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六十章 打算

“临时发挥了一下,不好意思啊。”</p>

“没事没事,你刚才演的真好。”</p>

试拍结束后,许非第一时间跟欧阳说了声,欧阳也没在意。</p>

王扶霖那边却没正式开拍,而是跟周领几人商议起来。这年头的影视剧作品,还带有样板戏的某些特征,尤其翻拍名着,更讲究一板一眼,拿腔拿调。</p>

没有演技的概念,更别提演员自行发挥。许非这么一弄,跟剧本不符,但效果不错,几人犯了愁,讨论半天才决定再来几条。</p>

天蒙蒙黑了,大家很累,精神状态却十分兴奋,苦等不怕,怕的是白等。</p>

许非刚才走了一遍,正式拍摄时感觉更好,更顺畅。而欧阳有了经验,应对的也不再那么生硬。</p>

最后戴临风拍板,就这么拍!在不违背原着原则的基础上,观感最重要。</p>

“停!”</p>

“好!大家收拾收拾,准备回去吧。”</p>

当王扶霖终于喊出这一声时,许非身子一晃,有点虚脱的感觉。</p>

这段戏的节奏感颇具起伏,贾芸来探监,起初是激动,随后平静,然后毅然果敢,要去找北靖王,最后提到母亲和小红,又变得悲伤。</p>

母亲死了,小红是贾府奴婢,被发卖掉——其实这会已经被倪二救了,但贾芸不知道。</p>

其中的细微变化,非常消耗精力。许非是个嘴炮啊,第一次上战场啊,已经算超水平发挥。</p>

“上车上车,别落下啊!”</p>

“落下就得住干休所,自己掏钱,听说二百块钱一宿,二百块钱一宿。”</p>

任大惠站在车门口跟众人打趣,明显也轻松许多。许非上了车,自动自觉的跑到最后一排,挨着陈小旭坐下,里头是张俪。</p>

“给你。”</p>

陈小旭递过一只橘子。</p>

“你今天怎么这么贤惠啊?”许老师一惊。</p>

“宝姐姐买的。”</p>

“哦,我说你也没这好心。”</p>

他吃了几瓣,青皮橘子嚼在嘴里非常酸,但汁水饱满,足以让味蕾得到冲击,疲惫的精神也稍稍振作了点。</p>

“你就这一场戏么?”张俪问。</p>

“嗯,再来就得到外景了。”</p>

“那你还在剧组么?”</p>

“不一定,我现在也没啥事,来回跑呗。你俩哪天没戏,咱们去琉璃厂逛逛。”</p>

“琉璃厂才没意思,我想看电影,听说有个《木棉袈裟》挺好的。”陈小旭道。</p>

“电影有啥可看的,要看就看录像,哎……”</p>

许非忽然反应过来,忙道:“不行不行,录像也不行。”</p>

“录像怎么了,都说好看呢。”</p>

“那都是录像厅,龙蛇混杂,啥人都有,哪有小姑娘去的。”</p>

京城的录像厅从今年初开始就越来越多,通过不法渠道从港台引入一些功夫片武侠片,通宵播放,极受欢迎。</p>

还有某些找不着住处的,花极少的价钱就能在里面对付一宿。</p>

由于来路不正,也不懂得审片审美,大部分都是烂片。像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得几年之后才能看到。</p>

许非不提还好,一提倒把俩姑娘的兴趣勾起来了,一个劲询问。</p>

“哎呀,那都是盗版的,粗制滥造,画面模糊,演技生硬,还没彩也香老师自然呢,看着没意思。”</p>

“彩也香是谁呀,听着不像中国人。”陈小旭好奇宝宝。</p>

“一个东瀛表演艺术家……哎,这些都不重要,总之不是你们该去的地方。”</p>

他好说歹说,才算安抚住对方。</p>

…………</p>

许老师首次亮相获得成功,自己心里也落了一块大石。</p>

剧组要在京城呆到夏季,然后赶花期拍外景,所以他又没事了,恢复了京城闲人的生活。</p>

许家现在总资产有小二十万,父母知道他要闯事业,都很支持,但现在不是闯事业的好时候,还得等一等。</p>

这日,俩姑娘没戏,便约了欧阳和许老师一块去看电影。为啥带上欧阳呢?因为两男两女不那么显眼……</p>

看的是《木棉袈裟》,去年上映,现在还在放。香港内地合拍,主演是于荣光。</p>

说来神奇,于荣光演过不少好电影,但始终觉着不红。因为缺少观众缘,不是明星脸,老让人记不住。</p>

看完电影,四人又到许非的出租房玩耍。</p>

欧阳进了黄金屋,见到那一件件古玩大为惊叹,总算让许非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没办法,有些事就得男人和男人玩,女孩子真的不在一个频道上,反之同理。</p>

陈小旭不顾许非禁止,又跑到那张禅椅上,盘腿一坐,可能真的很舒服。</p>

张俪则看了看架子,没添什么新物件,倒是多了一堆杂志。</p>

“你买这么多书做什么?”她奇怪。</p>

“哎,正好!”</p>

许老师叫过三人,将杂志散在床上,一本本摆好。</p>

有影视类的《大众电影》、《大众电视》。</p>

有体育类的《健与美》、《新体育》、《武林》。</p>

有科普类的《飞碟探索》。</p>

有社交成长类的《演讲与口才》。</p>

有妇女之友类的《读者文摘》、《知音》。</p>

有故事类的《今古传奇》。</p>

有纯文学类的《收获》、《花城》、《十月》、《当代》。</p>

十几本杂志整整齐齐,许非问:“你们猜,哪本销量最高?”</p>

“《大众电视》吧,这个最火了。”欧阳道。</p>

“才不是,现在文学热,应该四大名旦(指四本文学期刊)卖的最好。”陈小旭道。</p>

“我倒觉得是《知音》,我买过一本,还挺好的。”张俪道。</p>

“……”</p>

许非笑笑,拿起《知音》道:“这个今年一月才创刊,创刊号就卖了40万。”</p>

“《大众电视》,最高发行量是九十六万,平均销量是二十几万。”</p>

“四大名旦虽然火,但受众是固定的,学生、知识分子和业内人士,文化稍低一些的人根本不爱看。”</p>

他又拿起《今古传奇》,道:“这个1981年创刊,现在发行量过百万。”</p>

“《读者文摘》,也是81年创刊,当年月发行量三万,今年达到了数十万。”</p>

“体育类瞧着热闹,其实销量中规中矩,因为受众也很固定。”</p>

“最高的其实是这个……”</p>

他拎起《大众电影》,“1982年,有一期卖了947万册,这是影视类杂志的世界纪录。”</p>

“947万!”</p>

仨人大为惊讶,跟着又听对方问,“要是只许你们选一本,而且一个月只能看这一本,你们选哪个?”</p>

陈小旭思量片刻,选了读者,欧阳也选了读者,张俪仍然偏爱知音。理由相似,这两本通俗易懂,耐读性强,可以反复看,最适合打发时间。</p>

“啧!”</p>

许老师做了个小调查,若有所思。作为后世人,他当然清楚妇女之友的魅力,但自己可不想搞一个妇女之友啊,不过倒可以借鉴借鉴。</p>

而他这番意图,那仨人自然也瞧出来了。</p>

陈小旭和张俪都想询问,又瞅了瞅欧阳,还是暂时憋着。</p>

(晚上还有……)</p>sxbiquge/read/43/43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