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九,子夜。</p>
周冲提着巨大的考箱,对王渊说:“二哥,东西都收拾好了,你再检查一遍。”</p>
王渊蹲在考箱前慢慢翻看,两支毛笔、两个砚台、三根墨条、干粮、饮水、蜡烛、火折子……一应俱全。此外,还有油布和毯子,捆扎好了不用放进考箱。</p>
“嘎!”</p>
院中的几扇房门,陆陆续续被推开。</p>
书童们打着火把,生员们互相抱拳祝福:“今科必中!”</p>
金罍虽然没有说话,但还是朝其他人抱拳回礼。</p>
外边院子的生员们也准备好了,又是一阵祝福声,众人陆续来到街上。</p>
青云街人流如织,到处都是火把的亮光,不时传来嬉笑声。偶尔一声惊呼,却是忘了带准考证,飞跑着回住处去拿。</p>
即便是租贡院附近的房子,凌晨一点也得收拾好。如果住在更远的客店,那头天晚上就要准备出门。</p>
不到四更天,大约凌晨两点半,诸生汇聚于龙门前。</p>
官府已经准备好长牌灯,每盏灯都写着地名。例如王渊几个,全都聚在“贵州宣慰司”的牌灯前——如果换成江南之地,那得以县为单位排队,因为每个县的考生都很多。</p>
田秋跟王渊抱拳告辞,跑去“贵州思南府”的牌灯前排队,他那队伍只排了十多个人。</p>
王渊仔细观察整个贵州的队伍,发现竟有将近四百人应考,可能是被今年增加的两个举人名额给刺激到了。</p>
如果按照朝廷三十取一的标准,贵州的满员应考人数应该有六百三十人。多了不能报名,各省提学官在科试之后,就要根据成绩确定名单,应考人数不能超过该省名额乘以三十。</p>
贡院有好几道门,贵州士子全在西门聚集,由监试官进行点名——中门最受重视,由监临官亲自点名。</p>
“贵州宣慰司学生员王渊!”</p>
王渊听到自己的名字,提着考箱快步过去。</p>
一个监试官仔细对比王渊的相貌特征,另一个监试官搜查王渊的考箱,最后还有一个监试官给他搜身。</p>
检查完毕,监试官对王渊说:“去领卷,等着依号入场。”</p>
王渊领到答卷和草稿纸,便站在里头等着。</p>
李应早就进来了,笑道:“希望别挨着屎号,哈哈。”</p>
屎号就是专门用来拉屎撒尿的房间,每个考棚都有一两间。</p>
明代还好,一场只考一天,屎尿多不到哪里去。清代一场考三天,期间都要在考棚里吃喝拉撒,屎号的臭味之大可想而知。</p>
等待片刻,终于轮到王渊入场,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p>
天可怜见,距离屎号隔着四五个考位,好歹影响不是太大。</p>
考场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有些省份财大气粗,直接用青石板铺就。云南这边有些糟糕,全部是被夯实的泥巴地面。由于贡院三年未开,草长得比人还高,需要提前一两个月进行清理,王渊座位下方就残留了一些草杆子。</p>
广场上有很多号筒,每个号筒长约十丈,就像是关牲畜的竹木笼子。号筒被隔成无数个号舍(考房),大小跟治安岗亭差不多,但非常低矮,王渊只能弯着腰进去。</p>
王渊一入号舍,便立即有个士兵过来,这种士兵名曰“号军”。</p>
一个号军看守一个考生,以防止有人作弊,但他们只能站在号舍外,不能进屋打扰考生答题。</p>
王渊猫着腰站起来,清理自己号舍的蜘蛛网、灰尘之类的异物。接着又拿出榔头、钉子和油布,把整个号舍都用油布遮好,可防止风吹日晒雨淋。</p>
油布没钉牢靠的,那就得担心意外了——淋雨暂且不提,如果遇到大风,直接把你写好的答卷给吹飞,到时候你哭都哭不出来。</p>
钉油布,这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便是巨婴才子金罍都很熟练。</p>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已经是五更天了(约凌晨五点)。</p>
“咚……咚!咚!咚!咚!”</p>
一慢四快五声响,这是外边在打更。更夫甚至还喊出避鬼驱魂的口号:“有冤报冤,有仇报仇!”</p>
本来折腾大半夜,考生们还想打盹儿,听到这喊声啥睡意都没啦。</p>
王渊比较心大,裹着毯子,直接趴桌上睡着。</p>
但睡下不到一刻钟,站在外边的号军就敲打号舍,提醒道:“相公起来,题目纸来了!”</p>
历史上,由于科举作弊现象严重,嘉靖朝进行了许多改革。比如乡试题目,必须在考试当天,由主考官与监临官临时翻书决定,而且准许给考生出胡乱截搭的怪题。</p>
但现在还是正德年间,乡试没那么多规矩,考试题目提前两三天就出了,而且不准出扰乱经义截搭题——这种题目,顶多能在考生员的时候出。</p>
此时天光微亮,王渊点起蜡烛,一边研墨一边看题。</p>
明代乡试的强度非常高,一天考一场,第一场要作七篇八股文,其中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而且必须在黄昏时刻交卷。也即是说,真正的答题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七篇八股文够考生忙活的。</p>
清代就要时间宽裕得多,考试内容变化不大,却有三天两夜时间答题,磨洋工也能生生的磨出来。</p>
把七道题目大略扫了一遍,王渊闭眼构思第一题。</p>
等到天色透亮,王渊便吹掉蜡烛,开始在草稿纸上拟作。乡试没有人来戳印,可以自由调配时间,只在黄昏前交卷即可。</p>
第一题,取自《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p>
这个主考官出题很刁钻啊,讨论的是“神圣”二字,就连朱熹批注都没有讲清楚。</p>
朱熹只是引用张载和程颐,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大意为:“大可以做到,化很难做到。大而化之是说,一个人的伟大,已经融入方方面面,你甚至都看不到他的伟大,这就是圣人。至于神,不是圣人之上还有神人,而是圣人已经做到极致,凡人连想象都无法想象。”</p>
如果联系《孟子》上下文,可以从“学而致之”的角度阐述,但想将八股写得精彩,必须联系《中庸》的“惟天下至诚为能化”。</p>
大部分的考生,此时都已经提笔,但基本上只局限于《孟子·尽心下》,很难去联想《中庸》的相关内容。</p>
王渊笑了笑,很快破题:“大贤着圣神所由名,以示致学之极功也。”</p>
他也从“学而致之”破题,接着又用“理”来承题:“夫大而至于圣神,皆一理之充极。”再开始起讲:“然非学,何以驯致之哉?”</p>
精彩之处,在于“中股”之后,直接转到《中庸》,阐述惟至诚者方能致圣神,全篇收尾总结即“学以诚”,并回到《孟子·尽心下》,将学、诚、仁、智、善、理与大而化圣、神不可知完美结合起来。</p>
王渊好歹跟着王阳明学了一年多,不自觉融入“知行合一”思想,但体现得并不突兀,也没有违背朱熹的批注。</p>
</p>sxbiquge/read/4/4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