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注定不能得到实现

郭承志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不对的事情,那就要改。</p>

他不曾考虑过在政治体制上做一些变更,是多么大的工程,会产生多么大的牵扯。</p>

乃至于为此支出的钱财又是多少。</p>

“见死不救只是一件事情,具体,且光明正大,众目睽睽之下,好规定,好限制,好执行。”</p>

郭鹏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郭承志,缓缓开口。</p>

“但是官员之间的事情,本也不是光明正大众目睽睽之下,更不具体,牵扯甚多,一旦规定下去,必将引起官吏大范围的恐惧、忧虑,他们会抵触,会想方设法回避此事。</p>

这也会激化同僚之间的矛盾,无穷无尽的相互扯皮,推卸责任,互相指责,只会带来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极大提升朝廷在这方面的钱货、精力的支出。”</p>

诸葛亮低下头,不言不语,显然对此深有感触。</p>

这样的事情,难道能指望地方官员自己纠正自己解决吗?</p>

还是官官相护的可能性更大一点。</p>

到时候还要朝廷派人去解决,那么就会极大的增加行政成本,朝廷会不堪重负。</p>

毕竟这也不是一封邮件一个电话就能了解地方局势的时代,什么都要派人去看,派人去要车马,要时间,要旅费,这些都是支出。</p>

贸然增加一些律法、规定,看起来简单,只是白纸黑字,其实里头都是钱。</p>

没有健康的财政,玩不起中央集权。</p>

魏帝国的财政目前来看还是充裕的、健康的。</p>

郭鹏把税收抓的死死,还不断的开源,国库充裕,内库饱满,看起来是非常兴盛,但是谁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p>

行政成本必须要压制,必须要控制,否则那么大的国土,迟早会把朝廷财政给拖垮了。</p>

郭魏帝国强势的中央集权已经让帝国的行政成本十分高昂,继续增加,就很危险了。</p>

郭鹏在延德十三年退位之前审视帝国财政支出的时候,发现用于官员薪俸支出和官员外出公干的公务费用已然成为了帝国财政支出的大头。</p>

直追军费。</p>

这是中央集权贯彻落实的情况下不得不付出的代价。</p>

这期间也不知道有多少滥用公帑的事情,所以郭鹏把增强税务部门这件事情留给郭瑾去做,把税务部门打造为强力部门,紧抓税收不放松。</p>

否则这种程度的中央集权维持不了几代人,最多三代,朝廷财政不堪重负,中央集权就将衰落下去。</p>

为了侵夺地方权力、贯彻中央意志,中央官吏的数量必须有所保障。</p>

必须要保证人数足够,才能随时外派地方办事,监督地方、打压地方。</p>

魏帝国的中央官吏数量远超秦汉,其中吏员规模更是庞大,远超先汉后汉两汉相加,大量中央吏员散步天下,奔波劳碌,为魏帝国的中央集权立下汗马功劳。</p>

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朝廷天文数字一般的薪俸、福利支出。</p>

早期创业时,由于官吏数量少,郭鹏还能给官吏比较不错的待遇,发一些福利等等。</p>

可是等到郭魏政权的官吏人数越来越多,吃皇粮的人数不断膨胀的时候,郭鹏就发觉财政上有点力不从心了。</p>

这倒不是说浪费公帑的情况多严重,而是本身客观存在的人数就是那么多,就算完全廉洁,一点公帑都不浪费,也轻松不到哪儿去。</p>

于是在延德四年五年之间,他顺应中央集权的潮流,顺手略微增加了一点中央官吏的福利,然后又顺手削减了地方官吏的福利。</p>

他对州级、郡级大部分官吏的福利进行缩减。</p>

采取不动上层不动底层,专门逮着中间层往死里怼的方式,削减官员薪俸支出,尤其是州级官吏的薪俸福利。</p>

这是有道理的。</p>

中央官吏是魏帝国中央集权的基本盘,削减他们的福利,打击面太广,也容易直接对中央朝廷造成威胁、冲击,他们的抗议会更加直接的带来压力,所以不能轻动。</p>

地方基层,县乡村三级的小官小吏,他们是直接负责办事的办事人员,是承接中央意志贯彻落实的直接责任者。</p>

削减他们的福利,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降低地方行政效率,也容易造成更大规模的腐败。</p>

