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炮口瞄准着陆地,负责指挥的军官确定无误后,拿起电话下达着命令。“开火。”
“嘣、嘣、嘣……”
主炮接二连三的射击恰似一阵礼花,展现着工业结晶的威力,一连串的巨响让这艘服役十多年的战舰平移了数米,而在舰艏部的编号上,赫然写着米尔恰号。
“嘣、嘣、嘣~”
在米尔恰号的带动下,其它十多艘中大型战舰不停的对守军阵地进行轰击。而在他们前面耸立着密密麻麻的运输舰,而像小蜜蜂一样的登陆艇更是不停的将船上的官兵不停的转运到海滩上,初眼望去至少有两三万人之多。
没错,登陆的官兵的确有这个数,由陆战一师、第三师、第八师组成的登陆部队,已经大部分被上岸,唯一一点不好就是他们重装备还上不了岸。虽然登陆艇正在不断的转运,但是很多装备的卸载非常麻烦,而登陆作战时间非常宝贵,不可能等这些装备上岸。
不过虽然登陆部队缺少重装备,但是海空的支援一点也不少,除了海军舰炮支援之外,罗马尼亚优势空军一样不少。目前在在战斗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空军对地面战斗的重要性。
所以现在空军的任务也是越来越重,其中地面的需求最多。而这也导致空军对地攻击的战机需求越来越多。当然作为空军领路人的安克德拉上将,当然不会满足这种情况,只不过他所看重的重型轰炸机目前没有迫切的需求。因为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能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RU80轰炸机都没有适合的目标。
主要还是英法距离罗马尼亚较远,而且两国空军有力派出轰炸机执行任务有些得不偿失,所以目前罗马尼亚空军的任务主要是在地中海对英法实施夺取领空和执行对地对海攻击。
这次登陆中东自然也不会少了空军的支援,目前新组建的中东航空队,已经在塞浦路斯岛部署了三个联队的飞机,他们现在首要任务自然是帮助军队夺取贝鲁特这个港口城市,以便于让罗马尼亚军队源源不断的登上中东这块土地。
而面对罗马尼亚的海空巨大优势,守军官兵防守压力非常大。
“快点开火,不让要他们冲过来。”
一名防守阵地的法军连长,正在指挥自己士兵对进攻的罗军官兵拼命反击。
阵地上的守军士兵操作着各自的武器,拼命向来袭的罗军官兵开火。贝蒂埃1892步枪,MAS36步枪、FM2429轻机枪等武器从阵地爆发的火力,让罗马尼亚军队的攻势为之一怠。
虽然二战法军在后世评价不高,但是在防御战中,其表现是可圈可点的,毕竟一战给了法军足够的阵地战经验。
只不过身为连长的法军军官看到这里,却一点也不高兴,他连忙大喊道。“小心炮击。”
没错,这是守军用血换来的教训,果然在这名法军军官大喊之后,一顿急促的拍击炮击声响起,而阵地上的法军立刻埋头躲避到来的炮击。
“轰、轰、轰。”
数枚迫击炮弹在工事周围爆炸,最近的只有数米之遥。第一轮发射就有这个准头,充分说明罗马尼亚军队的训练水平,因为迫击炮最考炮手的经验了。
“轰、轰、轰……”
随着持续的炮击,越来越多的炮弹逐渐落到了阵地内,而法军的伤亡也出现了。面对这种局面,法军也有自己的反击手段,只不过在火力上比起进攻的罗军,就有着一定的差距。这让打过一战西线的老兵,有一种面对德军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不算错,毕竟罗马尼亚之前基本都是对标的德军而来,只不过这几年才逐渐与德军在装备有些分歧,但是在战术上倒是高度一致。不过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罗马尼亚军队火炮装备较多,主要还是其最大威胁苏军的炮兵较多缘故。
而遭受到炮击和步兵攻击的阵地,在损失了近二十人之后终于顶住了这次进攻。只不过带队的军官看着身后稀稀拉拉的士兵有些欲哭无泪,他可是带着满编的连队防守这个阵地,但是现在阵地上喘气的连一半都没有。
这才打了半天不到,他的人就损失一半了,这让他想到一战的血肉磨坊。其实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只不过防守的法军伤亡过大产生的幻觉,而且法军在贝鲁特才多少人,哪里担得起血肉磨坊的称号。
