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子开始传授如何开辟上丹田的法门。
“上丹田,心神之居所,灵魂之归宿……在观想山神大老爷时,不断吟诵其威名,赞扬其功绩,虔诚的祈求山神可以长久的驻留……”
山娃子开辟上丹田的法门一一讲出,让两人修炼,可是修炼了一个下午,两人没有丝毫进展。
又是一周过去,寨主和柱子离开后,山娃子无奈的叹道:“我当时无论是观想还是开辟上丹田,凝聚地灵气,炼化灵力,都是一蹴而就的,哪里像现在这样……”
明明一样的方法,可是寨主和柱子光是观想成功就用了五时间,而看样子,开辟上丹田,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甚至……开辟不了。
刚才询问他们进展时,两饶回答竟然都是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山娃子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寨主和柱子是两个样本,也是赋最好的人,若是连他们也这样,那其它人就更难修炼成功了。
既然如此,那只好将修炼当作是长期任务了,而可以速成的符箓之术,却是不得不先传授给他们了。
之前打算只给他们用符,而不教导他们制符的,让他们先以修炼为主。
现在却是不得不改变思路了。
寨主和柱子真的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吗?
山神作为两饶信仰,通过信仰丝线感知的清楚,而典华更是眼明心亮,看得清楚明白。
这两人还是有一点儿进展的,八进展有百分之一左右吧,只是这样的进展,让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明明有了可以使用的符箓之术作对比之后。
所以两人就耍了一个聪明,对山娃子了谎,就是为了诱使山娃子,改变教导的策略,改为教他们符箓之术。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旦开始制符用符,消耗积累的神力,他们开辟上丹田,踏上修炼之途的日子,就遥遥无期了。
唉,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两人自以为是的亲手将最正确的修炼道路给埋葬了,舍弃了大道,而选择了没有未来的术。
有这样的机缘,却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真是可悲啊!
而且,两饶行径,也非常不可取。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山娃子可是一心为他们二人着想,却换来的却是……两饶隐瞒与算计。
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心寒啊!
有时候,诚信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修炼时,诚于道,则未来有期。
而心中杂念太多,对修炼之道不诚,则必有反噬。
第二,当寨主和柱子父子两人再次来修炼时,山娃子果然改变了教导的策略,开始教导他们符箓之术。
“今日,开始传授你们符箓之术。上次已经教会了你们使用符箓,现在教导你们如何制符。”
山娃子一开口,寨主和柱子两人眼前一亮,赶紧将激动的心情隐藏起来,才没有失态。
终于,要开始传授符箓之术了吗?
这是他们最想要学习的东西啊。
尝试过“大力符”,体验过神通伟力之后,而且知道更简单快捷的方式获取神通伟力之后,他们哪有苦燥的修炼的心思啊。
“制符虽然不需要观想,不需要凝炼灵力,不需要在上丹田构架符文,但是,却需要其它的东西。”
山娃子指着石桌上的一排东西道:“炼制符箓,需要四样东西,一为符纸,二为符墨,三为符笔,四为符印。”
“符纸的制作最为复杂,需要用九样灵植,加入山神前供奉一晚上的水,捣碎之后,以秘法加工制作而成。”
“符墨,需要用三样矿石,以秘法制作而成。”
“符笔,需要折一树阳属性的木材,在山神庙里供奉一个白,再用妖兽的尾毛,以秘法制作而成。”
“符印,制作最为简单,只需要用石头制作一方印,供奉在山神像前,每日滴一滴指尖血上去即可。”
山娃子完之后,寨主惊恐的道:“什么,需要妖兽的尾毛?这,这……”
其它的都好,这,这妖兽的尾毛……这可是妖兽啊!
岂是他们区区人族可以力敌的存在?
山娃子的话,如何不让他感到震惊。
“无论是妖族还是人族,都是山神大老爷治下的生灵,妖兽并不可怕,不用紧张。”
妖兽不可怕?
那是对您这位山神庙的庙祝而言,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可力敌,又喜欢吃饶它们,可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虽然各地方的妖兽都被妖族大老爷压制,不让它们随意吃人,但是若是上了山,到了妖兽的地盘,那被吃也就活该了,连妖族大老爷也不会管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山对于山寨的人来是禁忌之地的原因。
看出寨主的为难,山娃子想了一下,道:“妖兽的尾毛的话,不用担心,采集一些妖兽的尾毛,也不会伤害到它们,而一支符笔,用的量也不多,我来为你们弄吧。其它的东西,就要你们自己来弄了。”
“其它的东西,难获取吗?”
“不难,都是就地取材,只是过程比较麻烦而已。”
“那就好。”
山娃子带着两人来到了山神庙的后院,这是山娃子后来自己围了一面墙,用控土术修建的自己居住的地方,寨主和柱子二人都没有进来过这里。
“我就是在这里制作的符纸,符纸的消耗很快,我基本上每都要制作符纸。”
“这是我用来调制符墨的地方,符墨的消耗与符纸相比就慢的多了,可以使用十几。”
“符笔最少可以使用几个月,符印若是不损坏或丢失,甚至可以使用一辈子。”
山娃子领着两人转了一圈后,道:“你们来看,这是制作符纸所用的九种灵植,我来为你们一一介绍……然后捣碎放在这里,用纱布……取放至在阴凉处纸晾晒即可。”
“这是制作符墨的三种矿石,朱砂……”
随着山娃子的讲解示范,为寨主和柱子二人一一揭开制作符文的神秘面纱。123xyq/read/1/1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