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他们虽然平时没精打采的,最近可是热血沸腾,做事的时候兴致高昂,每天饭都比之前多吃半碗。
老头老太太们心情这样舒畅,就连他们的子女打电话回来的时候,都感觉十分惊讶,连忙询问,却没有答案。
他们这边,儿女们都很孝顺的。
白叶觉得可能跟宗族有关系。
谁家儿女不孝顺,爹妈打不动了,还有一堆亲戚的。
而且这边生意,也都是同宗同族互相拉一把,只要家族团结,生意都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的。
真要是不敬老,不孝顺父母,亲戚们都不和不孝子做生意,那钱也就别想赚到了。
所以最近这些日子,白叶简直成了这群老头老太太们的团宠,天天就等着他下来一起做饭一起吃饭。
倒是今天,白叶家里来了客人,说不能下来和他们一起了。
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做饭都没兴趣,吃饭都打不起精神。
小白不在,吃什么吃!
和白叶撞上之后,李大爷倒是挺高兴的。
“小白啊,中午吃什么?”
“哦,中午我哥的朋友来了,我们一起去外面吃的牛杂煲和带皮羊肉煲。”
“好吃。”
“嗯。好吃!”
“好吃。花那个钱做什么,牛杂嘛,我也会啊。”李大爷说道,“准备东西,咱们晚上也做!”
白叶赶紧拦住了对方,“中午刚吃过,晚上再吃就重复了。”
李大爷点点头,“也是这个道理,那就晚上还吃粥。正好啊,你冼伯伯拿回来两条老菜脯。”
“哦,好,晚上我来熬粥!”
白叶大步离去,李大爷看着白叶背影,悄悄擦了把冷汗,赶紧摸出手机,“喂,哪个,牛杂怎么做?”
天可怜见!
他刚才一时激动,就直接脱口而出他要自己做。
可实际上他还真不会。
也不能说完全不会,只是他做的还不如外面吃去。
所以现在只能疯狂找外援。
先是在他们一个没有小白的群里紧急发出求救,然后有各种关系托出去,还真被他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是他们群里一位老街坊的亲戚,当年摆摊做牛杂生意,且生意做的非常不错。
联系上对方之后,两边谈妥,对方明天一早就回来,还会带着所有的食材和调料,什么都不用他们操心。
李大爷一颗心这才算是彻底的放回了肚子里。
总算没在小白面前露馅。
小白天天喊他大爷大爷的,他总不能给粤省人民丢人。
虽然一开始听大爷这个称呼,他是真不太习惯。但是现在,一天不听,浑身刺挠。
哎,刺挠这个词好像是小白老家的话吧……
李大爷一边走一边苦思着。
另一边白叶回到家,洗洗脸。他们这一下午在菜市场转悠,不光是看,也买不了不少东西。
毕竟也不能占人家摊子前面半个钟头连根葱都不要。
所以白叶和梁龙都是一人一大堆东西,梁龙回家给媳妇做饭都不用再买菜了,他这边东西提回来正好晚上做几道小菜,配着粥吃最好。
不过菜脯?
下午的时候,梁龙刚刚给他介绍过。
不得不说,下午梁龙给他任务又增加了不少的进度。
这将来再去川府之国转一圈,任务肯定就完成了啊。
百万即将到手,开森!
要说粤省这边确实有很多调料食材,是他以前不曾接触过的。
就说这菜脯吧。
据说是潮汕地区的三宝之一,另外两种则是咸菜和鱼露。
鱼露也是他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调料,又叫做鱼酱油,是粤省,闽省常见的调味料,北方不常见。
说是鱼露,其实这名字货真价实的,因为鱼露确实是用小鱼为原料,经过腌渍发酵熬炼出来的。
梁龙简单地说了一下制作方法,白叶觉得这倒是很好理解,差不多就是将小鱼当做黄豆用,还是制作酱油大概的方法,得到的就是鱼露。
因为粤省、闽省很多人乔迁到了周围国家,所以鱼露也是东南亚国家近年来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味料。
至于咸菜,潮汕的咸菜和京城,和他们东北都不太相同,倒是类似于酸菜的小菜。
而菜脯才是他理解的咸菜。
菜脯是萝卜制成的,白萝卜。
在潮汕那边,几乎家家都有一个陶罐子,里面就是家里储存的老菜脯。
一碗白粥,一碟老菜脯,就是一顿鸡鸭鱼肉都不换的温馨美味。
粤省这边的白萝卜水分十分充足,想要制成老菜脯需要先去掉一部分水分,用海盐腌渍是最简单的方式。
梁龙自己还亲手制作过,所以经验很丰富,一百斤萝卜就要放一斤多的海盐。
盐分渗入,汁水析出,腌制到失去大部分水分之后,萝卜还要继续晾晒。这时候用干燥的稻草垫在白萝卜下,既能通风又能防止返潮。
直到一周后产生褐变,原本水嫩的白萝卜变得表皮脆爽,咸香醇厚。
此时的菜脯就可以收起来密封,腌制一年后就是最初的菜脯。
梁龙下午特意带着他去了一家店里,里面各种的菜脯,颜色从浅及深,足足二十多种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