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行啊,孙传庭

汤国祚愈是恼火失态,孙传庭便越是冷静沉稳。</p>

倒是蔡厚,这会儿换上了一副看戏的神色,也没有帮汤国祚说话的意思,谁叫他无信义在先?</p>

汤国祚似乎想到了什么,沉默片刻,然后转身向门外疾行,自以为不会有人胆敢拦他,殊不料,还真被一名身材高大的将官阻拦。</p>

“你是何人,竟敢拦我?”</p>

他抬起头,发觉好像被一座小山挡住。</p>

“秦军千总,牛成虎。”牛成虎咧嘴一笑,“不过托孙兵备的福,陛下现已加了我杭州守备的官身。”</p>

“小小的守备,本候在金陵,随便动动脚,能踩死一大片,让开!”汤国祚显然不将眼前这千总衔、守备官的牛成虎放在眼里。</p>

诚然,汤氏有一名杰出的先祖,作为开国大将一系,他们的确有高傲的资本,可作为汤氏后人中最毫无作为的一个,汤国祚却早已将这个资本败坏的一干二净。</p>

孙传庭没有说话,只是向牛成虎投了个眼神。</p>

后者见了,不动如山,道:</p>

“侯爷恕罪了,我们兵备,还与各位有话要说。”</p>

汤国祚面色逐渐阴沉下去,在众人眼中,只觉自己颜面无光,恨不能赶紧离去,然后寻机报复。</p>

他眯起眼睛,冷冷问:</p>

“你让开不让开?”</p>

牛成虎没有说话,仍旧站在那里,很快又接到了孙传庭一个眼色,意思是叫他无论如何,不要擅动一步。</p>

平日里,孙传庭在军中的严格,塑造了秦军上下将校有令必遵的信条。</p>

牛成虎闻言,明知对方是朝廷的灵璧候,也还是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没有说出一句话。</p>

“噌——!”</p>

伴随着一道寒光,汤国祚毫不犹豫地抽出佩刀,道:</p>

“我今日就算当场砍了你,朝廷也不会拿我怎么样,就算被皇上惩戒,性命无虞,还是能吃喝玩乐!”</p>

言至于此,他将佩刀缓缓架在牛成虎脖颈之上,冷冷问:</p>

“本候最后再告诉你一遍,滚!”</p>

牛成虎轻蔑地看了一眼,汤国祚手上从未见过血的精钢佩刀,然后闭上眼,挺起脖子,一声不吭。</p>

汤国祚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然后浑身激烈的颤抖,就连手上刀也差点握不住,断断续续吼道:</p>

“你、你当真不怕我砍了你?!”</p>

这时,牛成虎说话了:</p>

“为将者若惧死,何敢统兵!”</p>

“你、你,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汤国祚一股气上来,脑子直接短路,将佩刀挥至半空中,落下。</p>

