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第350章 赔钱赚吆喝?

江辰专门给三人在王府旁安排一座小院,让他们来琢磨大乾日报的事情。

除了每日朝堂政事和每日的八卦之类,其他的内容现在可以提前琢磨,日后直接拿来用就行。

现在三人要做的就是确定排版,琢磨具体的内容。

三人肯定是不够,原先他们的帮手索性都找来。

不仅如此,江辰还让他们去大街上找那种说书人,或者是消息灵通之人当他们的探子。

重点打探京城的每日八卦新闻,打探朝中大事。

这些都是每期大乾日报必备之事。

按照江辰的计划,日报肯定是一日一报,但现阶段还达不到。

江辰给他们的要求是两日出一版。

如此他们才能有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以让大乾日报更为精彩。

诗词,以江辰的为主!

署名就是李杜。

至于大乾人怎么猜想,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江辰可不管。

对他而言,写诗太简单了。

唐诗三百首……江辰大都能背上一些。

还有一些经典的宋词,中考必备,高考必备!

这个时候用来**再合适不过。

其他的内容,就靠古庸梁羽李照清他们去琢磨了。

三人不够,还能招募一些有这方面特殊才学的学子帮忙。

天下不缺和古庸梁羽他们这种的不得志读书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很廉价的。

接连两日,江辰都在和他们一起忙碌这件事。

几版不错的大乾日报已经制作了出来。

贩卖人员,拓印人员,都已经就位。

每日按照江辰的要求,起码要贩卖两万份以上。

之后份数要一路飙升。

日后稳定十万份也正常。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在古庸等人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江辰的定价给弄懵了。

“三文钱?”

“王爷,您没搞错吧?”

“这个价格,连一张纸都买不到,更何况咱们内容丰富的大乾日报?”梁羽完全不能理解。

“这完全是赔钱啊!”

古庸李照清同样不理解。

原本他们还以为王爷要靠着这个大赚一笔。

没想到竟然这么定价。

他们用的可是上好的纸张,一大张的价格就是五文钱,再加上拓印费,工钱之类的,成本起码在十文钱。

三文钱,亏太多了。

这哪受得了。

一个馒头都还要四文钱呢。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

三文钱相比一两银子,确实是真不值钱。

也正是如此,才可以确保大乾日报的覆盖率。

至于亏钱,江辰根本不在意。

他也没打算单纯的靠报纸挣钱,广告费才是最挣钱的东西。

这笔账,很好算。

一张大乾日报亏七文钱,一万份才七十两。

十万份,七百两而已……

而一旦江辰的大乾日报达到全民皆知皆看的时候,就是他收割广告费的时候。

专门留下一个版面开设广告。

随随便便就是百两千两的银子。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掌控舆论!

“就按照我说的来,你们的工钱不会少!”

“日后怎么赚钱,本王会让你们瞪大眼看清楚的!”江辰笑着对几人交代道。

几人虽然懵逼 ,但江辰都这么说了,也只能照办。

当天晚上,第一版的大乾日报正式出炉。

江辰亲临现场查看。

诗词歌赋的内容,一些农业知识,养殖知识都是提前备好的。

朝堂大事是今日和前两日的汇总。

八卦内容最是精彩。

取自朝中一位四品大臣家里的八卦。

江辰亲自取名。

某侍郎和自家嫂子不得不说的秘密!

之后洋洋洒洒,在梁羽的润笔之下,故事极其生动,格外**。

除此之外,还有风月场所的各种八卦。

以及大乾商行的事情,也有介绍。

这些都是京城百姓很喜欢关注的内容。

就连江辰带领两千人马深入草原的事情也被写了出来。

都是大标题内容!

绝对够刺激!

“开始吧,明日一大早开始,哪怕就是送,也要送出去两万份!!”江辰满是期待。

古庸作为大乾日报的总编辑,负责统筹一切。

当天夜里,数十名工人开始疯狂拓印,一份份精致的大乾日报正式出炉。

虽然还比不得前世的精彩,但在这个世界,已然很不错了。

江辰很满意。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两万份大乾日报拓印完毕。

两百名从贫困区招来的男女甚至大点的孩童各自带着上百份的大乾日报出发了。

一路走,一路喊。

“卖报,卖报了!”

“大乾日报,里面有当世最好的诗词歌赋,有最精彩的八卦娱乐,还有各种朝中大事!”

“三文钱一份!”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了!”

“三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绝对物有所值!”

一群人走街串巷,喊个不停。

一个人喊叫,大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当大街小巷都这么喊叫时,那就不同了。

“什么大乾日报?”

“以前怎么没听过?”有路人好奇。

有人询问,卖报人立刻上前将报纸递上去,让他先一睹为快。

在京城,识字的人不少。

很快,就有人来了兴致,当场爽快付了钱,看的饶有兴致。

有了第一人,就有第二人,第三人!

随着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三文钱而已,真不贵。

很多人觉得买这种纸回家上个茅房都不亏……

更不要说上面的内容。

老少皆宜。

上面的八卦内容,大家很感兴趣。

朝中大事,同样很精彩。

还有一些读书人喜欢上面的诗词歌赋。

短短一个早晨,在两百名卖报人的努力吆喝下,愣是卖出了大几千份!

越来越多的人在路上翻看着这新颖的大乾日报。

谈论的人更多。

越是如此,越是引起其他人的好奇心。

各座府邸,一些大人物听闻后也纷纷让人去买上两份回来查看。

越看,越是有意思。

很喜欢!

尤其是对一些读书人而言,更是被上面的那一首诗惊为天人。

“好一个凉州词!”

“写的真好!”

“不过这凉州在哪?”

“这李杜又是谁?”

很多读书人议论不止,更是好奇的不行。

到最后,甚至完全坐不住了,主动出门想要询问,但卖报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只卖报!

这让很多人满是遗憾。

愈演愈烈。

没多久,销量便直接过万。

京城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东西。

包括皇宫内的凤九悠!

刚一下朝,这东西就摆在了案牍之上。

一听是江辰的手笔,顿时来了兴致。

再听到三文钱的价格,瞬间有些懵。

“他这是又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