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欧洲,我是古董军火商 第一章街头练摊

“哗~哗~~”

波罗的海的浪花拍打在瓦尔内明德沙滩上,深秋慵懒的阳光照耀着德国海滨小城罗斯托克的老城区。

三三两两的游客逛完了老灯塔、教堂、博物馆、市政厅这些景点,乱入了一处有几十个露天摊位的广场。

这正是当地周末才会开放的二手跳蚤市场。

玻璃器皿、银质餐具,某乌小商品,各种古董小物件在这里应有尽有。

但那种泛着绿光的铀玻璃盏用了容易得白血病,那些印着“MUMIA”字样的盒子、罐子里的木乃伊粉末也不能壮阳,更别说铅含量超标的古董锡壶,喝啥都是小甜水。

收藏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 Euro!2 Euro!(两欧元!)”

市场里的亚裔摊主们则叫卖着手中的小玩具和日用品,不过也有画风不一样的。

角落一个披着雨滴迷彩大衣,身上散发着淡淡机油味的亚裔型男摊主正专心撸着一条不到半岁的德国黑背犬。

他面前的摊位上摆放着三四把M38型折叠工兵铲、两三个带毛毡套的M31型水壶,一两个M24手榴弹壳子做的咖啡杯,M35头盔冲压修边的煮锅。

还有纸袋装的德军公发洗发香波、带有鹰标的索林根剃须刀,一块打着法本公司标签销售,而不是妮维雅商标的限定款肥皂……

当然,除了这些古董杂货,摊子上数量最多的是摆了整整一排的战壕机。

这些上个世纪的打火机经过手工修复后,全都可以正常使用,比起用着用着就被顺走的塑料打火机,它们更有收藏和使用价值。

“老板,这个IMCO 4700多少钱?”

一个略微谢顶的德国大叔蹲下来拿起一块大T问道。

看他右手肤色发黄的食指和中指就知道是个老烟枪,而这个年纪也正是入坑古董打火机的时候。

“六十欧元。”

夏彧说着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包软壳华子,掏了一根递给对方。

“嚓~~”

灌了汽油的火机顺利打着,两个人一起点燃了香烟。

“这烟味道不错,华夏带过来的?”

大叔抽了一口锐评道。

“那可不,我一般只抽这个,抽别的咳嗽。”

夏彧说完将身后一个M30防毒面具铁罐改的便携式烟灰缸提到跟前。

有意思,这华夏小伙儿有点意思。

“六十有点贵了,五十欧怎么样?”

大叔开口砍价道。

“成交!”

定价六十块,夏彧的心理价位就是五十。

除了一些稀有款,二战大量生产的战壕机价格本就不贵,他一般只赚个手工修复的工时费。

“那么这个AP20呢?”

掏出五十欧拿下这枚老爱酷,往罐子里弹了弹烟灰,大叔又看上了旁边的高档货。

“先生好眼光啊,这款爱比乐纯铜镀铬,没有划痕,我给你二百三十欧。”

见还有生意,夏彧笑着说道。

士兵们相对便宜的IMCO用的多,经济实力更强的军官们则以卡尔威登、爱比乐这些品牌为主。

不过品相这么好的新货,他淘回来的价格也不便宜。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大叔以两百欧成功的价格,成功拿下了这枚爱比乐AP系列。

成功赚取五十欧的利润,夏彧又给对方派了根华子。

他没啥烟瘾,但香烟是拉近潜在客户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每年放暑假都有学弟帮他人肉背软中华回德国。

赚几十派个一两根,赚几百直接塞一两包,至于赚几千,直接成条的送。

但赚几千的机会可不多,夏彧下意识望了一眼身后的摩托车。

作为柏林工业大学的硕士肄业生,他成为练摊售卖军品的小贩说来话长,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生活意外的还不错。

大概是没有失业的焦虑吧!

