夹在城墙与金军之间,承受了巨量的伤亡,已经濒临崩溃,此时面对汹涌而出的靖难大军甲士时,根本维持不住,直接四散奔逃了。

而那面青兕大旗自从出门之后几乎一刻不停的就向前攻来,倒卷着签军冲向了压阵的金国正军。

在经历了黄亨三身死,大怀贞亲身登城之后,列好阵型准备争夺城门的武胜军步卒大约还有八个谋克,六百余人。

这些金军在士气遭遇轮番打击之后,依旧能维持阵型,在军官的指挥下准备开战,已经算是了不得的精锐了,但在辛弃疾亲率甲士突袭的过程中,还是被打得有些手忙脚乱。

在那面青兕大旗入阵之后,随后从城中涌出的罗慎言与王世隆两部则是不紧不慢的排兵布阵,在基层军官旗帜与哨声的催促下,两千人很快就已经列阵完毕。

而见到这一幕的前阵指挥仆散寿内心同样崩溃,直接拉住身侧的副将说道:“让大弘山莫要攥着甲骑不放手了,这靖难贼如此多的甲士,足够与咱们正面相争却只是龟缩城池,定是打着将我军整个吞下的主意。他的甲骑再不出手,就要攥死在手里了!”

副将连忙点头,拨马离去。

仆散寿此时也顾不得继续指挥兵马登城协助大怀贞了,连忙将所有能收拢的兵马收拢回来,准备与靖难大军作殊死一搏。

但令他绝望的是,在靖难大军五百甲士陷阵,两千甲士列阵之后,竟然还有士卒从城门以及城墙中的暗道中冲出,竟然有源源不断之状。

靖难大军这是有多少精锐?

别忘了,此时由于大怀贞还在率军登城,此时最起码有五六百甲士已经登上了城头,与城上的靖难军正面厮杀在了一起,竟然丝毫没有占据任何优势。

仆散寿望着城头,心中不由得估算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他**,不该来巢县啊!

成闵的鄂州大军最多也就是这样了吧!

在前线厮杀之际,仆散寿终于又聚集了七个谋克,甲骑与步卒俱全,却因为编制散乱混编在了一起,不过各个行军谋克也算是久经沙场,还是将六百余人草草列成了一个甲骑夹着步卒的拐子马阵型,与来袭的靖难大军遥遥相对。

即便这是金军最为拿手的阵型,可仆散寿却是没有丝毫把握。

战力相差可能不大,但人数差距太大了。

身前六个谋克面对五百甲士的进攻都维持得有些困难,再加上七个谋克的步骑,难道就能对抗三四千的靖难大军甲士吗?

仆散寿不由得用希冀的目光向身后看去,彼处大弘山的五百第一猛安精锐甲骑就是翻盘的最后希望。

而大弘山同样目眦欲裂,却并不是因为靖难大军甲士的数量,而是因为仆散寿收拢汇聚兵**这个动作。

在靖难大军主动出城野战的情况下,攻城已经成了泡影,谁也不能说仆散寿的军事动作有错,但他此举无异于彻底卖了大怀贞。

这名武胜军行军总管已经与城头靖难军混战在一起,很难撤下来了!

静静听罢仆散寿副将的哭诉,大弘山复又看了一眼已经彻底失声的耶律涂剌的副将,艰难开口说道:“如今的形势,不是我不想管耶律涂剌,而是确实没有任何余力了。你难道让我弃了总管,去与靖难贼甲骑混战厮杀吗?绝无可能的。”

耶律涂剌的副将脸色更加苍白,不知道是被甲光映照的还是被吓的,嘴唇蠕动两下后,终于还是拱手说道:“大将军,总管不在,你就是首领,你待如何去做,俺回去告知俺们将军,大家一起拼死作战罢了。”

大弘山点了点头,戴上了头盔:“甲骑相争,即便强弱分明,也不是那么好了结的。我知道耶律涂剌已经落入下风,但你要让他撑住,能撑多久撑多久。

只要他的大旗不倒,那么,靖难贼的甲骑就不能全力对我出手,事情还有一丝转机。

但若是他彻底败了,让靖难贼甲骑倒卷着来冲我阵,那真的是万事休矣!

至于我……”

大弘山说到此处,再次顿了顿,一双眼睛缓缓扫过战场,指了指北侧:“我将率甲骑从彼处进攻,从靖难贼左翼打开缺口。”

说着,大弘山用手点了点仆散寿的副将:“你回去告诉仆散寿那厮,让他率步卒从正面发动进攻,为我牵制贼人,莫要迟疑,莫要留手。”

仆散寿的副将拱手低头应诺,刚刚抬起头来,想要立即告辞之时,却是遥遥看到龟山大营处升起了黑烟,不由得呆愣当场。

大弘山顺着对方的目光望去,呼吸瞬间粗重了几分,不过由于事先有心理准备,没有失态。他迅速镇定下来,对着两名副将说道:“还不速速去通报军情?这黑烟是示警信号罢了,说明有贼军攻打营寨,慌什么?难道那些水匪一般的水军上岸,能轻松的攻城拔寨吗?”

在呵斥声中,两人终于恢复了过来,慌忙拍马离去了。

唯独留下大弘山复又呆愣看了龟山片刻,方才咬牙说道:“第一猛安的儿郎们,随我来!”

五个谋克的甲骑在猛安大旗的指挥下轰然启动,先是向北疾驰,划过一条弧线之后,全体转向,沿着城墙向南缓缓行军。

而就在大弘山靠近靖难大军侧翼之时,一杆大纛从城门中半卷而出,随即迎风招展起来,上书‘靖难’二字,正是靖难大军的帅旗。

大弘山心中瞬间一片火热。

若是能砍倒这面帅旗,则今日的大战瞬间就能挽回五分。

但随之而来的巨大呐喊与欢呼声则是将大弘山的雄心壮志摁进了万古冰川。

仿佛这面大旗就是靖难大军勇气的来源一般,无论城上城下都爆发了巨大的欢呼声,士气也随之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嘈杂的呐喊混在一起,终于在片刻之后变得整齐起来。

“都统出战了!”

“都统出战了!”

“杀贼!”

正面迎战的仆散寿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惊骇的难以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