我们将视角拉起来,观看整片战场局势就能发现,法军阵地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很多地段已经易手,而这自然让防守阵地的法军31师师长阿尔尼克少将坐不住了,他现在办法也不多,只能向指挥官孟德莱克求援。
“司令官阁下,我们防守压力太大,迫切需要援军。”
在电话那头,身为城防司令的孟德莱克静静的听着阿尔尼克少将的求援电话。对于摊头阵地的危机情况,他自然知道,只不过他手头没机动兵力能有什么办法。
别看目前贝鲁特已经聚集了该地区法军绝大部分兵力,但是总共才6万多人。哪怕英军已经派出一个旅的增援(在发现罗马尼亚登陆船队后,贝鲁特法军立刻求援,驻扎在巴勒斯坦海法的英印21旅,立刻急行军赶了过来不可谓不快),但是贝鲁特的兵力也不到4万。
而且这些人还要分散到各处防守,这也导致明知道滩头防守是最据有优势,但是依然只有一个师的兵力防守。(别问什么要守摊头阵地,没有人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源源不断的安全登陆)
对于这种局面,其实早就在孟德莱克中将预料中,而且在他的计划中,也没有决战滩头的念头。
在他计划中,滩头不过是用于拖延对手的手段。他的目的并不是将罗马尼亚军队挡在海滩上,而是延迟对方的行动,为来自英军的增援取得时间。
毕竟在贝鲁特的守军只有4万不到,没有任何资本与进攻的罗马尼亚军队对抗。
虽然他有放弃摊头阵地的打算,但是不代表他愿意看到半天时间就这样放弃,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摊头至少需要守住两天,而现在别说两天一天都没有守到。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让他不得不为此考虑做出取舍,是再守一阵,拖到晚上撤出部队,还是现在就组织撤退。
当然按照他的想法,最好就是趁着夜色撤退。这既能保证部队顺利撤出来又能完成他新的设想,简直两全其美。
只不过这办法需要让摊头部队再守住半天才行,这也是孟德莱克最为担忧的一点。要是阵地被突破,那么败退的部队短时间没办法继续使用,这对贝鲁特的城防非常不利。
但是现在要撤出来,那么就需要考虑撤退造成的混乱和损失。阵前撤退一直都是个技术活,而且是难度最高的那个,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这里栽了跟头。虽然现代化的军队让这个选择不再那么可怕,但是其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依然让每一个指挥官慎重考虑。
作为城防指挥官的孟德莱克当然也不例外,而在一番考虑之后,他做出了决定让其防守到夜色降临。而为了防止可能出现被击溃的局面出现,他还咬紧牙关抽出两个营的兵力为31师提供增援。
孟德莱克瞻前顾后的决定,对于守军而言完全是一个灾难,虽然他已经派出了两个营的兵力,但是滩头法军更本没能抵挡住来自罗军的进攻,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阵地被罗军突破,守军大溃,完全没有能力再组织起来。
而登陆的罗军官兵也懂得审时度势,立刻尾随着败兵攻入城内,这让孟德莱克后悔不已。
只不过一切都晚了,攻入城内的罗军就像钉子一样插入其中,再夜间打垮三次法军的进攻后,终于站稳了脚跟。而紧随其后源源不断的登陆部队,与法军在贝鲁特城内不断战斗。在这其中装备冲锋枪与喷火器等巷战利器的罗军,更是利用人数的优势将法军逐渐逐出各个地点。
到第三天法军已经被逐出了贝鲁特,而其期待的英军增援,则还陷入巴勒斯坦与约旦民族起义当中。
这次由圣裔家族领导的起义,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不过事后的报告中至少有三十万人响应。这些阿拉伯人在罗马尼亚的建议下,并不与英军战斗,反而利用自己熟悉当地情况,不断破坏道路,并且骚扰英军,让其企图对贝鲁特的增援完全泡汤。
面对贝鲁特沦陷的局面,身为中东英军最高指挥官的韦维尔上将知道,接下来的局面艰难了。sxbiquge/read/17/17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