当年高考发挥失常,只比一本线高几分的夏彧不想复读,就打算出国闯一闯,然而家里不富裕,英美澳加统统去不起,很自然的选择了不要学费的欧洲。

加上他对机械、汽车比较感兴趣,直接申了德国的大学,读了车辆工程。

可特斯拉的异军突起,东方某大国的强势押注,仿佛在告诉行业内的所有人,新能源才是未来,传统燃油车已是昨日黄花。

夏彧念了研究生才发现这会儿转专业已经晚了。

而继续念下去,拿到毕业证入职传统车企怕不也是几年后就被裁员,那还不如肄业自谋出路了。

本来也不是很想上班的他果断离开了校门创业,练摊做点“小生意”。

是的,这些打火机、水壶、工兵铲什么的,只是补贴生活费。

夏彧真正赚钱的是他和马克身后停着的那辆灰色涂装的奥迪摩托车。

或者更准确些,是DKW NZ350型军用摩托车。

永远不要问一家百年德企,二战期间都在生产哪些产品。

公路摩托车生产的好好的DKW,直接改为生产军用越野版本和军用挎斗版本了。

而这辆当年价值875帝国马克的DKW NZ350,是夏彧花费1000欧元从一个德国老农手里收回来的零件,拼装修复起来的。

同样也是他手工复原的第十辆古董摩托。

现代燃油车不好卖,那古董燃油车还不好卖吗?

果断换赛道的夏彧就这么修一辆卖一辆,在圈子里成功打出了名气。

工作日忙着淘货修车,周末才会来城里的跳蚤市场练摊,除了赚点生活费,也是他特殊的交易方式。

逛个跳蚤市场就能买一辆摩托车的客户太少了,不过提前谈好,线下来看车的成功率就高多了。

不过这次对方预定的时间是下午,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夏彧看了眼左手上戴着的格拉苏蒂Spezimatic黑水鬼,确认时间临近中午,跳蚤市场的客流量开始减少,或者说往那几个餐车摊位集中。

生意最好的当属一家售卖土耳其烤肉卷饼的摊位。

“马克,帮忙看着摊位,有生意你就喊两声。”

肚子咕噜噜直叫唤,营业额勉强破千的夏彧结束了上午的营业,**爱犬的小脑袋叮嘱道。

“汪~~”

收到命令的马克应了一声,警惕的环视着周围。

小本买卖雇不起伙计,养只狗狗也不错。

夏彧摇了摇头,起身向卷饼摊走去。

“我要一份标准羊肉卡巴,配菜和酱汁都要。”

排队轮到自己,夏彧按照每周的惯例点单道。

在德国这玩意儿相当于华夏的煎饼果子,默奶奶吃了都说好。

就是价格这两年连翻上涨,从四欧涨到了五欧,他觉得怕是过不了几年就要涨到八欧十欧。

即便没有五十万马克那般夸张,但税后两千多欧薪水的老百姓也很难吃得起啊!

还是老老实实啃干巴面包抹黄油吧,嫌营养不够可以多加两片香肠和一个鸡蛋,歘丝沙拉也能够安排上。

为了不吃的这么健康,夏彧一直有在努力挣钱。

就这吃饭的功夫,还被他卖出去一套饭盒,不过客户不抽烟,只薅了两把马克的狗头。

没白瞎主人给它取名帝国马克,狗伙计凭借可爱确确实实起到了招财汪的效果,等收摊回去了奖励冻干一袋。

吃过午饭,困意上涌,夏彧的眼皮子开始打架。

出来摆摊就这点不好,不能睡午觉。

他撕开一包老家产的雀舌,用保温杯里的热水冲泡。

待一杯茶水下肚,咖啡碱逐渐起效,人也没有那么困了。

“作家?”

接下来又做了几笔小买卖,夏彧终于等到了要等的客户。

作家既是接头暗号,也是他在行内的外号。

至于一个修车的为什么叫作家,这和夏彧本科写了四年小说脱不了干系。

来德国留学的十个有九个穷鬼,哪怕不要学费,生活费也不便宜,他就想着课余时间干点什么给家里减减负。

那会儿还不会修车,盘点自己的优势也就一个资深网文读者,再加对二战前后的历史比较了解。

打开Word就有了一本红色帝国反推欧洲,大三开新书换阵营又有了一本第三帝国最后的疯狂,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书架清空的同时夏彧也到了学业迷茫阶段。

在犹豫开一本亮剑同人,还是一本战争片无限流的时候,他果断选择了封笔和研究生退学,毅然决然投身于古董修复行业。

不过因为几个留学生同胞的宣传,很多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机械工程与交通系统学院出了一个作家。

只是每次有人问夏彧书名的时候他都有点汗流浃背,找了作者群一个叫大匠人的同期扑街糊弄过去。

倒是从学校到社会,作家这个代号也跟着留了下来。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是我,不过还是叫我雨果吧!”

