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艘万吨轮 第九十五章 攻守之势异也

朱由检一句话,便将这些因开海不满的重臣们堵得哑口无言。

怎么战?

先不说西洋船上装备的数十门、上百门巨炮,就单是这块头,两三艘沙船或者福船加起来都没有人家一艘大,不用炮,光是撞,西洋船直接就能把沙船撞沉到海底。

这仗还怎么打?

“诸位爱卿,如今大佛郎机已经占据了濠镜澳,小佛郎机也霸占了吕宋和大员,每每思之,朕常常夜不能寐。”

见众人的思路成功的被自己带偏了,朱由检装作痛心疾首的样子继续说道。

“爱卿们,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我们还要闭关锁国吗?难道在沿海再修一道关墙,跟挡北方鞑虏一样挡西洋人?”

朱由检语焉沉痛,气势则咄咄逼人,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数落着群臣。

见朱由检是真动了怒气,李国普也不敢放肆,只得垂手而立。

“况且,朕纵观秦汉至大明几千年的历史,关墙也从来没有挡住过鞑虏犯边。”

“汉高祖白登之围,使我汉家女儿和亲才得以逃脱;昭君出使西塞,尚有汉家百年安宁;司马晋氏不修仁德,纵使五胡乱华,我华夏儿女沦为北虏西羌两脚羊;唐朝宦官乱政、藩镇割据,致有突厥吐蕃五入长安,千年古都毁于一旦。”

朱由检越说越气愤,一开始仅仅是想引起群臣对于开海的重视,说到最后,则完全成了有感而发。

而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群臣则比朱由检知道的还要多。

“至于弱宋,朕更没脸说了,自立国之初就没收回燕云十六州,致使我华夏丧失了养马之地,失了与北虏对抗的屏障,后又被党项人崛起,河套之地成了党项人立国的根本。”

说到弱宋,朱由检的脸色则变得更加凝重,大臣们更是一言也不敢发,神州陆沉之事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士大夫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先有契丹崛起,后有党项犯边,靠着岁币才让华夏坐了百年的和平,直到金国崛起,靖康之耻,半壁江山拱手送人,大宋数千宗室女儿沦为金人妓女。”

“高宗赵构,为己私欲,竟不思北伐,任用奸佞秦桧,构陷忠良,致使蒙古做大,遂半壁江山亦未保住,神州陆沉,崖山绝嗣,华夏数千年文明毁于一旦,华夏蒙尘,如万古长庚。”

“百年之后,才有我太祖朱氏,承受天命,淮右起兵,率华夏儿女,愤抗暴元,复我华夏衣冠,后成祖矢志不渝,亲征鞑虏,六出边塞,遂在捕鱼儿海刻石立碑,狼居胥山封禅天地,才有我华夏二百年之和平。”

说到明朝立国之初,朱由检顿时豪情万丈,虽然他不是老朱家的子嗣,但仍然与有荣焉。

对于二百年前,朱元璋和朱棣的列列功绩,朱由检只有一句话来形容:干得漂亮。

“但自土木堡之后,北方鞑虏气焰日盛,屡屡犯边,东北女真无耻叛国,东南沿海屡遭海寇,西洋猴子怙恶不悛。”

成祖之后,大明似是用光了运气,鲜有英主在世,而那个被王振和文官集团忽悠瘸了的朱祁镇,更是继宋朝徽钦二宗之后,成为了又一个被俘的汉人皇帝。

“虽是如此,但我大明不和亲、不纳贡,更是天子御国门,君王守社稷,如此强项,盛若汉唐,亦未有矣。”

说到这里,朱由检话锋一转,声音更加高亢。

“然,今日之大明却处千年之变局,天象异变、西洋奋进,世所罕见,君不见北方连年大旱,鞑虏频频南犯,西洋复兴启蒙,睥睨瓜分世界,觊觎华夏神兕。”

“爱卿们,爱卿们,人家都打到咱家门口了,请你们告诉朕,这个大明还真的能够靠着闭关锁国自欺欺人吗?谁人可替咱大明挡此巨舰?”

