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管他们到底是冲着什么来的,只要能爱护百姓,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咱就愿意让他们当官。”
说到这儿,朱皇帝的脸色又变得阴沉起来。
“像那个霍凌岳,还有那个庞振。”
“他们两个倒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
“可是你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勾结乡绅,擅自开矿,捕民为奴,几乎是什么事儿缺德他们就干什么。
如果大明都是这样儿的官老爷,就算他们都是出身科举又能怎么样?
朱皇帝暗自叹息。
杨少峰阴阳怪气的说道:“钱没了可以再挣,要是良心没了就可以挣得更多!”
朱皇帝好悬没被杨少峰给气死。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
这他**到底是个什么混账东西,专门给咱这个老丈人添堵!
彼其娘之!
朱皇帝一边在心里暗骂,一边恶狠狠的瞪了杨少峰一眼,训斥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还有,等回京之后,你好好看看那些弹劾你的奏本,好好反思反思。”
“为什么那些御史言官不弹劾别人,偏偏就盯着你弹劾?”
杨少峰微微一愣。
这老登是在CPU本官吧?
一定是在CPU本官!
杨少峰扯了扯嘴角,继续阴阳怪气:“某位先贤曾经说过,不遭人妒是庸才。”
“御史言官之所以盯着小婿,是因为他们嫉妒小婿。”
“反正小婿问心无愧,也不怕他们弹劾。”
杨少峰越说越理直气壮:“就像那个霍凌岳和庞振,他们心虚,当然也会忌恨小婿,汪布政使不心虚,自然也就不会忌恨小婿。”
汪广洋傻傻的看着杨少峰。
本官是谁?
本官在哪儿?
本官在干什么?
你杨癫疯是从哪里看出来本官不忌恨你的?
难道你比本官还了解本官?
汪广洋坐在一旁怀疑人生,坐在主位上的朱皇帝则是咳了一声道:“说正事儿。”
朱皇帝将目光投向汪广洋:“汪卿,最近山东这里怎么样?”
汪广洋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早在洪武四年七月,各府、州、县的工房就已经做好了修路的规划,眼下各地也都已经动工,预计洪武七年时能修完。”
“除此以外,各府、州、县也已经建好了官办工坊,主要是水泥工坊、砖瓦工坊、小煤矿、冶铁工坊。”
“其中冶铁工坊需要招收大量的铁匠学徒,水泥工坊和砖瓦工坊也需要大量的青壮去做工。”
“因为有的州县地下没有矿脉,故而一些州县并没有建设小煤矿。”
说到这儿,汪广洋又忍不住瞥了杨少峰一眼,叹道:“驸马爷当初总说治下的人手不够用,臣现在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怎么,你这里也缺人手?”
汪广洋满脸蛋疼之色的答道:“回上位,臣这里现在不缺人手。”
“但是等到开春之后,百姓们要去春耕,夏理,秋收,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是很缺人手,而是根本没人手可用。”
“到时候不光修路植树要停下,其他的那些工坊也都要停工一段时间。”
朱皇帝微微皱眉,问道:“咱之前不是从山西迁移了一些百姓?”
“而且你济南府这里应该也有一个收割机的组装工坊,百姓收割麦子的速度应该不慢。”
“难道这样还不够用?”
朱皇帝不提山西迁移过来的百姓还好一些,一提起从山西迁移过来的百姓,汪广洋当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哭诉:“上位,朝廷从山西迁移过来的百姓是挺多,可是这些人都没落在济南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