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麦 正文 第180章 百毒不侵

一秒记住【网

德志谦让,示弱,尽量和每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总是小心翼翼,又显得有些大方,不斤斤计较,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自己更舒服些。"实际上,自己总觉得别扭。

经历的工作一多,发现很多事情都大同小异,经历的生活一多,才发现幸福大都大同小异,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县城,这个不伦不类的家庭,人们在同一屋檐下,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每人都戴着面具,除了孩子最新章节。到底谁是导演,谁是演员,都不重要。或者兼而有之。

等余哥洗了碗之后,德志妻子去了厨房,开始忙起来。

德志带着小书亚在客厅玩耍,午间,尹懋需要休息,余哥却不愿意,非常激动,和尹懋分享学打字的心得体会,对电脑的好奇,加上争抢好胜,自然具有表现欲。

余哥向尹懋眉飞色舞地介绍,尹懋却如同在听天书,他说:“不然这样,你把电脑拿来,看着讲,也许好得多。你这么就是把嘴巴说破,舌头说烂,我也不懂。”

余哥不好意思起来,扭扭捏捏的,就像麻花,没一个正经样子,他害羞,没有颜色的变化,因他长得黑,即便脸红,也是黑的。黑皮肤,脸涨得再红,也看不出来,惟独形体的动作,才看出他的确有些害臊。

余哥拿出五笔字典,在人前炫耀,高声念着上面的字根,德志心里痒痒,问:“是不是五笔输入法最好?”

“是啊!我在网上搜了的,非常好!一分钟可以打到三百字。”余哥说。

“真的?那比拼音输入法快多了。我也想学。”德志说。

尹懋没有表态,他现在已经昏昏沉沉了,饭后,血液流到了下半部,脑袋缺氧,自然会昏头昏脑。尹懋说:“好吧!我承认,我也想学,但不是现在,我要休息,下午开会,开完会后,我要好好看看。”

“没问题,我们三弟兄一定会比芭比要强,她的手指能在键盘上跳舞,我们的手指能在键盘上蹦极。”余哥笑着说。

正说着话,小书亚自己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德志妻子在喊吃饭了,德志笑了笑,去小饭厅,将饭桌拉出来,摆好了椅子,然后去找小书亚。

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慢慢地吃饭。尹懋回房间休息,余哥还在琢磨字根。

余哥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小孩,非常想不断地练习,不觉得累,倒觉得奇妙无穷。这个小小的电脑,真的好玩,可以打发很多的时间,比打牌强多了。

吃完饭,德志洗碗,这是习惯,体现男女平等。洗碗一般洗两次,第一次使用洗洁精,第二次不用洗洁精,使用自来水。宣恩的自来水,里面有漂白粉味,这个和德志所在家乡的自来水是一个味,在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假冒伪劣,这个东西可能是真的。

打开水龙头,一股刺鼻的氯气味,德志生活的城市,完全是生化的城市,在里面生活的人,大概都是化合物。经历了很多的考验,能够活下来的都是英雄,大概再毒的东西,只能用来毒老外了,对于内地人,不是怕毒,而是怕不毒。经过许多年的磨练,大多数中国人都练就了百毒不侵的金刚之体。德志和书亚都还好,没有因为喝水而有什么反应。

德志没有午休的习惯,仿佛总在忧愁中度过,如果妻子和孩子不在宣恩还好,一家人在一起,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一家团圆,哪怕苦一点,过十天半个月还能见一面,真好!担心的是,同事不高兴,人多的场合,就需要戴着假面具,说着不想说的话,做着不想做的事。

弄不好,就会把同事得罪,还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宽恕。得罪了同事,就要准备挨训了。领导的策略就是让忠臣奸臣黑暗血时代

四名同事,除了德志,都是有背景的,没有背景的,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博得领导的欢心,总之按照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座次,德志只能排在最后,如果前提是德志能算是个将的话。

下午开会,余哥等不了尹懋午休过后再去办公室,余哥先去,他念叨字根念了一中午,下午又早早地去了,估计又在头悬梁锥刺股地发奋了。

时间到了,德志、尹懋和芭比去办公室,看到余哥的桌子上有一块大玻璃。这块玻璃只有余哥才有,其他人没有。

在巴东做项目时,余哥和伊妹(已经不辞而别到了北京)曾经抱怨说,第一个到巴东的是德志,当地政府只认德志,其他人视为草芥,没当回事。这是当地官员先入为主的典型写照。

正因为这样,在项目转移之际,领导就让余哥先去宣恩。不出所料,宣恩县民委认为余哥是头,自然就格外照顾些,给一块玻璃,其他人只有干瞪眼。

余哥对着玻璃喃喃自语,尹懋吓一跳,赶紧过去摸摸余哥的额头,余哥抬起头来问:“怎么了?”

