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八十三章 瓮中捉鳖

赵旭还记得刚刚应征虎贲军的时候,那时他是那么的青涩,连杀鸡都不敢。</p>

这才过了不到一年,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老兵。</p>

记得有人跟他说过在战场之上一点不能怂,谁怂死的就是谁。</p>

赵旭深以为然。两军交战,除却绝对实力外拼的就是一口气。</p>

这个气便是胆气。</p>

胆气不足,则气势被全面压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p>

你向后退了一步,敌人就会前进一步。</p>

一来一回损失不可估量。</p>

所以哪怕浑身是血,哪怕周身是伤,只要主将没有下达撤兵的命令赵旭都不会后退一步。</p>

“杀!”</p>

赵旭怒吼一声,挥刀朝一名清兵的脖子砍去。</p>

从对方的眼中他已经看出了忌惮恐惧,这种时候进攻收益是最大的。</p>

赵旭此刀灌足了气力,那清兵想要举刀去挡,但如何挡得住。</p>

须臾之间他手中的横刀便被击飞,赵旭的腰刀顺势抹过了他的脖子。</p>

只是因为这一记格挡,原本能够直接斩下首级的,现在却只划开了一个大口子。</p>

那清兵不可置信的盯着赵旭,双手拼命堵住伤口,想要把血止住。</p>

只是这自然是徒劳的。鲜血涓涓从伤口中涌出,不时还冒出一两个气泡。</p>

很快那清兵便身子一软倒在地上,像没了水的河鱼一样不停的抽搐扑腾。</p>

赵旭厌恶的看了一眼,上前补了一刀。</p>

那清兵立时身子一软没了动静。</p>

经过一场接一场的战斗,如今赵旭的作战经验可谓十分丰富。</p>

他知道人最薄弱的位置在哪里,也知道如何能够快速的杀死一名敌人。</p>

稳准狠,毫不拖泥带水。</p>

“旭子哥小心!”</p>

便在这时赵旭听到了李石头的疾呼,他连忙侧身闪开,只见一名清兵挥刀从他身后砍来。</p>

还好他躲避的及时,要不然这一刀被砍实,即便不死也得重伤。</p>

那个清兵猛扑过来,却被赵旭轻巧闪开,身子失去重心向前倾去。</p>

赵旭顺势挪步上前,一刀刺透了清兵的背心。</p>

像这种绿营兵只配穿棉甲,而棉甲的防护能力接近于无。赵旭这一刀下去,棉甲根本没有起到任何防护的作用。</p>

“呃...”</p>

那清兵知道自己已经必死无疑,还想挣扎着转过身来。</p>

赵旭却是狠狠一脚踩在了他的背上。</p>

“记住是爷爷我杀的你,到了阎王爷那里别认错了人!下辈子投胎做个人吧,别再做鞑子的走狗了!”</p>

赵旭十步杀一人,一开始还有清兵主动上前,没过多久看到他的清兵主动就跑开了。</p>

此刻的赵旭形象实在可怖,浑身是血不说,连帽盔都掉了,头发散了一片。</p>

披头散发的模样真如同恶鬼一般。</p>

人怎么可能打的过“鬼”呢?故而那些清兵见到赵旭就纷纷跑远了。</p>

李石头那边的收获也不小。</p>

他的身材没有赵旭高大,故而选取的战术也较为不同。</p>

他专攻鞑子的下三路,先破了鞑子的重心再行补刀。</p>

这个战术十分有效。</p>

常人只会关注周身要害,诸如腹心、脖颈一类。</p>

而很少会有人关注两腿。</p>

李石头逢腿便是一通乱砍,杀得清兵一脸茫然。</p>

有些运气不好的甚至被李石头误打误撞的割了命根子,成了太监。</p>

李石头杀得兴起竟然忘记计数。</p>

等到想起来时却是懊悔不已。</p>

此刻城中的明军已经有近万人,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局势。</p>

清军见势不妙,主动向内城退去。</p>

赵旭和李石头本想追击,但千总下令命他们原地待命。</p>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控制各个城门已经炸出来的缺口。</p>

只要把住了门,城中的清军一个也跑不了。</p>

瓮中捉鳖,岂不美哉?</p>

赵旭和李石头一时无聊便比起杀敌数量来。</p>

赵旭算了算他一共杀了二十三人,李石头眼珠子转了转说他杀了二十四个。</p>

赵旭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你的脸皮恁的比城墙还厚。你好意思说自己杀了二十四个鞑子?”</p>

李石头挺直胸脯道:“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明明就是杀了二十四个鞑子啊。”</p>

“算了算了,不与你争。早知道你这么赖皮,就不和你比了。”</p>

二人杀敌时候根本没时间停下来收割首级,便造成了这一笔糊涂账。</p>

“哈哈,杀得过瘾不就行了?输赢有那么重要嘛。旭子哥,咱们可很久没有这么爽快的杀鞑子了。”</p>

“嗯。”</p>

赵旭点了点头道:“鞑子都太不禁打,根本不过瘾啊。这批鞑子还算是稍稍抗打的。”</p>

“我就说了,鞑子都是吹出来的。还有什么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真要是有那么厉害,他们为什么要靠绿营兵去打天下?八旗在一旁看戏?”</p>

李石头现在也是越来越自信:“陛下决定东征时,军中不是还有看衰的嘛,现在怎样,全都闭上嘴巴了吧。”</p>

“好像是陛下来了!”</p>

赵旭眼睛尖,见到血红底色的金龙旗帜就知道天子来了。</p>

“这城中还没安稳下来,陛下怎么就进城了?”</p>

李石头却是捏了一把汗。这刀枪不长眼,万一鞑子在暗处放一冷箭伤到了陛下可如何是好?</p>

“怕什么,现在城中都是我们的人,大军已经把守住了各处要津,还怕鞑子翻天不成?”</p>

赵旭顿了顿道:“陛下这是要与我们同在啊。”</p>

不得不说,赵旭很佩服当今天子。</p>

人们之前总说皇帝懦弱,但在他看来天子每每亲征必定与将士们同在。</p>

虽然没有身先士卒那么夸张,但也绝不会躲在安稳的后方。</p>

这样的好皇帝打着灯笼都难找,真不知道那些传言是怎么传起来的。</p>

真是人言可畏啊。</p>

其实天子在不在军中,明军的战斗力绝对是两个级别。</p>

别看只是鼓舞士气这一层作用,就能使得明军的战力提升至少三成。</p>

毕竟将士们是为了天子而战的,战后虽然一身伤但能够得到天子的鼓励安慰,那心里却是暖暖的。今后的战斗中他们便能更加卖力的替朝廷、替天子作战。</p>

人心都是肉长得,谁对他们好他们难道感受不出来吗?</p>

“陛下真的是圣君啊。”</p>

李石头也感慨道:“只希望陛下能够早日打下京师,君临天下。我们也能跟着沾沾光!”</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