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那些事 第十六章 就职(四)

四目相对,谭义武稍有些愕然。平心而论,平时他喜欢下属请示,因为其中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展示自己不容质疑的威严与高高在上的气势!但是在眼下的氛围里,谭义武似乎有所察觉对方的真实用意。

“哦?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让我猜猜——一定是有关闻禄的事情,对吗?”

谭义武嘴角儿显出一丝微笑,淡淡地问。

张茂林说:

“行长您真是料事如神!这件事情,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您可能不了解,现在淞阳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关注和议论此事,我们班子压力非常大!社会舆论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兴商银行的公众形象。

前一段时间,淞阳市电视台、淞阳日报、淞阳晚报等几家媒体记者先后到我们市行要求采访,都被维信行长好言相劝、找借口搪塞过去了。但是,这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我们越是不肯公开事实真相,就越容易导致公众舆论偏激、离奇、跑题,最终受损的还是我们兴商银行自己的社会形象。我作为新任的‘一班之长’,总得对各方面有个交代才好。”

“嗯......”

谭义武并没有过多地回应,只是机械性地点点头。

张茂林接着说:

“按照省行做出的解释,闻禄事件只是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作为原任的纪检书记,我本人也是希望如此,因为其它任何的节外生枝都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那种局面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关键是闻禄身后的三百多万元‘遗产’,请允许我暂且把它说成是‘遗产’已经把这件事情推到风口浪尖上了!况且闻禄的家属多次找到市行,要求对那几笔巨款给出说法。

前一段,维信行长多次接待闻禄的家属,据我所知,双方最终也没有达成一个明确的结果。对此,闻禄家人很不满意。矛盾的焦点就是关于那三百多万元的款项来源、所涉及的付款方,以及对款项的最终的处理结果。

我能体会到: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维信行长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总是推三躲四。说实话,如果不是考虑我个人的面子,闻禄的岳父陶守礼早就去省纪委去反映情况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总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态度。最起码,我们市行党委最终要对他们全家有一个明确交代。”

“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交代什么内容才算是明确呢?目前而言,我们兴商银行又能够回答什么?”

谭义武冷冷地问。

“至少有一点不能回避,就是向他们解释清楚闻禄名下的那三百万元定期存单款项的准确来源,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因为这些内容,经过市行核查小组核查都已经眉目清楚了。”

张茂林答道。

“如果我们确实说不清楚呢?或者根本不打算和他们讲清楚呢?说到底这本来就是一件简单的交通肇事而已。况且,据我了解闻禄家属似乎对钱不感兴趣。既然他们都是高风亮节的人士,又何必追究其款项的具体来路呢?!”

谭义武的语气明显有些急躁。

张茂林略有些迟疑,继续说:

“通过调阅以往的账目和会计凭证,这些情况一定是可以弄明白的!事实上,前一段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难道维信行长没和您汇报这些情况吗?”

张茂林明显感觉到谭义武的情绪在瞬间发生快速变化。但是话已至此,他实在不打算回避什么。关于闻禄遗留账款的核实检查报告,王维信一直没有对其它班子成员公开,张茂林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虽然在公开场合他从未对此有过任何微词,但是,当他私下里向王维信要求查阅检查报告竟然被婉言拒绝时,张茂林不禁暗自恼怒不已!

“看来王行长在临卸任之前,确实没有和你谈及这方面的情况。这个老王真是可以的,工作中的事情怎么能对纪检书记设防呢?简直是乱弹琴!”

谭义武的这种反问显得极为勉强。

张茂林很清楚:谭义武是在明知故问、充楞装傻!王维信之所以严密封锁有关闻禄钱款的核查情况,一定是有来头的。况且做出这种保密要求的初衷,十有八九是源于省行几位头头的本意。

张茂林渐渐捋顺出一点头绪——核查报告里面的内容应该很‘丰富’,必然有许多诡秘‘情节’。当初,参加检查的人员之所以敢对张茂林这位纪检书记都守口如瓶,绝对是事先已经被王维信深层次洗脑或者干脆是强令行之!至于那日在淞阳宾馆818房间里,滕德明与王维信围绕“核查报告”而在张茂林面前的一通“现场直播”,就更是一场有约在先的“双簧”表演!……

张茂林可以想象得到这份核查报告的份量。他相信王维信之所以宁可让自己对其产生误会,甚至导致心存芥蒂的结果也不肯透漏这份材料的只言片语,就是因为这件事背后的故事复杂敏感,一旦泄露内容他本人定是担当不起。

在张茂林眼里,王维信平素可谓是个至油至滑的八面玲珑之人,轻易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刻意坚持立场与人较劲!尤其是对于自己而言,可谓有求必应。别看王维信在员工面前总是黑脸端架,但是对待班子成员大多采取嘻嘻哈哈、你好我好的方式解决……

看着谭义武默不作声地瞅着自己,张茂林明白,对方是在等着他的回答,便说道:

“王行长同我说起过闻禄以往工作上的事情,但从没有谈到这几笔巨款的具体来历。因为维信行长曾在党委会上特殊强调过,鉴于这件事情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核查小组由他亲自负责并直接向省行党委汇报情况。所以,我们几个副职不可能主动向他询问这些情况。”

谭义武说:

“哦。那么德明行长呢?他也没有和你谈及这些情况吗?他可是你们土生土长的淞阳人,而且十分关注此事哦!”

谭义武煞有介事地追问。

在张茂林看来,谭义武的这几句询问就如同是把一筐湿滑的泥鳅鱼扬到张茂林怀里——表面上看确有物件,结果却什么都抓不到!

谭义武给予的画圈般的回答,让张茂林显得有些木讷了。他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方的话,索性和盘托出:

“谭行长,如果您不便讲,那我就没有资格继续打听什么。倘若您没有任何顾忌,就请您直言——那几笔款究竟是些什么来历?”

谭义武勉强笑了笑:

“呵呵,看来,你是个求证欲望比较强烈的人!这样吧,还是等过两天让滕副行长和你讲。因为这件事情始终是由他具体负责抓,近期大家都很忙,省行也没有挤出时间召开对此事的专题会议,所以,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茂林,我想格外提醒你的是:这次对你的提拔,省行党委也是斟酌再三。实事求是讲并非‘万众瞩目’,其中也有不少‘杂音’啊!呵呵,当然喽,我们班子成员最终还是相信你的!身为地市级分行的一把手,要以大事为重。什么是大事?就目前而言,搞好信贷摸底检查、问题处理整改到位,以最轻松的状态迎接总行检查并且顺利过关——这就是大事。

一把手要全力抓好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相比之下,其它的那些鸡毛琐事都是次要矛盾。至于闻禄的事情,省行也不是没有态度,而且也是很重视。不久前,你写给我本人的材料已经在省行党委会上讨论通过。以后,有关纪检监察的事情,就请省行下派的石岩同志主抓,这个小伙子基础不错,财经大学毕业又当过支行行长,是省行后备干部中的佼佼者。把他派到你身边工作,基本上是我的主意。希望你敢于放权、善于识人用人,给年轻人撑起一片天,让他为淞阳兴商银行创造一副全新的纪检监察工作风景!

记住我的话:如今你是“一把手”,主要的精力必须放在全行经营管理的宏观决策上!现在的任务就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观念,适应新岗位。从一名出色的纪检书记华丽转身为一名拔尖儿的分行行长,这可是一次蜕变呐!当然,这期间的过程可谓千难万险,所以你必须给我身体力行、全方位践行好这句话!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