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听话,这是古今中外都头痛的问题。</p>
少年人不肯安分,这个是天性。</p>
许多大人物少年时都跳脱,缺点一大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后来的伟大。</p>
作为教育部门,国子监肯定希望学生们都化身为勤学标兵,可实际上并不现实。</p>
上课走神只是小事,上面讲课下面在看杂书才是大事。</p>
不专心,不愿学成为了国子监上下最头痛的事。</p>
“快走!吃饭的时候还能做首诗呢!”</p>
“某要背书,论语……”</p>
“……”</p>
一群学生几乎是小跑着往饭堂跑去。</p>
郭谦等人呆呆的看着他们远去,然后问道:“为何会这样?沈安用了什么法子?”</p>
陈本狐疑的道:“莫不是利诱?”</p>
沈安有钱,非常有钱。</p>
而且他还年轻,花点钱弄点政绩出来,以后也好升官啊!</p>
这样的事儿不少人都做过。</p>
大宋的官员在下面为官时,基本上……史书上都记载着他们的‘丰功伟绩’。</p>
若只是看史书和各种评价,你会以为大宋的官员个个都是楷模和人才,诗词文章写的好,做官更是出类拔萃。</p>
可实际上它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p>
吹!</p>
大宋朝的老规矩。</p>
没功劳没政绩要吹,有点功劳更是要吹大,犯错了要含糊其辞……</p>
一句话,你的名声要看你的朋友圈有多大,朋友的影响力有多大。</p>
如果你和欧阳修是好友,兄弟,那就恭喜你,你要青史留名了。</p>
老欧阳随便几句话,几行字,你就成了政绩优秀的好官员,后世人人敬仰。</p>
这种吹嘘的作风一直延续到了王安石新政时期。</p>
党争开始了。</p>
朋友圈没用了,得看谁当政。</p>
老王当政?那保守派都是蠢货!</p>
司马光一上台,新党的人全成了后娘养的,那名声臭不可闻。</p>
以至于南宋时那些官员还在遗憾,觉得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为官气氛再也找不回来了。</p>
郭谦和陈本觉得沈安就是想捞政绩,而且他有包拯为盟友,外加王安石的儿子和他交好……</p>
只要这两人帮他吹嘘一下,我去,这人绝壁会得一个少年有为,甘罗再世的评价。</p>
流比大发了呀!</p>
这朋友圈真是让人艳羡不已,可眼前的学生却让人心头沉重。</p>
“太学不能弄这些歪门邪道,否则……人心思利,还读什么书?都去赚钱好了。”</p>
郭谦有些不爽,他好歹是沈安的上官,觉得自己有必要和那个少年谈一谈。</p>
高玉琪看了他一眼,讶然道:“祭酒,没有的事啊!”</p>
陈本板着脸问道:“那他用了什么办法?”</p>
高玉琪笑了笑,“待诏让人把那些不肯专心学的学生都弄出来,然后专门编成了一个班,在后面上课……叫做什么……慢班。”</p>
快慢班在熠熠生辉中……</p>
“这个不稀奇。”</p>
历史上不少教育机构都有过类似的动作,沈安不算首创。</p>
高玉琪点头道:“是啊!后来待诏让人去叫了慢班的家长来,专门给他们讲了话,大约半个多时辰吧,出来后那些家长都面色涨红,只是……第二日大多学生都是带伤来上课。”</p>
跨慢班不算啥,可这年头老师和家长打孩子……连皇帝都管不了!</p>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p>
这个时代很操蛋,但在某些时候却让沈安觉得很舒爽。</p>
他一番近乎于传销的手段使出来,家长们都被打满了鸡血,然后回到家中后,自家的孩子就倒霉了。</p>
“此后慢班的学生都老实了,哪怕是装样子也得好好学。”</p>
厉害啊!</p>
郭谦没想到沈安的手段一环扣一环,不禁赞道:“好手段!”</p>
陈本也点头道:“是不错。”</p>
“待诏又给学生们说了话,啧啧!某当时在边上听着,恨不能变身为学生,重新走一遭考场。”</p>
鸡血加鸡汤的能量很大,高玉琪显然就成了沈氏教育法的忠实信徒。</p>
郭谦纳闷的道:“那些学生吃饭都要作诗?”</p>