众人屏息凝神,连孙传庭与蔡厚都是面色不动,心跳加剧。</p>

莫非,这汤国祚真的敢就这样砍死一名皇帝明旨任命的杭州守备?…这也太不知死活了吧!</p>

猝然间,在刀即将触碰到牛成虎脖颈的前一刻,汤国祚猛然收劲,手中佩刀锵然落地,脸色惨白。</p>

他汗如雨下,惶然后退两步,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p>

孙传庭在心中松了口气,望着志气全无,形如丧家之犬的这位灵璧候,淡淡吩咐道:</p>

“此番杭州动兵的军费,劳二位多出些了。”</p>

连侯爷都认了怂,蔡厚自然毫无抵抗之意,忙不迭点头,在孙传庭的默许之下,带着管家向账房处狼狈而走。</p>

良久,汤国祚抬起头,喘息道:</p>

“你算准了我不忍动刀杀那牛成虎?”</p>

闻言,孙传庭正要戳破他最后一丝尊严,想了想,却又临时改口,静静点头,道:</p>

“侯爷在金陵没做什么好事,今日一经试探,心肠还算不错。此番出资平叛,我定当禀明圣上,说你是自愿相助。”</p>

汤国祚先是一愣,旋即冷笑:</p>

“你会有这么好心?”</p>

孙传庭长吁一声,道:</p>

“并非是我孙传庭好心,只是给汤帅留些颜面罢了。”</p>

“孙传庭,你行、你真行,我服了!”汤国祚哈哈狂笑几声,站起身来,将佩刀收回鞘内,大喝道:</p>

“来人,传本侯爷的话,金陵汤氏,愿出资二百万两,以助朝廷平乱!”</p>

言罢,他又眯起眼睛,看向一直淡定的孙传庭,颇有嘲讽意味地问道:</p>

“孙抚台,我这样做,可还行?”</p>

孙传庭冷哼一声,只从鼻腔中轻轻“嗯”出一声。</p>

牛成虎见了,赶紧大手一挥,随即,周围严阵以待多时的秦军将校们,让出了一条道路。</p>

走到蔡府门前,一名随身前来的勋戚子弟见到蔡府中人正抬着一个个大木箱子,去交给孙传庭的秦军。</p>

只见这人阴鸷一笑,上前询问:</p>

“侯爷,既已出了湖心亭,要不要小的将去传话的人追回来?”</p>

“当然要追回来!”汤国祚先是毫不犹豫地说完,紧跟着觉得不舒服,将那勋戚子弟拽回来,道:</p>

“算了!”</p>

“区区二百万两,小爷还不心疼,这大灾之年,朝廷各处赈灾荡乱的,就当是资助皇上一回。”</p>

勋戚子弟一愣,本来是来谄媚献计的他,明显没料到这位爷会做出这样不符自己性格的事儿来。</p>

旋即,又问:</p>

“那要是孙传庭再来要呢?”</p>

“他还敢再来?”汤国祚怪叫一声,冷笑不止,边走边道:</p>

“这次是在杭州府,卖皇上个面子,下次孙传庭要是还敢来金陵要军费,小爷不打断了他的腿,就不当这个灵璧候了!”</p>

“真当小爷的钱财,都是从百姓手里抢的?”</p>

汤国祚一行勋戚骂骂咧咧走远,却没有注意,在街角处转出一名面无表情的人,听见了全部的谈话内容。</p>

这人目送汤国祚等人消失在视野中,直接转身离开,经过一个市集,两条街道,走进一个其貌不扬的小院子,警惕的关上了门。</p>

关门之前,还四处望了望有没有人跟踪。</p>

进门之后,院中正有四名穿着与农夫类似的人,虽然穿着粗布衣裳,却是个个面露精光,手有厚茧。</p>

他半跪在地上,道:</p>

“较事,汤国祚他们说了这些……”</p>

他一面说,一面有小校在旁一字不落的记录,那五人中唯一有较事府“编制”的较事,将纸拿在手上,静静看完,沉声道:</p>

“可有假话,若敢有假,转正不成,身首异处!”</p>

天启二年初,朱由校在厂卫之外,秘密成立较事府,选拔极为严苛,分为正式较事及校尉。</p>

无论较事还是校尉,都必须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死士,而且还得毫无后顾之忧,即必须是孤儿。</p>

一旦被人发现,自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p>

至今为止,较事府在编较事共五百零三人,其中八人,因情报查缉出色,于最近一月转入正式编制。</p>

每一名正式编制的较事,都要经过至少一月的严格监视,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才会被召入较事府,为天启皇帝出力。</p>

闻言,那小校浑身一颤,伏地道:“小的这条命都是皇上救回来的,怎敢有假。”</p>

“好,速将此事飞鸽传至京师,禀告陛下。”较事说完,一直未见表情的脸上露出微笑,道:“</p>

“此次过后,我会上报,将你转为正式较事。”</p>

闻言,小校激动异常,连连说道:</p>

“谢、谢谢!”</p>

看见他的样子,那较事似乎很满意,没有再继续说话,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诡异笑容。</p>

</p>sxbiquge/read/0/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