夏彧开口道。

Hugo,是他刚来欧洲时取的外语名。

比起髪国人将其作为姓氏,德国人更愿意将其当做名字。

例如某著名时装设计师——雨果·博斯,或者更准确的译名胡戈·波士。

“那么雨果先生,那辆DKW NZ350的状态如何?”

从新勃兰登堡坐火车来的奥托已经申请了临时车牌,他打算将这辆送给父亲的摩托骑回去。

“说它刚出厂有点吹牛,但只要保养得当,再骑个二十年也没问题”

“嗡~嗡~~”

夏彧说着发动引擎,时隔七十多年,老家伙依旧发出独属于二冲程的澎湃轰鸣。

“那太棒了,我父亲年轻那会儿拥有一辆IZH-350(战后东德产NZ350),但我知道他最想要的还是小时候见过的那种。”

奥托高兴道,他对车况十分的满意。

“圈子里用IZH拆下来的零件修复的NZ350买不上价格,但如果是使用属性大于收藏的话,我建议一些易损件先换IZH的。”

夏彧站在顾客的角度说道。

东德货不值钱,纯血二战原装才能卖上高价。

“多少钱?”

奥托开口询问报价。

他对DKW NZ350的市场价格有一定了解,但品相这么好的应该还要高些。

“这个数!”

夏彧伸出双手,屈起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比划了一个八。

华夏的八在这里是二的意思,所以这辆摩托车他的报价是八千欧。

“有点贵,我们以物易物怎么样?听卡尔说你对打字机很感兴趣,这个你看怎么样?”

奥托说着取下背包拉开拉链。

他口中的卡尔是这笔交易的中间人,也是夏彧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是什么。

有人喜欢收藏机械键盘,夏彧更喜欢纯机械的打字机,恰好这玩意儿在欧洲多得是。

经济独立后,他前后收藏了十几台,不过大都是千把几百欧的便宜货。

这能顶八千欧的打字机,得是多稀罕的限定款啊!

只见对方从包里掏出了一方木匣子,开盖露出里面一台造型很像打字机的机器。

“这,这是恩尼格玛密码机?”

夏彧一眼就认出了这款在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转子机械加解密机器。

计算机之父图灵在波?人的基础上破译了这款密码机,也让后期的小胡子在盟军面前毫无秘密可言。

二战结束的钟声被提前敲响,三德子剩下的所有奋斗都成了**时间。

“它是好的嘛?”

看到密码机的机身上有多处锈蚀,夏彧抱有一丝希望的问道。

“它要是好的,那八千欧就只是个零头。”

奥托很遗憾的说道。

就是坏的他才愿意拿出来换摩托。

品相完好,可以正常使用的恩尼格玛机拿去送拍,起拍价就要二十万欧,夏彧得卖几十辆NZ350才能买得起。

不过只要拿下这台恩尼格玛机,再入手几台当配件机,他就可以尝试对其进行修复。

到时候修好了,即便品相差也能卖出个几万十几万欧,比修摩托车省劲多了。

当然了,还处于创业阶段的夏彧没资格收藏这么一台价格高昂的恩尼格玛机,哪怕再喜欢也得卖掉回笼资金。

“说的对,那么成交。”

两人握手宣布交易的达成。

夏彧拿出两份制式的合同填写了一些空缺的内容,双方确认后各自签下名字。

奥托骑着摩托车走了,他则看了眼时间。

见还不到三点半,但夏彧打算收摊回去了。

省下来的时间他正好研究研究恩尼格玛密码机。

夏彧这会儿也不急着修复家里那台缺发动机的宝马边三轮了,眼下他对这玩意儿更感兴趣。

麻溜的收摊准备回去,只是车不在这边,夏彧还得先扛着货去停车场。

早上来的时候还能骑摩托车,现在到车那边只能开十一路了。

着急回去的他抄近路,手拿肩扛,牵着马克拐进了一条没有游客的小巷子。

然而两个中东面孔十五六岁的 teenager(小混混)从另一侧巷口拦住了他的去路。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