中间层级的官僚们,郡级和州级官吏,他们的数量挺多,福利挺好,但是由于被中央部门侵夺权力,所以做的事情反而不多。</p>

对于一些胸无大志只想混吃等死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妙。</p>

可是对于帝国财政而言,花那么多钱养一个闲人,有意思吗?</p>

削减他们的福利,对于帝国行政局面来说影响相对最小,不会影响行政大局。</p>

也容易促使他们发现混吃等死不是长久之道,刺激他们,让他们知道不能当咸鱼,必须往上走,从而刺激这一层级的阶层流动,让这一层级始终无法稳定下来。</p>

而他们的抗议和反对对帝国的威胁和压力也是最小的。</p>

因为平时就不怎么负责,抗议起来那也是相对的软弱无力,好欺负。</p>

所以郭鹏暗中下手削减州级和郡级大部分被侵夺职权的官吏的福利,只有少数特殊群体如警察群体没有被削减福利,着实给帝国节省了一笔开支。</p>

他们当然不满,但是无可奈何,只能走一条路——削尖了脑袋表现自己,往中央挤。</p>

一般而言,一个帝国的财政支出有三大用途——养兵维稳、养官行政还有养皇家。</p>

这其中,只有养官的费用可以稍微马虎一点,其他两项是万万不能动的。</p>

若要对官员维持高压力,就要付出巨大的行政成本,变相的加大养官支出,这种成本对于一个帝国而言,是十分沉重且并不十分需要的。</p>

在大兴土木兴修水利、道路工程的当下,在力主发展经济建设当地的当下,魏帝国的财政支出已经接近饱和的状态,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动都要小心翼翼的判断、计算。</p>

更别说郭瑾还要把自己的几个弟弟送去海外,并且持续数年不间断地给他们输血,帮他们站稳脚跟创立基业。</p>

一旦推行这样的官员考核计划,就必然会无限度提升行政成本,一下子让国库不堪重负。</p>

办成这件事情,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实则会让帝国的财政不堪重负,维持不了太久这样的局面,就算有日本的白银和黄金输入,也是一样。</p>

帝国办不到。</p>

所以郭承志的想法注定不能得到实现。</p>

当家难,当一个大家更难,郭承志现在不明白,以后当了皇帝就会明白捉襟见肘的苦楚了,别看皇帝富有四海,真要办起事来,多少钱都不够用。</p>

于是郭鹏拍了拍他的肩膀。</p>

“现在你会觉得办一件事情很简单,且只能看到好的结果,等将来你再看,你就会发现这里头全是问题,承志,治理国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你还要多学习。”</p>

郭承志有些失落。</p>

他没能解决问题,没能为郭鹏分忧,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学习还是不到位。</p>

可是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无论怎么学习都是无法解决掉的。</p>

成熟的从政者,比如郭某人和诸葛亮都很清楚这种事情是难以解决的,提出来归提出来,是否要解决是另外的事情。</p>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解决这种问题的难度所在,他这样说,是在向郭鹏表示,他已经充分领会到了执政这件事情的根本。</p>

他是一个成熟的从政者了。</p>

他不再稚嫩了。</p>

郭鹏很高兴,虽然他无法解决官僚,但是他得到了一个成熟的诸葛亮,这个诸葛亮将会给魏帝国带来极其重要的帮助。</p>

“孔明,你成长了。”</p>

“全赖太上皇的信任和期待。”</p>

“这是你自己的优秀所致,与我的关系并不大,你自己可以成长到这个地步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所以,你在北庭都护府还有什么没有办完的事情要交代吗?”</p>

诸葛亮的心脏开始了加速跳动。</p>

“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需要交代。”</p>

“可以,我会派人回去传递消息给皇帝,然后给你安排一个继任者,你与他做好职位交接,然后你就可以回洛阳了,皇帝身边,需要你的存在,孔明,不要忘记我对你的期待。”</p>

郭鹏走到诸葛亮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p>

诸葛亮愣了片刻,然后整顿自己的仪表,端正自己的衣冠,极为认真严肃的向郭鹏行君臣之礼。</p>

“臣,诸葛亮,永不敢忘。”</p>

其他人说这话,或许是场面话,敷衍的态度居多。</p>

诸葛亮说这句话,是他真的想要说这句话,既然他说出了口,他就会真的照着做。</p>

于是郭鹏笑了,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p>

“朝廷那么多部门,你觉得你自己最适合什么部门?”</p>

“这……”</p>

诸葛亮觉得郭鹏未免对他过于优待了,这种事情难倒也是能看着他的心思去选择的吗?</p>

“太上皇,臣以为,什么地方有空缺,臣就往什么地方去,中央官署的职位之紧俏,臣也是有所耳闻,不敢劳烦太上皇为臣破例。”</p>

诸葛亮十分谦虚、谨慎。</p>sxbiquge/read/42/42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