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奏报送到京师,顺治看罢直是一肚子狐疑。</p>
虽然这看起来是捷报,但仔细一想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呢?</p>
若真是大获全胜,为什么登州没有拿下来?</p>
他再仔细忖度宁完我的奏报,其中分明有替济席哈开脱的味道。</p>
这个狗奴才!给宁先生灌了什么迷魂药,竟然连宁先生都在替他开脱!</p>
其实上次济席哈战败后顺治就想惩治此人,是范文程一再求情顺治才作罢。</p>
不曾想这次宁完我也替济席哈遮掩起来。</p>
这个奴才究竟有什么本事,让两位先生都替他说话?</p>
宁完我在奏疏中表示虽然清军拿下莱州后又在登州方面更进一步,可要想彻底拿下登州还要派兵增援。</p>
顺治气得直想砸东西,区区一个登莱前后派了十几万人都拿不下来,竟然还要增援。</p>
真当他大清的军队是无穷无尽的吗?</p>
顺治立即命人宣范文程入宫,一同商议对策。</p>
毕竟叫宁完我去山东是范文程的主意,现在局面僵住了,顺治也只能问策于范文程。</p>
要说范文程这几日入宫的频率可谓是极高,就差住在宫里头了。</p>
他这副老胳膊老腿真是经不起几次折腾,但他也知道皇上召见不会是小事。故而他不敢耽搁,换了朝服便随太监入宫。</p>
一路行到乾清宫,范文程振了振袍服毅然走入殿中。</p>
暖阁里顺治正自生着闷气,见范文程来了,连忙迎上去道:“范先生可来了,朕都快要急死了。”</p>
范文程连忙行礼道:“臣愧不敢当陛下如此大礼。”</p>
顺治摇了摇头道:“朕早就说过范先生不必拘泥这些礼数。来人呐,给范先生赐座。”</p>
相较于宁完我,顺治一直都更信任范文程,信任到了近乎言听计从的地步。</p>
眼下这种关头,他自然是十分依赖范文程的。</p>
“皇上,不知您召臣入宫所谓何事?”</p>
“唉,这是山东送到的奏报,先生看看吧。”</p>
顺治十分无奈的将奏报递给了范文程。</p>
范文程看树枝这个状态就知道是大事不妙了,他急忙将奏报展开来看。</p>
才看了几行字范文程心中便是了悟。</p>
这一看就是宁完我的手笔啊。</p>
他对宁完我实在是太了解了,包括他的行文风格范文程一看便明白了。</p>
这分明就是在替济席哈遮掩啊。</p>
其实战报这东西怎么写一直都很讲究。</p>
一般来说小胜可以写成大捷,小败可以写成小胜,如果是大败则可以写成是小溃。</p>
若是侥幸得了大胜,那自然要吹嘘的天花乱坠,全歼敌军片甲不留的地步。</p>
范文程见宁完我写的是惨胜就明白清军实际应该是败了,而且败的还很彻底。</p>
虽然不是全军覆没的地步,但也是元气大伤那种。</p>
怪不得顺治皇帝这么生气,换做是谁也忍不了啊。</p>
这山东怎么就那么难打呢?</p>
范文程百思不得其解。</p>
若是南方的明贼范文程还能够理解,可这山东不过就是当地的一些流贼作乱,为啥济席哈连这个都搞不定?</p>
是清军变弱了,还是明军变强了?</p>
范文程当然不知道虎贲军、郑家军增援的事情,也不知道赤心营的作战力近乎等同于当年的戚家军,只是单纯的从流贼乌合之众的角度考虑,觉得清军只要合力一击,就能把他们打的作鸟兽散。</p>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所以范文程的判断也出现了偏差。</p>
“依先生之见,现在朕该如何是好?”</p>
顺治显然已经彻底乱了方寸。他年纪不过二十出头,能力能力没多少,脾气脾气倒是很大。</p>
遇到难解决的事情,他习惯性的推给了范文程这种老臣,毫无担当可言。</p>
“这...”</p>
范文程其实也很纠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p>
照理说宁完我也是个毒士啊,怎么局面就是掌控不住呢?</p>
“要依臣看,增援山东倒也无不可,只是必须保证能够一举拿下山东。所以这一次臣不建议再调绿营兵前去,而是调八旗主力前去平叛。”</p>
范文程虽然不知道山东明军的构成,但从济席哈两次铩羽而归来看,他们的实力肯定不一般。</p>
这就不是绿营能够解决的问题了,仅靠济席哈的那一万八旗也无法压住场子。</p>
要派援军就得派八旗主力,还不是一两万,要把一半以上的八旗兵全派到山东去。</p>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长痛不如短痛。</p>
范文程已经想清楚了,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山东也必须平定。</p>
不然天下争相效仿,大清短时间内就会失去对北方的控制。</p>
“范先生的意思是调拱卫京师的八旗兵去?”</p>
顺治惊讶的嘴巴犹如鹅蛋大,咽了口吐沫道:“范先生是当真的?那要是京师有个什么变故,该如何是好?”</p>
“京师留个一两万人镇守足以。这里的百姓被统治的时间最久,早已经对大清敬服,不会有事的。”</p>
清朝入关之后就定都京师,这里也是最早一批奉行剃发令的。</p>
这里的百姓不像那些晚一些被征服地方的人那么有斗劲,他们只为了一日三餐而活,是不可能起事反清的。</p>
在范文程来看这当然有赌的成分,但赌输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p>
如果放任山东于七不管,等到天下成星火燎原之势,再后悔就来不及了。</p>
“让朕再想想。”</p>
顺治虽然没有什么魄力,但也明白为何范文程会建议调八旗兵去山东。</p>
眼下有战斗力的就是八旗了,那些绿营兵只能打打顺风仗,打硬仗完全就不够看!</p>
真的好难啊。</p>
顺治确实很想收复山东,但他有担心八旗兵一走京师一代不安稳。</p>
倒未必是那些百姓作乱,朝中万一有不安分的人有想法怎么办?</p>
虽然多尔衮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但还有其他势力啊。</p>
顺治总觉得他的皇位不是很安稳,经常睡到半夜惊醒过来。</p>
如此患得患失,整个人都要魔怔了。</p>
又赶上明军暴起,山东乱局,真是让人想要找一块豆腐撞死。</p>
顺治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暖阁踱起步来。</p>
他每当犹豫不决的时候都会这样转上几圈。</p>
良久顺治停下脚步沉声道:“罢了,便调一半八旗兵前去山东。这一次若是济席哈再拿不下来登州,朕便摘了他的脑袋!”</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