面对朱由检的质问,众人皆无言以对,饶是以大儒自居的刘宗周此时也是无话可说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矣。’

贾谊的《过秦论》言犹在耳,早已将险关犹在、却难挡敌的故事剖析的异常明白。

今长城犹在,海堑依旧,却北有烽火鸣敌,南有巨舰叩关,时代已经变了。

把头埋在沙土里,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固执的士大夫们,虽然领会不到朱由检所说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是西洋日盛,天下之大的变化,还是深深的映入了他们的脑海里。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这个世界的格局就已经改变了。

无论是西方的封建领主,还是东方的小农经济,势必要在这场大变革中被碾的粉碎。

当然对于那些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人类来说,更是一场灭种之灾。

“今日,朕不论诸位有何缘由反对开海,但朕只有一句话问诸位,汝等是要做我华夏的千古罪人吗?”

此刻,群臣皆叩首告罪,已经被扣上华夏千古罪人的帽子了,谁也不敢再吱声。

而原本李国普的洋洋洒洒禁海万言,在朱由检的世界坤舆图和西洋的大炮巨舰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再也说不出口。

其他人亦是如此,自从看了那艘百炮战舰以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施施然走出皇极门,所有人的气力似被抽空了一般。

“阁老,这世上真有百炮巨舰吗?”

韩继思是陕西人,至今未见过大海,对于舰船的印象来自于通州运河码头。

“闻陛下与西泰兄之言,应该是有吧,若没有这么大的舰船,怎么能在万里波涛中驰骋,况且如此巨舰,我大明亦在永乐年间有之,当年三宝太监之舰船,比之不匡多让,只是未有如此多的炮罢了。”

李国普说着,遂又叹了一口气。

“唉,想当年我大明七下西洋,万邦来朝,没成想这才二百年的功夫,已是西洋人来我大明耀武扬威了。”

“今日陛下之怒,多源于此,可叹吾等仍如鄙蛙,坐井观天,徒增笑尔,徒增笑尔!”

李国普叹息着甩手往文华殿而去,留下一群尚书目瞪口呆。

“郭部堂,开海之事就这样了?”

阮大铖在江南有多处桑园织坊,开海之事对其影响很大,是以仍不甘心。

但郭允厚看了看阮大铖,轻哼一声,转身便出了午门。

天启年间,阮大铖初为东林党,后因仕途不顺,转投阉党,但尚未享受到阉党的助力,天启皇帝便西去了,随后就是阉党的覆灭。

对于阮大铖这种毫无节操,且又运气不好的投机分子,朱由检也是笑了好久。

但念其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还是将其放在了太常寺。

此时士大夫皆以气节为上,虽有不少伪君子,但对于阮大铖这样的真小人,依然看不起。

其他人看了看阮大铖,摇了摇头,跟着郭允厚出了午门。

“这就开海了?”

对于仕林的鄙视,阮大铖不以为意,自阉党覆灭以来,这种事多了。

清者自清,要不是被赵南星摆了一道,魏忠贤又恰逢其会的伸了橄榄枝,阮大铖也不会上了阉党的贼船。

唉,都是命运造化,阮大铖常以此劝谏自己,这些年慢慢的也就释然了。

好在陛下不弃,宦海多年也做了太常寺少卿,虽是小九卿,但好歹也是位列朝班了,阮大铖对此很满意。

但此次朝廷开海,且又征收关税,阮大铖家里免税的桑园和织坊估计以后少不了受影响,是以他蹦哒的最欢。

此时见来势汹汹的劝谏,却如烈火遇暴雨般戛然而止,阮大铖遂感有些不适应。

阉党不是倒了吗?什么时候这群东林党的士大夫变得如此乖顺了?

似乎是从少年天子以迅雷之势除了阉党开始,又似乎是从年前的那次叩阙闹剧,还似乎是今岁陛下携大胜归来?

一点一滴间,当初那个惶惶的少年天子已成了堪比太祖成祖之威的一代英主。

天真的变了。

如是想着,阮大铖茫茫然亦出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