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争战三国 第394章 胜

剩下残局,就算牵招率部离去,淳于琼也能收拾,只不过多费一些时间罢了。</p>

心怀千乘安危,牵招率部一路急赶,夜高风黑,千乘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不过显的安静了许多。</p>

一阵急促的脚步,让这城池显的有些诡异。</p>

按照常理,就算城中守军没有事先得到消息,但大军逼进,也会有所反应,不可能眼下这般安静。</p>

“嗯?”有些不对劲,牵招挥手停下,随手指一人说道:“你,上前去看看,让他们开门!”</p>

被点兵士飞奔上前,来到城下大喊道:“城上的快开门,博昌牵招将军奉命前来!”</p>

“快开门!”</p>

“快开门!”</p>

三声过后,城上毫无反应,不过城门确缓缓大开。</p>

看着一言不发出来的大军,叫城兵士赶紧往回跑去。</p>

牵招看着眼里,心中稍安,但随后就察觉不对。“众将士听令,小心有变!”</p>

微微侧头,借着微弱亮光,望着越来越近的大军,牵招大喊一声。“不好,是太史慈,速退!”</p>

太史慈早在淳于琼出城不久,就率军拿下了城池。</p>

本想出其不意的拿下到来袁军,眼下见已被识破,当即不做掩饰,赶紧率军追击。“杀!一个也别让他们跑啦!”</p>

一追一赶,双方大军在黑夜下,急速前进。</p>

可牵招所部已是一番激战,自然跑不过以逸待劳的太史慈所部。</p>

两军经一个时辰追逐,就已交战一起。</p>

论人数、士气、体力、精锐,袁军都不是青龙军团对手,一经交战,袁军败势就已显露。</p>

看来太史慈早已识破,此地不能久留,否则恐怕要全军覆没,牵招当机立断,率着跟随身旁的大军,赶紧离去。</p>

主将一走,袁军更没有战斗欲望,纷纷向四周逃窜。</p>

太史慈见此,聚集兵马,向淳于琼包围而去。</p>

而淳于琼得知太史慈杀来,只能放弃全歼朱方残部,率军离去。</p>

此战全胜,太史慈趁热打铁,夺取了千乘、博昌两城,让乐安郡的局势,一下倾向李惠义。</p>

情况岌岌可危,袁谭一下失了分寸,召集逢纪,想稳住局势。</p>

早就不赞同出兵,眼下大败,逢纪也无力回天。</p>

看着满脸期待望来的袁谭,逢纪无奈道:“眼下只有死守高宛,与主公遥相呼应,再者背靠齐郡,粮草也是无忧。”</p>

袁谭道:“哪那些还没有失守的城池,就只能白白放弃吗,难道没有别的办法?”</p>

逢纪道:“主公被黄忠牵制,根本无法赶来支援,光靠我等现有兵力,不是李惠义对手。”</p>

四万大军,经淳于琼、牵招大败,已剩不到三万,粮草重地又失,各优势有不占半分,就算有心,也是无力。</p>

本想胜上一场,让父亲对自己刮目相看,可那想会是大败,袁谭皱眉道:“还是在观望一下,万一还有战机了?”</p>

逢纪道:“公子,现各城还有存粮,可在过十天半个月,可就没粮了,要未雨绸缪,万一到时李惠义堵死出路,这数万大军,可危在旦夕。”</p>

袁谭不悦道:“李惠义也才四万人不到,就算精锐,可我军也有近三万人,就算三万个馒头,也够他啃上一会,再者兵法有云,十则围之,难道我军守不住,突围还有问题吗?”</p>

听闻此话,逢纪知道袁谭是不会采纳谏言,于是无奈转身离去,并秘密派人,将消息传给袁绍。</p>

袁谭不想退军,也是自有打算,他要在此战中,立下一些功劳,好为将来接管大位,谋取资本。</p>

但若不战放弃数城,必会被袁绍小瞧,到时就算有望接管大权,也难服众人之心。</p>

自小在袁家长大,袁谭深知欲掌握大权,要先有资本震慑大局。</p>

袁谭不想收缩兵力据守,可李惠义不会放弃如此好的时机。</p>

拿下两城,兵马有多一些,李惠义下令各部,迅速拔除一些少量袁军把守的城池。</p>

待袁谭反应过来,也只剩高宛、临济两城,并已被大军团团包围。</p>

一切仿佛注定,袁谭不想退兵,可李惠义也将他压死在两城。</p>

局势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袁谭年纪轻轻,心智根本承受不了,在兵临城下时,就将大权交给了逢纪。</p>

可为时已晚,若是早些,逢纪还可从容面对,但经过数城失陷,大军也只剩下两万,还要驻守两城,这让他也无计可施。</p>

背后就齐郡,若两城失守,只怕青州危矣,逢纪无路可退,唯有固守待援,好在李惠义只是围城,暂时还没有发起进攻。</p>

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让他坐立不安,赶紧召集麾下谋士,商议解决之道。</p>

眼下黄忠屯兵泰安要道,随时又可能对济南郡发起进攻,袁绍根本无法分兵。</p>

沉思许久,沮授道:“主公,眼下只有让关羽率军前去,或可解下此围。”</p>

关羽?</p>

自上一次大胜,关羽索要五千副盔甲,但袁绍只给半数后,两人就已很少来往。</p>

而关羽未走,也是应有刘备将令,否则以他脾气,早就率军离去。</p>

眼下有求与他,只怕要看关羽眼色,袁绍为难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p>

沮授微笑道:“关羽虽说目中无人,可也是一个知轻重之人,只要主公愿将那两千五百副盔甲给他,老夫愿去说服。”</p>

两千五百副盔甲,确实有些肉疼,不过关羽能出兵解决乐安困境,也算可以接受。</p>

袁绍思考一会道:“好,那就有劳先生。”</p>

战况瞬息万变,既然已是决定,袁绍当场就让沮授赶紧前去,催促关羽出兵。</p>

出了袁绍府邸,沮授不慌不忙的去了府库,取出两千五百副盔甲,运送前往关羽大营。</p>

沮授突然到访,关羽虽然不想见,但出于大局考虑,还是让人将他带来。</p>

进入关羽帅帐,见他正捧春秋细阅,沮授当即拱手微笑道:“手捧春秋难离手,纵观古今,也只有关将军一人,真是让人钦佩。”</p>

被沮授一夸,关羽也不好摆脸,只能放下书籍回答道:“沮先生今日前来,可是袁候爷又有什么命令?”</p>

沮授微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关将军,不过这次,候爷可是备上了厚礼。”</p>

“哦?”这袁绍又在打什么算盘,关羽眉毛微微舒展道:“那关某倒要听听。”</p>sxbiquge/read/42/4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