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良缘 第214章 要不朕收你为干女儿吧

许翰在一旁听得有些紧张,就怕女儿再说出一些什么惊天动地之语来。

“陛下,臣女不要什么赏赐,只想着若是父兄若是出征,能允他们将北方的一些奇花异草或者是种子给臣女带回来就成。”

永安帝挑眉:“又是为了你的百果园?”

“回陛下,臣女的确是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而且,臣女总觉得,有些物什是咱们还不够了解,只要弄回来了,多想想法子,指不定就能为咱们大兴多些粮种或者是药材呢?”

永安帝觉得许昭昭生为了女儿身,着实是可惜了。

不过这样也挺好,他听说许昭昭这人其实很懒,诸多事都是吩咐给手下去做,她自己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悠闲得很!

想到这丫头年纪轻轻就能这么赚钱,关键是还如此轻松,就算是皇帝,也会嫉妒的。

“行吧,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儿上,朕就收了。不过仅此一次,不必再往宫里送了。”

许昭昭可不傻,皇上可以说不要,但她能说不送吗?

而且这么好的一个表忠心的机会,她才不要错过。

“陛下,您要不要是您的事,可是送不送是臣的事。您若是觉得私库里头的银钱太多了,没地儿放,那您大可以拿来赏人呀!而且虽说今年户部结余不少,但是咱们大兴朝花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臣女不才,旁的事情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只能送些银钱表表孝心。臣女知道,您是看不上这些小钱。您是帝王,管着大兴朝这么大一摊子呢,这些银钱的确是不够您瞧的,但是积少成多嘛,臣女日后多多努力赚钱,争取给您多送一些进来。”

许昭昭这么一说,倒显得皇上疼爱小辈,不愿意让小辈们辛苦。

这拐着弯捧人的话,那是越想越舒服,越听越高兴。

“哈哈!好孩子!既然是你的孝心,那朕就收下了。许木头,你说说你这样的粗人,是怎么生出这般慧质兰心的姑**?朕看,你这女儿实在是合眼缘,要不,朕直接收为干女儿如何?”

许翰急眼了:“那不行!臣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您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抢别人家的闺女呀,想要您自己生去!”

永安帝笑骂道:“你个没出息的!这还当着小辈的面儿呢,就这般性子,着实是该打!”

许翰可不怕他,哼了一声,还故意扭脸儿,活脱脱一副恃宠而骄的作派。

永安帝笑着允下许昭昭所求,不仅仅是许翰父子出征,无论是何人出征,只要是带回来的稀罕物,都要先送到许昭昭那里去挑拣一番,再入户部。

这下子,许昭昭可高兴了。

指不定后续就能弄来一些好东西呢。

别小看这么一道旨意,足以看出圣上对安乐县主的宠爱,而且这太极殿中的一段对话,不知怎地就传了出去。

京中权贵们莫不是对于许昭昭刮目相看。

连圣上赞誉不绝,且都要收为义女的安乐县主,那得是多大的福气呀!

许昭昭不管这些,反正只要让某些人彻底死心,那她就开心多了。

而且许昭昭如今手上还多了一样好东西,是陛下赐给她的一枚玉佩。

有了这样东西,日后她便可以随意进出皇宫,且可以直接面圣,不需要再拐着弯的请父兄出面了。

东西不错,但许昭昭觉得能不用的时候就先不用。

有些东西,用的多了,显不出它的珍贵不说,而且还容易让上位者心中不爽。

许昭昭这种得了好处,但又不张扬,而且言行上一直很谦虚低调,且时不时地还把功劳往陛下身上送的做法,深得帝心。

永安帝对这个许昭昭,那是越来越喜欢,越看越满意。

可惜呀,怎么就许给谢铮了。

不过再转念一想,自己的几个儿子里头,好像也没有能配得上她的,算了,就当是便宜谢铮那个小**了!

不知怎的,永安帝对许昭昭,竟然也生出了几分的爱惜,而且一想到谢铮要娶她过门,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儿,也算是又体验了一把心疼女儿的老父亲的感觉。

宁朔公主得知许昭昭一进宫就被皇上叫走,再一联想到自己今日听到的消息,便明白许昭昭手上的生意再好,她也是难以介入的。

此时,她倒是羡慕起乐阳郡主来了。

乐阳只是亲王之女,但因为齐王是陛下的同胞弟弟,而且又是坚定地站在皇上这一边的,所以,乐阳做什么都可以。

她堂堂公主,做事却要畏手畏尾,这种感觉,憋屈死了!

宁朔公主转念又一想,她插不上手的利益,旁人也别想插手,如此一来,大家伙都一样,呵呵,倒也挺公平的。

的确,先前对百果园起心思的几位皇子公主们,这会儿也都消停了。

看得出来,许昭昭不好惹呀!

现在但凡是长点儿脑子的都知道,许昭昭背后的靠山是陛下,论背景,谁能大得过他?

所以,都老实看着就行,别找事。

问,就是别作死!

再说永安帝将一应银钱入库后,大总管也笑眯眯地过来禀报。

“陛下,安乐县主总共送来银五千两,金五百两,各色宝石一小匣子,另有百年人参两支、何首乌四支,其它名贵药材若干。”

永安帝点点头,许昭昭说给他送钱,那是真送呀!

他原以为不过是几箱子铜钱,而且当时碍于都在,所以也不好意思直接打开,没想到,竟然都给换成了金银。

这么折算下来,是真不少了。

“这丫头有心了。”

永安帝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金银,而是听说还有不少的药材,这可都是好东西,而且这丫头敢送,倒是有意思。

“禀陛下,奴问过了,那些药材都是请太医令验看过,才送过来的。另外,许侯爷问,说是既然您这里应了,那下回再送入宫中,是不是就没必要再换成金银了,实在是折腾起来有些麻烦。”

永安帝微微一怔,随即又是一阵大笑。

“这个混账东西,还不如他闺女懂事呢!瞧瞧他那念东念西的样子,哼,朕下回让他一个人一箱箱搬进来,看他还敢不敢再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