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p>
朱由榔现在慢慢强迫自己去认识更多的领域。</p>
他未必需要做到专精,但一定要有所了解。</p>
只有做到通识朱由榔才会处处说的上话,不至于被人诓骗。</p>
眼下最让朱由榔关注的便是棉服采购了。</p>
武昌的冬天很湿冷,走在室外的感觉很难受。</p>
朱由榔希望每个士兵都有一套棉服,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熬过这个寒冬。</p>
他估计清军短时间内是不会进攻武昌了。双方再战就是开春之后的事情了。</p>
这给明军留下了珍贵的休整时间。</p>
从夔东东征以来,明军一直在战斗。</p>
因为一直保持连胜模式,攻城拔寨下掩盖了很多问题。</p>
这些问题在胜利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不会凸显出来。</p>
但一旦吃了败仗就会迅速爆发甚至是反噬。</p>
朱由榔肯定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而是要未雨绸缪。</p>
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p>
这就涉及心理调节的环节。</p>
士兵们长期在军营里过着军旅生活,时刻神经紧绷。</p>
朱由榔觉得需要对其进行疏导,让士兵们得到放松。</p>
心理咨询是个办法,可是现在朱由榔没有专业人才。只能暂时先搁置。</p>
朱由榔觉得可以成立文艺队,由文艺队表演节目来起到让士兵们放松的目的。</p>
这个培训时间不会太久,见效快。</p>
最适合现在的情况。</p>
而且文艺队还可以起到舆论宣传的作用,在民间进行一些表演。</p>
文艺队在空余时间来到繁闹的街市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演出,配合皇明日报让汉家百姓都看到皇明天子的爱民如子与满清的暴虐。</p>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百姓们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p>
朱由榔找来李定国商议此事,李定国拍着胸脯表示支持。</p>
其实李定国也不知道文艺队是什么,但听天子说能让士兵们放松他便觉得可以一试。</p>
常年带兵在外李定国十分清楚士兵的苦闷。</p>
将领们的条件还好一些,士兵们就很惨了。</p>
如果没有一个排解的方式和发泄的渠道,确实会出现问题。</p>
李定国的处理方法和其他将领很类似,那就是用严苛的军规压制。</p>
但他也知道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也许平常没事,但一有事就是大事。</p>
营啸甚至哗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p>
李定国很想看看这个文艺队带来的效果。</p>
就文艺队队员招募范围,朱由榔和李定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p>
朱由榔认为可以把范围放开,既可以招募男兵也可以招募女兵。</p>
所招募的士兵隶属于军队,和士兵们一起过着军旅生活。</p>
李定国却觉得女兵在军营中多有不便。</p>
毕竟军队是打仗的地方,便是火兵都是男人。</p>
男女有别,干柴烈火在一起很容易惹人闲话。</p>
这些士兵都是光棍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p>
朱由榔细细一想确实也有道理。</p>
这个时代男女大防的观念还是很盛行的。</p>
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这个观念并不容易。</p>
即便是原来的闯营、西营,也是会把妻儿老小单独编成老营,避免士兵和家眷直接相见。怕的就是私情干扰到行军大计。</p>
若是放任不管,后果是很严重的。</p>
哪怕是京剧,一开始也都是男人反串扮演女性角色。</p>
但是一想到文艺队的女角色都是男人扮的,朱由榔便有些尴尬。</p>
只能慢慢来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改变是需要过程的。</p>
...</p>
...</p>
“听说了吗,军队里要招文艺兵。”</p>
“文艺兵是什么意思?”</p>
“就是唱戏的。唱戏懂不懂?”</p>
“啊,唱戏的啊。那不就是伶人吗?”</p>
“那可不一样,文艺兵是受到朝廷认可的。”</p>
“那文艺兵也要住在军营里吗?”</p>
“那当然,文艺兵也是兵啊。你见过当兵的不住军营吗?”</p>
“那跟战兵一起住还是跟火兵?”</p>
“都不一起,单独成营,叫做文艺队!”</p>
“文艺队...这个名字真是有些怪的。”</p>
“嘿,新东西嘛总是这样的。等习惯了就好了。”</p>
“既然是唱戏的,那这文艺兵的待遇肯定不算好吧?”</p>
“那也不是,虽然比不了战兵,但文艺兵一个月也有一两银子,也不算少了。而且顿顿有肉吃,还不用上战场拼杀,简直太好了。”</p>
“这倒也是,这文艺兵应征者肯定不少吧。”</p>
“那肯定啊,有这种好事,但凡会唱两句有两嗓子的都想去试试,简直都抢破头了。”</p>
“苏家班那唱昆曲的小生红不红,人家也去了,听说也是冲着能够转籍。”</p>
戏子伶人乃是贱籍,属于下九流的存在。他们赚取的银钱可能很多,但和娼妓皂隶一样受到世人的歧视。</p>
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始终被人冷眼轻视,一辈子也不能翻身。</p>
所以但凡赚到银钱的伶人都想要能够脱籍转籍。</p>
不管花多少银钱他们都愿意。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还关系到他们的后代。</p>
这个苏家班唱昆曲的当红小生应该就属于这个类型。</p>
朝廷和陛下给他们开了一扇门,他们自然要去推上一推。</p>
哪怕最后文艺队没有征募他们,他们也努力了尽力了不会后悔。</p>
一旦成功他们就能洗脱贱籍成为良民。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就能够读书考科举,生活便有了盼头。</p>
这都是大明天子给他们的,也是清廷给不了他们的。</p>
就冲这点他们就无条件的支持明军,支持大明。</p>
“以他的条件要想被征募还不简单?”</p>
“那也不一定。听说明军审核的很严呢。不仅要审你,还要审你爹妈,审你祖上!连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扒一遍!”</p>
“嘶!这也太恐怖了吧。”</p>
“那不是怕有鞑子奸细混入其中吗?毕竟这文艺兵也是要待在军营里的,跟将士们朝夕相处,万一刺探到什么重要的军情回去告诉鞑子,鞑子不就能针对性的进攻了吗?”</p>
“那倒也是,求稳总是没错的。”</p>
“嘿嘿,听说这文艺队不仅给将士们演出,闲时还会去街市上表演呢。咱们呐有耳福了。”</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