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 第三百三十八章 谢幕演出(3/5)

(大家有什么彩蛋可以投稿,我现在知道怎么玩了)

本来没什么的。

现在这个阶段,黑《三枪》那叫政治正确!

芒果台的《零点锋云》,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等多家卫视都在自己的节目中痛批《三枪》。

就是变着花的骂《三枪》——为《十月围城》上映营造好的舆论环境…

‘是对智商的侮辱!’、‘张一某低俗审美…’‘红配绿,赛狗屁,一次名正言顺的抢钱行为!’,当然最狠的还是洪簧的那句‘张一某早已成了一个商人,没有了人品,拿一个拼凑的小品来考验观众的智力,太多的台词都是春晚用过的,毫无诚意,这个片子太下贱了。’

但也都是些影评人、名人怼两句,像沈梦溪这样的还是第一次…

这下,沈梦溪出名了…

第二天的路演,一堆记者提问。

“我解释一下,我说的是张一某导演不应该像市场妥协…现在的市场这么好,早就不是几年前需要大片才能让观众买票的时代了!”

“赚钱?没必要吧,我不知道他跟新画面签的合约是什么,但在我看来,他这样咖位的导演,基础导演片酬应该在1000万以上,一千万,也算不烧钱了,没有必要为了钱出卖自己的名声!”

“…1000万还叫很多?张一某的电影可以卖到全世界的!他这个咖位放在好莱坞,也是3000万美元起步!”

“那是张卫平不行,根本不懂运作电影!”

好不容易才摆脱记者的纠缠,沈梦溪坐在后车座,感慨了一声:“幸亏现在有微博,可以随便澄清自己说的话!”

“…昨天,《那些年》的单日票房反超了《三枪》,拿下1700万…”

“这是好事啊,说明观众还是愿意支持好电影的!”

“《三枪》也破亿了…”

沈梦溪看了眼郭晓峰:“你想说什么?”

“张卫平刚刚接受采访的时候炮轰你…”

“我?他能骂我什么?”

“他说你羡慕嫉妒恨!”

“…卧槽。”

接过报纸,沈梦溪看了一眼,果然是张卫平回应《三枪》遭恶评:都是羡慕、嫉妒、恨…

‘所谓的文化精英,他们没有权利来强加给一某这些东西,一某非常反感这个,他和我说过,作为导演,有自己想拍什么题材的自由,希望自己活得很自由,更不希望某些所谓的文化精英来打扮他。我也能理解那么多质疑,电影圈里的人,他们看一某的电影永远是五个字:羡慕、嫉妒、恨。你看,我从来不跟电影圈里的人打交道。’

沈梦溪乐了:“这家伙还上网?知道这么个词!”

“…你要不要回应一下?”

“这有什么好回应的?我确实嫉妒他手里有张一某…”

“你再往下看看…”

沈梦溪接着往下看,又是张卫平的话‘对“三枪”的负面评价是造假和掺水,是媒体和专家强行代表民意的结果,中影安排《2012》《第九区》两部进口片上映就是打压《三枪》!’

“要不要脸?还打压《三枪》?《2012》比《三枪》早上映一个月,《第九区》也不是分账大片…真要说打压,那也是《花木兰》叫苦!”

“还有呢,接着看!”

还有?

果然还有‘《那些年》就是一部骗小孩的玩意,沈梦溪是个小孩,他不懂电影!’

草…

上一个这么说沈梦溪的是王佳卫,然后沈梦溪拍了《海边的曼彻斯特》成功打脸…

沈梦溪脸黑了,认真对郭晓峰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联系到张一某,就说我们梦溪公司想跟你合作,签字费不设上限!”

“…啊?挖他?这怎么挖?”

“张卫平是个商人,他不懂艺术的,《黄金甲》用周杰轮,估计阿某导演就已经很不满了,这次《三枪》用赵家班,估计他也不满…事不过三,再来几次,我估计就该翻脸了!”

“不要大张旗鼓的联系,免的打草惊蛇…”

……

17号,柳亦非接受专访,聊到《那些年》,记者问她:沈佳宜没有选择沈梦溪,从女生角度来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也不是说沈佳宜没有选择梦溪,只是在该告白的时候错过时机,又因一场吵架分开,双方都因为太年轻而不知如何放下姿态讲和。这和现实生活很相似,也是很多观众表示有共鸣的原因!”

提到了张卫平,她的回答有理有据:“如果一部电影上映后,被全民抵制,我觉得制片方和导演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认为负面评价就是被操控的,这种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态度相当蛮横。”

话说《那些年》上映后,除了电影本身全民热议,沈佳宜的名号叫响了。

营销团队很不要脸的给她安了个‘国民初恋’的名号…

大众接受程度也还可以。

转型还算成功…

演技也没怎么诟病,当然,也没怎么夸奖…

“其实,今年贺岁档我们本身准备上《无人区》,《那些年》定档圣诞…”

“片酬,我的片酬应该是最高的,制片方都是按照市场价给的钱…”

“不太方便透露,但我可以说梦溪的演员片酬是三万块,大部分都被他用来请喝饮料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演戏,所以,经常会NG,剧组重拍,演员陪他重新排戏,他很愧疚,于是定了一个NG一次请全剧组喝饮料的方式…”

“他很厉害的,我们拍第三天,他基本上就能一遍过了!”

“作为演员,我觉得他外形条件、声音条件包括演技都很不错,但他好像不太习惯做演员…”

听到这,记者忍不住打断她:“你的意思是他以后不会继续演戏?”

“…他好像没这个打算。”

好,等的就是这个!

……

此时是17号,《那些年》上映九天,票房1.5亿…

微博,不是应该说全网都在流传一条消息‘柳亦非说沈梦溪不想做演员!’

还有沈梦溪自己的解释:“《那些年》,最开始我是不想接的…不是打广告,是真的不想接,但后来实在找不到适合演我的演员,我就自己上了!”

“我的性格不适合做演员,我要做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办法做到为了一个角色体验生活之类的,没有办法全身心进入一个角色,这对演员来说,是致命的,一个合格的演员必须要有信念感,这些东西,我都办不到!”

“《那些年》应该是我第一次演男主角,也是最后一次,喜欢我的影迷朋友也不用担心,以后,我可能会在喜欢的作品里打个酱油,客串一下路人之类的!”

“最后,《那些年》真的很不错!”

声势迅速盖过了张卫平炮轰事件…

很多网友留言:

‘我觉得你演的不错啊,为什么不接着演戏呢?’

‘划重点,‘我要做的东西太多了’,意思就是做演员没意思…’

‘也对,毕竟手里有梦溪公司这么大的资产,做演员玩票而已!’

别说,这玩意对《那些年》维持热度很重要…

之后的几天,沈梦溪各种场合回应这个问题…

《十月围城》都懵逼了…

怎么没人讨论我们?

我们今天上映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