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 第155章 朋友关系(第一更)

“莫嘉娜瘦了啊。”

“是吗?她有为角色减重呢。”

“甘哥你是比之前容光焕发。”

“有吗?可能拍戏比较顺利,心情就好。”

周末休息,以没拿过最佳编剧不能算大导演的演员甘敬为核心是有个小圈子的相聚闲聊,也即,二思口中的“漂亮的小姐姐们来相会”。

朋友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剧组没开机前李早瑜、姚天楠、莫嘉娜会请教甘敬电影中的各种知识和技巧,偶尔,甘敬没兴致聊,那就是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经典影片。

嗯,对其他人来说是回顾,对甘敬来说就是津津有味的尝新。

只是,剧组开始运行之后,这种小聚会的频率就低了,如今是时隔了两周的又一天相见。

“对了,中戏居然还开了花艺课,我去听了两节感觉还不错,甘哥,哪天有时间我给你摆两盆插花,也算验证下学习成果。”李早瑜是比较喜欢这种小聚会的氛围,她剪裁着手中的纸张,随口闲聊道。

噗。

甘敬差点没把刚喝到嘴里的咖啡给喷了出来,余光瞥见李早瑜的表情又觉这货一定是无意的,她演技没那么好!

“再说吧,什么花花草草的我也不是太感兴趣。”甘敬毫不停歇的开启下一话题,“李早瑜,上次我去接了个反派认识一制片,他那边缺个角色,可能是女三吧。”

李早瑜正在剪裁的右手一停,先问道:“制片人?是甘哥之前说的那位胡卓吗?”

甘敬笑道:“对啊,他这人挺上心,我拒了他一个角色也没什么介怀的,转脸还问我的戏缺不缺帮手,我正好觉得需要再多个摄影,一来二去的,电话里聊到了。”

“我行不行?”李早瑜自我怀疑了一句。

然后,不待被训,她立即强调道:“行,我没问题。”

不得不说,《凡仙》先拿到角色后背锅这种大喜大悲、大白大黑的事真是给她造成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随便翻开影视论坛还有人在聊《凡仙》失败的因素,惨遭戏份剪辑的女主角难辞其咎。

导演贺迁是已经在准备下一部戏了,男主角蔡坤无损人气小生之名,唯有,李早瑜,一部大片女主角过后竟然眼看着是比以前还不如。

不过,甘敬是知道李早瑜有进步的,这种进步既有演技上的,也有他更为欣赏的心理上的,表演这种事有时候看天赋,看不了天赋那就多经历,然后,努力就完事了。

至于到底能不能红,嗯,就抱着不能红的冷板凳心态混混小康还是能能达到的。

甘敬点点头没多说只是把制片人胡卓的号码发给了她,今天你那有角色介绍过来,明天我这有剧本拉你入伙,影视圈里的朋友不就成了么?

“姚天楠,你们学校现在会有安排资源么?”甘敬扭头又问了下中戏的这位学生。

要说熟,他当然跟李早瑜更熟,能看到她碰见事之后没怎么怨天尤人的性格,姚天楠嘛,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聪慧少言,印象也还不错。

甘敬知道年轻演员想要什么,他没打算端着,有机会的话就帮个忙,没机会的话聊聊表演,从不敝帚自珍——演技这东西讲的再明白,每个人演相同的角色都会不一样。

“学校里没有啊,关系好的师兄师姐才会带着入行。”姚天楠微微沉吟,“听说剧组招人的话会找老师推荐。”

甘敬点点头:“那好像没听你说过你们老师推荐啊什么的。”

姚天楠不经意的皱了皱眉又迅速进行了表情管理,摇摇头:“老师有亲疏远近,他们手上的推荐一是并不固定,二嘛……”

姚天楠抿嘴一笑,不往下说了。

话虽然不全,甘敬却是明白了,他曾经在学校里教过学生,听过但没求证过传闻,且不说中戏、北影这种极其靠近娱乐圈的学校,就是正常学校里时不时爆出个学术腐败之类的也不足为奇。

“上次我听说有个师姐是要变成师娘是么?”李早瑜是蹭课的,聊起来学校来就少了些顾忌,好奇的八卦了一句。

姚天楠只是笑。

甘敬挥挥手刚要说话,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有人在吗?快递到了。”

甘敬惊奇,没从网上买过东西啊,难不成是申城新索那边给寄新蓝光碟了?

门开,并不是猜测的箱子,只是一个小纸包。

签字签收,撕开包裹。

三片刮胡刀片赫然就在其中!

“甘哥,你是用刮胡刀的么?”李早瑜有点纳闷,她有见过甘敬电动剃须略显邋遢的样子。

甘敬凝眉,这刮胡刀很是锋利,光芒顺着刀锋闪耀,隐约竟是有种恶意扑面而来。

“还有一张便条。”姚天楠指了指被撕开的包裹。

甘敬拿过一看,上面只写着一行清秀的字:歌曲难道还有只创作半首的么?

字体清秀,反问语气中蕴藏着答案。

“居然有人给我寄刀片?”甘敬愕然,迅速明白了刮胡刀片的始末,这应该是那半首《向天再借五百年》引来的。

可,自己的住址就这么好找的么?费了不少心力?

甘敬有点挠头,随手把刮胡刀片扔回包裹,然后把包裹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里。

这时,围观三人也已经明白了状况,尤其李早瑜和姚天楠,她们习惯性的是把甘敬归为演员、导演,可,今年年初获得的那樽奖杯此刻正在书柜上面默默立着呢。

呃,年度金曲奖第四名奖杯,中间还有一樽最佳女配角奖杯,最右边是一樽最佳编剧奖的……

“甘哥的歌反响还挺好的,我来看看论坛上都怎么说。”李早瑜摸出手机。

过了一会,她瞧见华夏最大的音乐论坛上是真有对于半首配乐的讨论。

甚至,寄刀片的真凶就有发帖,这贴还被加亮了。

“这歌很好听啊,可为什么只有半首?要是发出来打榜,我觉得还能进今年的金曲榜啊。”

“这个逼当歌手比当演员有前途多了!”

“诸位,不要慌,我已经打听到了他的住址,刀片在路上!”

“有朝一日刀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