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琅抬头望天。</p>
天空晦暗不明,启民星已经升起。</p>
“天快亮了。”</p>
秦琅道。</p>
段志玄诸将也都点头,“这应当是四更天了吧?”</p>
张士贵说,“这时候,正是人最熟睡的时候,吐谷浑人估计也都在做梦呢。”</p>
“正是突袭的好时候。”</p>
几人都是用兵高手,经验丰富,袭营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上半夜袭营对方防备较强,而下半夜,尤其是快天亮时,防备较小。</p>
这时是一天最好睡的时候,也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天即将明亮,一般人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偷袭。因为这时留给偷袭者的时间极短,若不能迅速建功,天一旦明亮,那么就不容易制造混乱了。</p>
毕竟夜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乱取胜。故意制造混乱,尤其是可以虚张声势,还可以混淆视听,让人摸不清偷袭者进攻的方向、数量等。</p>
可用兵嘛,都是虚虚实实的。</p>
擅用兵者,从来不走寻常路。</p>
“是否先通知柴大将军?”</p>
秦琅摇摇头,“现在情况,我们跟他们不但隔着二十多万吐谷浑军,而且还隔着条温泉河,更别说温泉河与野马滩之间,还有一道陡峭的山壁。”</p>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单独出击。</p>
柴绍和刘兰成等也都是大将,这边若发起突袭,那边应当也会很快发现,他们应当知道要如何做。</p>
秦琅在地上迅速画了副简单的吐谷浑军驻防图,拿了几块石摆上示意。</p>
这是温泉河,约十丈宽,水流还算平缓,可水很深。</p>
这里是西大滩,这里是东大滩。</p>
两滩都是东邻黄河,然后两滩中间隔着一条十余丈宽的温泉河。</p>
两滩的西面,是两片高高的台地,西大滩的东面便是野马滩台地。</p>
秦琅把手上得到的情报综合起来,画起了简易地图,倒是一目了然,清晰明了。</p>
“现在东大滩上驻扎的是伏允的兵马,约十三万多人,上次野马滩之战,他折损了约两万人,虽然损失的人马不多,可也是士气大跌,不得不撤到大东滩上休整,缩到了天柱王的背后。”</p>
“顺便说一句,这大东滩也就是上次薛万彻大败吐谷浑五千人马的地方。”</p>
大东滩和大西滩之间,有一座浮桥相连。</p>
而大西滩上又有一片斜坡可连接野马滩,天柱王的军队分为两部,一部在野马滩上东南角,围困位于此处的野马台的程咬金军,另一部则位于野马滩下的大西滩,两部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把上野马滩之路给控制在手。</p>
阿史那忠上前,在秦琅面前说了几句话。</p>
“哦,最新消息,更正下地图。大西滩上野马滩的路,其实是在西面,正好在伏允和天柱王两军间的浮桥边上。上野马滩的路,十分曲折,约有十五里左右。”</p>
这个最新的情报很重要。</p>
原来秦琅以为上滩之路是在天柱王大西滩营中,谁知其实是在河口北岸内侧,天柱王野马滩和大西滩上两军,看似挨在一起,可实际上顺为野台滩东南侧的那段突起峭壁,使的上滩之路,其实是在东南角偏内侧,这意味着天柱王在河口北侧突出的大西滩所部,要上滩还得先狭窄的河口北岸一段,才能到达路口。</p>
“诸位,你们看到这里没有,就是这段连接两滩的温泉河浮桥,便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住这段浮桥,就不仅能够分隔伏允和天柱王两岸人马,而且守住浮桥北岸,就还能把天柱王西大滩和野马滩上的兵马分隔出来,尤其是能控制住上下野马滩的这条必经之路。”</p>
段志玄和张士贵诸将一听,都是精神齐振。</p>
“只有一座浮桥相连?”</p>
“嗯,确实只有一座浮桥。”</p>
段志玄盯着那地图看了许久,一座浮桥,一条上下滩的道路,实际上就把二十三万余众的吐谷浑部众分为了三部。</p>
野马滩、大东滩、大西滩。</p>
“这个浮桥的位置,似乎也有点特别。”张士贵指着那浮桥,“这位置卫公是随手所划,还是确实就在两滩西边?”</p>
秦琅特意叫来阿史那忠询问,得到他肯定答复。</p>
“浮桥确实就在两滩最西面,也就是在河口最狭窄之处,估计当初在这里搭浮桥,也是看中浮桥北面正好直对上滩之路,且这里最窄。”</p>
张士贵兴奋的道,“如此说来,还真是天助我们。若是这浮桥搭在两滩中间位置,那我们想抢占浮桥,不得先杀穿伏允营,就算突袭能控制南端,可北端也未必就能再夺下来。现在好了,在最西面,我们一个冲锋,就能抢占溪桥南岸,再一个冲锋,还能把北岸抢下来,顺便把上下野马滩的南路口控制起来。”</p>
段志玄瞧来瞧去,确实是这样。</p>
“这处节点很关键,不过问题是,我们只有八千人马,一头扎进这吐谷浑三营正中要害,他们必然全力反扑,三面合围,那咱们能守的住吗?”</p>
这是一个问题,还很重要。</p>
