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程 第十五章殿前奏对

高晖低头沉思一会道:“老太君和姐姐不要难过,我琢磨着,这事一定是有人封锁了消息,老太君知道,官家膝下无子,只有贾贵妃诞下的瑞国公主存活,贾贵妃又是为了生产留下病根,所以宫里头还是贾贵妃专宠。我看这样,我去联系国舅谢耀子,看能不能叫他入宫,将消息带给皇后。这事不宜拖延,事不宜迟,我这就动身前往联系。”说完,向老太君深施一礼。转身向门外行去。

步出西厢房,正琢磨着接下来事情该怎么做,树荫后忽然转出个人来,正是姐姐身边的大丫鬟入画。

入画到近前深施了一礼,人画是杨家陪嫁到甘家的陪嫁丫鬟,然后视线在高晖和东厢厅堂之间转了转道:“少爷,前院管家传话进来,少爷府上林管家寻到咱们这,说江北扬州的贾老爷中午在西湖望海楼设宴,请少爷赴宴。还有,少爷最好能想办法把姑爷让皇上下旨召回金陵。”

高晖脸色登时沉了下来,道:“入画,你是我们杨家过来的,近几日多劝劝我那姐姐,我知道姐姐期望尽快为韩家诞下一儿半女,但,军国大事,姐姐还是少参与为妙,多把心思放在小少爷身上,比什么都强。唉!看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期望我那姐姐能省点心,不要做些有的没得。”说完摇摇头,向前院走去。

南夏肃宗六年,九月九日,重阳节。

今日是九月初八大朝会,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云集大殿之外,他们卯时起行,立于呼啸的寒风之中,只有从二品以上重臣聚集冬暖阁。

左丞相章鉴,右丞相程元凤,太尉贾似道,礼部尚书柴定远,吏部尚书岳珂,兵部尚书陈益中,户部尚书叶梦鼎,刑部尚书江万里、工部尚书马廷鸾,观文殿大学士御史中丞陆秀夫,昌信侯殿前都指挥室孟珙,甚至老得不象话的大理寺卿宋慈十二人在列。

同时有资格进入东暖阁的还有一人,就是奉旨巡防长江防线的太尉贾似道之下的军政二号人物,枢密使韩淮安了。这十三人就是大周此时的最高决策机构,俗称内阁。

而西暖阁按道理应该是国公以上的显贵的休憩之所,但如今几位异性国公都在江北做一线统兵大帅,现在聚在哪里的都是柴氏藩王,都是只知遛狗斗鸡的酒囊饭袋。

国舅太尉贾似道善于勾结内臣,往往从内侍口中,可以暗中得知次日皇帝要问之事,每每对答如流,很得宝庆帝欢心。

程元凤擅长辞令,极有辩才,很能猜测宝庆帝心思,也每每总能迎合,所以一样简在帝心,虽然现在最得宠的是位列文臣之首的左丞相章鉴,但二人却和章鉴在朝堂上斗的有来有回,丝毫不落下风。

以文逆文,以文制武,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要是大臣们上下一心,那官家就成了摆饰。

这是历朝历代帝王的传统,但这个度极难掌控,多少帝王玩此平衡之术最后玩脱了,成了你是我活的党争,最后朝政在内耗中荒废。

或许宝庆帝觉得推自己上位的章鉴势头太盛了,又与程元凤、贾似道皆是江南人氏,不愿看到阁中一家独大,隐隐有意引导三人相制之意。

大内,养心殿。

大周宝庆帝柴煜面色苍白的坐在御案上,米着眼,浑浊的目光看着各部大臣。

明日是重阳节,是九九大朝之期,所以提前一日举行朝会,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位列两班。

这才六年时光,原本那个意气风发,临中山北望,气吞万里如虎,势要恢复祖宗基业的帝王,就在时光的消磨中失去了锐气。

自己的帝位不但是江南士人推上去的,而求偏安江东以来,五十万战兵,五万禁军,几千文武百官的俸禄都是由这些江南世家供养的。

自开国以来,太祖实行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开海贸远,鼓励工商,极大地缓解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千古难题。