“我还想问你呢。”尹懋说。

“我怎么了?”

“是啊,你怎么了?好好的镜子不照,对着桌子上的玻璃鼓捣什么呢?”尹懋说。

“哦,哈哈哈,没有啥,我抄了一份字根表,压在玻璃底下,可以经常看看,好背诵,早点学会打字。到时候,我打的字又快又好。如果让我去学拼音输入法,恐怕永远都学不会。乡音难改啊!那些声母韵母的,搞不清了。当时我正在求学的时候,却弄了个上山下乡,大搞建设,青春都耗在不停的建设和运动中了。”余哥说,显出一脸的无奈。

德志几乎被弄崩溃了,余哥这样下功夫,连苍天都要感动,连大地都要颤抖。

尹懋哈哈大笑道:“余大哥,真有你的。原来字根这么吸引你。快教教我吧。”

“不要吧,时间到了,刘###要开会了。”芭比开口道。

在关键时刻,芭比还是没有掉链子,知道应该收心了,她先点击skype,然后把电脑的麦克风的线连接起来,然后又试了试音量,一切就绪,大家听她这么一说,还真忘了,此时,谁都开始有点着慌,因为不知道刘###要问啥。

德志不害怕,他总是在最后。这是规律。

刘###仿佛懂得德志的心,不爱出风头,不爱表现自己,总是很低调,但是,刘###只懂表面,德志其实外表冷漠,内心火热。只不过,懂得德志人很少。

这样也好,可以保护自己,要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过年,人们高兴,猪却愁。享福享了一年,吃了睡,睡了吃,非常惬意,生活美满,主人非常照顾,没有狗那么辛苦,看家护院,还饥一顿饱一顿的,早晚都不能好好休息,但是,猪狗的结果大不同,最后能享受天年的还是狗,猪呢,不过只是一个春秋即告结束。

看来,人还是要低调些,多吃些苦,少睡点觉,吃少点,长瘦点,不至于引起别人嫉妒。嫉妒如火,能把人活活烧死。

果然,先问的就是余哥,余哥回答问题,还可以,在水利方面,他坑蒙拐骗,样样精通,把刘###弄得晕头转向,他说啥就是啥,这就是本事。轮到尹懋,尹懋回答问题没有余哥那样绝对,总是处处小心,给自己留后路可退,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完全了解刘###的脾气性格。

该芭比了,刘###更多地嘱咐就是要求芭比好好跟着余哥学,那些年,芭比跟着宋波,混了几个春秋,可惜没有啥收获,临走的时候,除了给宋波留下几百块的债,啥都没留下。当然,离开宋波,芭比啥也没带来,照样,宋波是宋波,芭比是芭比,山是山,谷是谷。

正因为这样,刘###传达大姨妈的心声,千叮咛万嘱咐,要让芭比好好重头再来,学习水利项目,在宣恩这个地方,把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弄得清清楚楚,争取做到独当一面。

最后是德志。

刘###对德志没有啥好印象,特别是他在管理巴东项目的时候,账目搞得一团糟,虽不是他管项目款,项目款由县民委在管,但是,他负责监督,还有一些行政方面的开支,也经过德志的手。

因为账目混乱,德志差点被开除,大姨妈说:“才到巴东这穷乡僻壤,有些孤单,又没经验,给他一个机会,看以后的表现,如果实在不行,再辞退。”这样,刘###才放过了德志。

但是,从那以后,德志就没给刘###留下什么好印象,仿佛那是一辈子都难以逾越的坎儿,阻隔在刘###和德志之间,任凭德志再努力,也无法博得刘###的信赖,结果,德志哪怕文化水平再高,学历再高,也不如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

正因为这样,刘###和德志的交流,就像气不足的轮胎,行走在路上,总差那么一点快捷,总是磕磕碰碰的,不够顺利。

刘###有致命武器,就是会鼓舞人,管你做得好还是做得坏,都不大发脾气,这一点,如果要让芭比来学,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目前来看,刘###还保持着香港那边女性的温柔,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大姨妈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变的,变成什么样子,德志心里没数,反正来日方长,是尾巴,迟早会露出来的。

会议结束,形势一片大好。然后是自由活动,明天要下乡,各奔东西。

还是那样分组,德志、尹懋一组,芭比、余哥一组。

需要买点东西下乡的,趁早准备,在乡下买东西不像在城里那样方便,但是,处于项目开始阶段,没空自己做饭吃。因项目有时间上的限制,到了既定的时间一定要完成,不存在延期的事。

头一轮的工作告一段落,要进行第二轮的工作了。到此如何开展?德志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sxbiquge/read/32/3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