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两千二百三十章卖石头

时光匆匆。</p>

很快。</p>

便来到了六月。</p>

非洲。</p>

坦桑尼亚中部,一处干涸已久的河床上,叮叮当当,大量的人在上面拿着锄头狂薅,一边进行分拣。</p>

捡啥?</p>

鹅卵石!</p>

大人小孩齐上阵,大人挖,小孩捡,装入箩筐后,带回家里清洗掉上面的泥沙,等待收购商上门。</p>

岸边。</p>

一个华夏人,正拿着摄像机。</p>

身旁。</p>

站着几个在当地做生意的同胞,作为一名旅游博主,这次来这边旅行,听说附近有挖鹅卵石卖的。</p>

便来看看。</p>

对准。</p>

一边拍,一边说:</p>

“大家可以看到。”</p>

“前面就是挖鹅卵石的坦桑人,听朋友说,这些鹅卵石将会被收购,集中起来,然后出口到缅痶。”</p>

“至于用途。”</p>

“一来。”</p>

“是做建筑材料。”</p>

“二来。”</p>

“则是用于铺河床,之前去缅痶,我带大家看过缅痶的一些防洪水利工程,把非河道给挖成河道。”</p>

“然后。”</p>

“铺上这些鹅卵石。”</p>

“。。。”</p>

他一边拍,一边介绍着,此前去缅痶的时候,还真不知道那些新的河道中,鹅卵石全是外国进口。</p>

相当的奢侈。</p>

不过。</p>

想想。</p>

好像也不难理解,人家有钱,光是靠旅游业,就能赚很多钱,而且出于保护本国自然资源的目的。</p>

买石头。</p>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就如其他的矿产资源,缅痶已经极少开采自己的,转而大规模从外国进口。</p>

不差钱!</p>

能买。</p>

就不用自己的。</p>

</p>

“对了,这些人,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好奇道。</p>

“五十。”</p>

一旁的华人说。</p>

“人民币?”</p>

“对。”</p>

点了点头,又道,“在这边,这个收入对一个家庭来说,算是很不错,而且缅企只在特定地方收购。”</p>

“如眼前。”</p>

“只有非正常河道的鹅卵石,才收,那些一般河道里挖出来的,不要。这点,倒是做得非常不错。”</p>

“嗯嗯!”</p>

博主一听,连连点头。</p>

的确。</p>

要是有水的河道,你去买,估计环保上,会被人诟病,像这种干涸了百年的河道,挖了也就挖了。</p>

接着。</p>

又问了一下收购价。</p>

“啊?”</p>

“这么高?”</p>

博主愣了愣,这个收购价,比在国内买都贵,不应该啊。“所以,这不是纯粹的生意,还有扶贫。”</p>

旁边华人笑了笑。</p>

“这几年。”</p>

“缅方对坦桑尼亚的投资,非常巨大,几年间,已经超过了一千亿亚元,修建了很多基建和水利。”</p>

“此前。”</p>

“坦加入了世合组织,缅方的支持力度增加,在这边投资了很多的扶贫项目,如大范围的农场和养殖。”</p>

“鹅卵石。”</p>

“也是扶贫的项目之一。”</p>

“不然。”</p>

“人家在哪买不好,非要来非洲,收购价还这么高,也只有世合组织成员的石头,人家缅方才要。”</p>

“。。。”</p>

听完。</p>

博主恍然,原来如此。</p>

难怪。</p>

跑非洲来买鹅卵石,正常逻辑,肯定是脑子抽了,但若是带着‘政治’目的的话,一切都合理了。</p>

接着。</p>

视线再次转到河床,拍了不少素材,还专门找了一个当地非洲人,跟着对方去了附近的村子里面。</p>

一看。</p>

霍!</p>

家家门口,都堆着鹅卵石。</p>

专人看着。</p>

怕偷。</p>

还有人在水洗,主要是去除泥土沙子,博主立马明白,这是一种策略,增加劳动,算是个提价理由。</p>

不久。</p>

一辆卡车开来。</p>

“来了。”</p>

“。。。”</p>

村子里热闹起来,这是收购鹅卵石的,村民们立即挑着石头,前去排队,很快就排成了一条长龙。</p>

博主很是兴奋,狂拍着。</p>

称重。</p>

付现。</p>

一个个拿着钱,喜笑颜开,没一会儿,这辆卡车便装满了,“这样的车,每天都会来三趟,早中晚。”</p>

“直接现结。”</p>

“。。。”</p>

博主心中一叹,这个素材,估计点击量能有不少,忽然间,对于缅痶,不由再次多了一些的敬佩。</p>

其在用实际行动,改变这片土地。</p>

卡车离开时。</p>

他们也离开了,驶向下一个地方,开了将近二十公里,转过一处山,远方突然出现一片巨大平原。</p>

其上。</p>

方方正正,一块块田,被分得十分规整,种植着大量的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俨然一个巨大农场。</p>

车上。</p>

便听介绍:</p>

“这是一位华人建设的农场,其原先是在这边开矿,后来转型国际贸易、房产、以及餐饮和超市。”</p>

“起初。”</p>

“本来不做农业生意。”</p>

“不过。”</p>

“后来运气不错,成为了缅亚商会成员,在坦桑加入世合组织后,说要大力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p>

“于是。”</p>

“农业成了‘必修课’,大批的缅亚商会成员,来非投资农业,简而言之,就是雇佣当地人种地。”</p>

“别看眼前这么大的地盘,但是人家一分钱都没出,由缅亚银行集团贷款,而且产品集团会包销。”</p>

说到这。</p>

当地华人一阵羡慕。</p>

此前。</p>

还没有太大感觉,但缅方在非洲投资加大后,才发现,一个缅亚商会成员身份,到底有多少好处。</p>

贷款。</p>

额度还是难度,都让人无比羡慕。</p>

订单。</p>

内部成员优先。</p>

项目。</p>

也优先照顾。</p>

不知道羡慕了多少人,加入缅亚商会,就代表整个生意稳了,干啥都有商会相助,成员之间互帮。</p>

如今。</p>

第一批加入商会的,哪个不是百亿级富豪,千亿级富豪都有,第二批加入的,身价少说也几十亿。</p>

实名羡慕。</p>

可惜。</p>

难进。</p>

知道好处,现在打破头想进的,不要太多,其内部,甚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循环,就如眼前农场。</p>

化肥。</p>

种子。</p>

农机。</p>

建设。</p>

......</p>

几乎都被缅亚系企业,给包圆了,外来人想要进去,卖给农场东西,几乎没可能,除非很有优势。</p>

可惜。</p>

很难。</p>

再比如,那些城建项目,材料供给上,缅亚系企业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倒不是里面有什么黑幕。</p>

而是人家的东西,的确好。</p>

质量。</p>

都在水准以上。</p>

价格合理。</p>

这又是缅亚系企业享有的强大原材料供应体系,以及强大的物流体系的帮助,所带来的成本优势。</p>

因此。</p>

庞大的商会体系,在他们这些商人看来,就是一个超级巨无霸,一个巨大的商业组织,闻之生畏。</p>123xyq/read/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