究竟是能中心开花,还是被三面合围,谁也无法确定。</p>
“只要战事一起,我们撑个一二时辰,野台滩上不也还有数万我唐军将士?”秦琅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本来数百里迂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p>
不可能临到战时,又打退堂鼓。</p>
段志玄提出一个保守的建议,“要不我们八千人马直冲过去,先渡过浮桥,不要管什么伏允什么天柱王,我们过桥后直接杀上野马滩,把路一堵,然后咱们两军先合围了天柱王在野马滩上围城的那七八万人马,先把他给围歼了,然后解了程咬金之围,合了柴绍刘兰成的兵,再冲下滩?”</p>
这样做无疑能避免被三面合围在浮桥路口那处狭窄的位置。</p>
“可是这样的话,就算我们能围歼野马滩上那几万吐谷浑军,下面这十几万人可就难了,他们若见势不妙,直接就跑,来个断臂求生,可就别想再有这样的好机会围歼他们了。”张士贵道。</p>
“卫公在乌海不是还留有三千人马拦截吗?”</p>
“三千人马,怎么可能拦的住十几万人马?”</p>
几员将领在争论不休。</p>
秦琅抬起头,天色依然晦暗不明,但离天亮已经不远了。</p>
“高甄生听令。”</p>
“末将在。”</p>
“我给你一千骑,你给我抢先渡桥,把浮桥给我控制在手,还要把上野马滩的路给我堵起来,能做到吗?”</p>
“一千骑少了点。”高甄生倒也实话实说。</p>
“那我给你三千骑,守的住吗?”</p>
“两千骑就够了。”</p>
“好,就给你两千骑,你给我拿下浮桥,并控制住浮桥以及上野马滩的路口,守不住,提头来见。”</p>
“席君买,我给你一千骑,你杀上野马滩,突袭野马台外的天柱王所部,记住,虚张声势,多放火箭,多带战鼓号角,把声势搞大一点,但切记不是莽撞突入敌营,你只有一千骑,不是真让你去踏破敌营的。”</p>
“这样的任务,卫公随便换个人上就是了。”</p>
秦琅瞪了他一眼,“我是在跟你讨价还价吗?”</p>
席君买赶紧挺胸抬头,“末将遵令!”</p>
“剩下五千骑,由张士贵、段志玄诸将统领,都随我直捣伏允东大滩营地,伏允老贼所部刚遭逢新败,此时士气正弱,若我们突袭其营,必然大有机会。”</p>
秦琅野心很大,根本不满足于只围歼野马滩上的天柱王一部。</p>
起风了。</p>
清凉的夏风顺着温泉河谷一路吹来,吹的人神清气爽。</p>
休息了一会的唐军们,也都精神抖擞。</p>
将士们互相检查装备。</p>
吃饱喝足,水也放了,肠也清了,此时铁甲在身,铁兵在手,个个翻身上马。</p>
刚才最后几十里,大家特意都骑的备马,此时换上休息已久的战马,人如虎马如龙。</p>
最后十里。</p>
“诸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唐万胜!”</p>
秦琅举槊高呼。</p>
张士贵段志玄等都为这句激昂的诗句所震。</p>
“诗仙终于又出仙句了!”数名参军事为这诗惊艳的目瞪口呆。</p>
可秦琅却根本无心要秀这些,他一踢马腹,催马奔驰起来。</p>
“不破楼兰终不还!”无数将士也策马紧随其后。</p>
高甄生和席君马二将在前开路,秦琅与张士贵等紧随其后。</p>
最后十里,已经不需要再躲躲藏藏了。</p>
“举火!”</p>
无数火把打起,温泉河谷里瞬间升起一条火龙,蜿蜒向前。</p>
火龙在河谷间疾速前进。</p>
隆隆的马蹄声在河谷间回荡,声若雷霆。</p>
正熟睡中的东大滩吐谷浑军,被这声音惊响。</p>
“这是什么声音,山崩了吗?”</p>
河曲之地,山多树少,经常发生山崩和泥石流,那些吐谷浑人还以为是山崩了。</p>
当他们仓惶爬起来,却看到一条火龙正猛扑而来。</p>
席君买带着他的一千骑,最先扑过来。</p>
浮桥就在伏允营地的最东侧,所谓营地,其实既没有栅栏,也没有拒马,只是伏允从野马滩败退后,撤到东大滩上休整。</p>
在这片长达十余里,宽达数里的巨大滩地草原上胡乱的扎下了无数帐篷,容下了十几万败兵。</p>
十几万人,几乎把整个东大滩都给占满了,这里一堆,那里一群的。</p>
浮桥南岸,反倒没多少人扎营,或许是嫌这路口吵,大多都让开了这里。</p>
席君买一个疾冲,吐谷浑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成功的砍翻了南岸的一支巡哨,成功的纵马踏上了浮桥。</p>
战马踩着浮桥一路奔到北岸,又是一通箭射刀砍,把还在懵逼中的北岸巡哨也给砍倒了。</p>
高甄生的两千骑紧随其后冲到,五百人守住浮桥南岸,他带一千五百人冲过浮桥,留五百人守上滩路口,然后他带一千人,守在了浮桥北岸通往天柱王营地的路上。</p>
“除非死绝,不放一个人过来!”高甄生吼道。</p>
南岸,秦琅率领五千骑,分为三部,段志玄统领两千骑为左翼,张士贵统两千骑为右翼,秦琅统领千骑为中军,犹如三支利箭,狠狠的射进了伏允的东大滩营地。</p>
他们犹如火龙喷出的三股火焰,猛的席卷向前!</p>
</p>sxbiquge/read/4/4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