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808章我们的石头不卖

其实不用他开口,外面已经行动起来。

消息传到各处时,已经有人开始搜寻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青石。

一双双大锤被举起。

一个个锤头落下,砸向这些青色石头。

无数沉闷的声音几乎在同一瞬间从河岸边响起。

“碎啦。”

“全碎了。”

“放在润泥上,都碎得不成形。”

大家心中都有了数,终于明白这场灾祸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石头,而更像是松软的豆腐。

“大哥,你死得太冤枉了。”

“老二,太孙带我们找到了真相。”

“呜呜……”

短暂震惊过后,现场爆发出了悲恸的哭泣声。

陕州府上游地区的拦水设施遭到破坏,洪水顺流直下。

到了台绥这里,本应起到阻隔作用的大坝形同虚设,使得更多水流冲击下游地区。

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来不及避让、或是逃跑速度不够快者,纷纷落入滚滚洪水中。

顿时间,河畔响起了无尽的哭泣。

朱允熥面容严峻。

答案显而易见。

建坝材料存在问题,原应该坚如磐石的青石,却变得脆弱易断。

外观看起来没有变化,内部却已损坏严重。

这就导致了当来自上游的巨大水量到达时,原本应当坚固可靠的防御体系迅速瓦解。

但是,陕州地段并没有受到任何异常外力攻击,那为什么也会被毁呢?

至少眼下方向明确了一些。

接下来,只需追根溯源,查找这石材的来历,并详细调查从采石点直到最终用于建造过程中。

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其强度下降。

“继续追查。”

朱允熥低沉地命令道。

周豪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满是凌厉之色。

作为贴身侍卫,对于此事早有许多猜测。

也许是施工错误导致,抑或故意破坏河道设施。

但从未想到问题会出在这种基本建材上。

显然,幕后黑手很清楚此举会造成的恶果。

不仅延误工程进度,甚至可能引发朝廷内的重大变故。

这些人必定清楚后果之严重性。

如此罪行,不容宽恕。

这是周豪第一次主动产生了杀意。

这是对大明利益的直接威胁,更是公然挑战天下。

“太孙,我们眼下要做什么?”

张苑博站在堤坝顶部,看着下方愤怒不已的民夫们。

即便性格愈发稳重如斯,在得知缘由后,朱允熥仍然难以抑制胸中熊熊怒火。

“马修齐即刻抓捕,所有相关责任人自原料采集,直至最终验收,皆不得遗漏。”

“派人速去找石伟毅他们,务必尽快赶至台绥协助调查。”

“发布太孙谕令,调兵进入豫州境。”

强忍着心头翻涌的情绪,朱允熥接连下达了几道指令。

整个豫州道用石全部出自偃师一地。

这背后定然与该地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近段时间流传甚广的一些负面传闻,也都集中指向豫州府一带。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河堤,眼眸微缩。

马修齐此时已经不再说话。

当他亲眼目睹那些破碎青石时,心中明白自己再无希望了。

他对那些酿成这局面的人,充满怨恨。

同时也怨恨自己,当初没有多留几个心眼。

应该更加仔细地审查这些河道工程所需材料。

眼下,一切为时已晚。

朝廷耗费巨资,好不容易建成的拦水坝跟减水坝,在这场洪水后化为了乌有。

当平日里熟悉的官差,表情沉重地控制住马修齐时,他依旧选择了沉默不语。

当被押解着从朱允熥身旁走过时,马修齐坚定地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头,望向朱允熥。

“太孙,臣才智浅薄,辜负了皇上厚望。”

朱允熥眼神沉静,默默地看着满脸懊悔的马修齐。

“朝廷一向秉持公正,对于疏忽造成的过错也不会姑息。”

眼下正值新政推行之际,对官员的审查与要求,变得越发严格。

马修齐颔了颔首。

“微臣确实对不起太孙……但还请务必查清陕州府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灾难发生。”

守卫不再给予马修齐发言机会,直接拉着他朝下走去。

无奈之下,马修齐只好大声喊道。

豫州府突如其来地下起了雨。

云层深处似乎有斗争,而雨点急促地打在地面上。

秋风带着寒意,雨水湿润了人们的脸庞,嵩山山麓被雨幕跟迷雾笼罩。

刘远率领部属冒着瓢泼大雨策马疾行,最终来到了位于山区边缘的海庆村附近。

滴滴答答!

村落里茅屋顶上的积水,顺着草丛流淌,汇集到房檐边。

沿处形成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滴落在屋外沟渠里。

“前面就没有人家了,想通过这条路去少林寺也不可能啦。”

当刘远一行人抵达村口。

一位身披蓑衣头的村民,从侧面闪了出来,站在众人面前,低垂着眼帘说道。

刘远目光穿过了这个宁静小村落,延伸至远处。

由于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加上此时可能正是农户繁忙之时,村里不见行人。

他稳坐马上,注视着眼前这位村民,微笑着开口。

“没关系,我们就是特意来找这个村子的。”

听到这话后,村民缓缓抬起脸,露出了那副皮肤黢黑的脸庞。

“哦?请问几位到此有何贵干?”

刘远翻身下马,问道。

“这里就是海庆村吗?”

“没错。”

村民透过帽檐打量着刘远。

刘远面带微笑,说道。

“那就好。我们是受主家之托来的,听说贵村青石资源丰富,特来洽谈关于采购的事宜。”

“官府急令治水,现下开采出的所有材料,都得送去河道现场。”

村名开口拒绝,显然不愿意让这群不速之客逗留太久。

刘远并未因此动摇,牵着缰绳径直向村子内走去。

“治水确为当务之急,自然不会耽误朝廷大事。但只要官府这边压力稍减,还望贵村能够支援一下我等主家所需。”

对方语气中略显烦躁,“已经告诉过你们了,官府何时停止谁也不知道。建议你们还是尽早去别处,找寻所需的石头吧,免得耽搁时间。”

这是村名第二次提出希望刘远一行离开的要求。

但刘远并没有理会这份暗示,依然自顾自地带着众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