这也形成了江南富足甲天下,高官巨贾不在把土地作为最好的集聚财富的首选,往往一船货物输送到西方,能抵上万亩良田一年的收入。

这也造就了富商巨贾多集于江南,赋税也九成来自江南,只要天下有难,所有救灾钱粮都有江南独自负担,日积月累之下,南人心中逐渐集满了怨气。

鞑靼南下,尽占北地,他们终于摆脱多年来对江北亿万臣民的供给,多年的期望,这一日终于来临,江南文人富户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宝庆帝每每提出北伐,都会在朝堂上受到抵制,只因朝堂上掌握话语权的内阁南人占了绝对优势,官家试图增加北人的话语权,但遭到南人的反噬,章鉴、程元凤之流虽然常有争执,但在北伐问题上却能联起手来,使北伐之议寸步难行。

自从贾氏入宫,迅速得到宝庆帝的专宠,自此官家沉迷酒色,朝政逐渐荒废。

谁也没有想到,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临朝的官家还能拖着病体临朝理政。

柴煜一言不发,只是拿猜疑的目光将上首的大臣看了一遍又一遍,他才暖暖转动眼珠道:“朕身体欠安,久未临朝,难理国事。凡日常朝政,皆有两位丞相和政事堂及六部堂官处之。然,军国大事,必须报于内廷,一年来,朕于内廷不知江北现状如何?”

韩淮安祖父韩伯兮虽以过世多年,其子也在六年前燕京阵亡,但他历经简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根深叶茂,门生故吏遍天下。其在内阁日久,曾任过兵部尚书、太尉、左丞相。太师等要职。

自开国以来,韩氏族中,历来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民间直有“一家八尚书,九子十知州”的说法。

虽然现在韩家在朝中较以前影响力有所下降,当代郓国公韩淮安只是担任枢密使这一从二品武职,前段时间还被贾似道排挤,到江防巡视,远离了金陵这个权利中心,贾似道等人尽力隔绝中外,但韩家还是在高晖通过皇后谢道清把述求传了进来。

太尉贾似道刚做出出班奏对,就被宝庆帝吃人的眼神吓了回去,他毕竟是靠姐姐贾贵妃刚刚上位,底蕴比两位丞相低了不止一筹。

官家既然问对武事,太尉既然不肯出头,军中二号人物郓国公韩淮安又不在朝中。武臣三号人物,昌信侯、殿前都指挥使孟珙只好看向吏部尚书岳珂这个在朝中主战派的主心骨。

岳珂向孟珙轻微的点点头,孟珙出班,“……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鞑靼匪首慕容魁已称帝于神京(洛阳)五年之久。判将张弘范,未伏其辜,统兵二十万坐镇彭城(徐州)与宋国公赵葵对持。去岁,宋国公攻下邳,陷阵克敌,斩鞑靼大将赤勒图于下邳。当时臣就献言,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然,臣的奏对未得政事堂采纳,反将赤勒图首级献于敌手,以期换的片刻安宁,赵帅的反攻反而遭到朝堂呵斥,致使赵帅在统兵对阵之时畏首畏尾,绥靖之策不可取也,今张弘范反攻淮泗,成兵与大湖,每日大练水师,似有直取长江之势。”

大周之西,奴首慕容魁聚蛮夷精锐步骑三十万急功西京长安,万胜侯杨怀玉缺兵少将,今已退守汉中,大周五京已失其四。”(五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燕都,神京洛阳)

“淮泗一线,无关大势,此处江水辽阔,水流湍急,我大周有十万水师沿江布防于东线,张弘范过江机会极小,西线杨怀玉如不能守护汉中,还可以退守剑门,剑门天下雄关,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利,利州路制置使余玠成兵钓鱼城,以作后援,这两路都有缓冲余地。”

“郓国公在京之时,与臣探讨过沿江防务,郓国公言,对我朝威胁最大的是襄樊战场,吕文德大帅的京湖路一旦失守,蛮夷大军就可延夏口攻击九江,此处江宽不足四十丈,两岸相对平整,且水流舒缓,九江无险可守。”

“真如郓国公所料,则大周危已。”

“臣以为,官家应尽起战兵,付于郓国公,以讨蛮夷,蛮夷者,贪婪无信之辈也,强汉、盛唐不能臣也。慕容魁,鲜卑之余孽,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官家应将义兵,阴阳并应,行天诛,恢复汉家万里疆土。”

这段话,阁内群臣表情各异,面对皇帝,个个也不知该作何神情。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