“是啊!真是刻苦。”</p>
高玉琪隐住嘚瑟说道:“早上天没亮学生们就被叫醒了,然后背书,稍后就是操练,最后上课……全是文章和诗词。”</p>
这是题海战术!</p>
外加死记硬背!</p>
科举?</p>
郭谦仿佛看到沈安在前方不屑的道:“科举算个屁!”</p>
后世的考试方法被用到了现在,配合比后世更能吃苦的学生,沈安很期待明年科举的结果。</p>
……</p>
“那个……元泽啊!要不你今年去试试?”</p>
今年有发解试,大抵相当于以后的乡试。</p>
王雱摇头道:“某太年少了些,去了就是哗众取宠,不干!”</p>
他专攻杂学,但原先的底子打的很好,只需突击一下就能去考试。</p>
“爹爹说年少阅历不够,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堆砌辞藻,毫无用处。他若是主考,必然不会录用。”</p>
这确实是个问题,再天才的人,阅历却是一个硬伤。</p>
智商有用,但在这个时代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于考试。</p>
王雱合上折扇,淡淡的道:“某只要想,考进士只是平常。”</p>
这比装的无比高大上,智商的优越感油然而生。</p>
沈安强压住抽这厮一顿的冲动,说道:“太学那边盯紧些,某可不想他们考上了进士,可却忘却了杂学。”</p>
拉帮结派很重要,可等胜利之后才愕然发现,这些学生们竟然对杂学的态度不对头……</p>
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p>
改变思想!</p>
思想不转变,再多的改革也只是虚幻。</p>
一时的成功和胜利也只是水中花,井中月,如同沙滩上的建筑,潮水下,坍塌的速度会让人瞠目结舌。</p>
王雱点头道:“每日的课都在上,学生们很有兴趣。”</p>
“这是新鲜。”</p>
沈安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播种者,在等待着未来的一片金黄。</p>
“安北兄!”</p>
赵仲鍼来了。</p>
他看着有些不大好。</p>
“生病了?”</p>
赵仲鍼摇摇头,说道:“交趾那边侵入西平州,朝中决定不管。”</p>
啥?</p>
沈安仰头道:“那是个祸害啊!”</p>
大宋对交趾需要的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把他们打怕了之后,才会有几十年的和平。</p>
可朝中竟然不管?</p>
沈安赶紧申请明早上朝。</p>
“他又弄了什么?”</p>
赵祯的心情不错,所以就带着轻松的问道。</p>
陈忠珩说道:“说是交趾的事。”</p>
“交趾的事?”</p>
赵祯笑道:“他去了一趟府州,难道就觉着自己成名将了?”</p>
陈忠珩也觉得是这样,“官家,他怕是有些飘了。”</p>
少年人容易发飘,这时候就需要敲打,而最好的敲打就是失败。</p>
赵祯微微点头,然后就去了后宫。</p>
……</p>
上朝真的很辛苦,至少沈安觉得自己没法天天坚持。</p>
天还在黑着,他就叼着个大肉馒头上马而去。</p>
身后是陈洛和姚链,两人也是有些没精打采的。</p>
昨晚上榆林巷里闹贼,沈家的护院出力不小,最后成功的抓住了那个飞贼。</p>
一路上能见到不少上朝的官员,大部分是骑马,少数是身体不好,坐车。</p>
沈安的马见到大车就忍不住叫唤几声,然后靠过去,用屁股蹭蹭同类。</p>
“别耍流氓啊!”</p>
沈安很是头痛这匹马的习性,若非是有些感情,他早就换了坐骑。</p>
一路到了皇城,残余的天光下,臣子们围着皇城在发呆。</p>
待漏院外面全是小摊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p>
早饭生意做到了皇城边,上至宰辅,下至侍卫,大伙儿都在一个地方围着吃早饭,吃的热火朝天。</p>
大抵从古至今都没有大宋这等宽松的环境了。</p>
时辰一到,大家缓缓进宫。</p>
沈安一路打着哈欠进了殿内,肖青见了就低声道:“你这是……少年人,要节制!”</p>
沈安指指他的脸,一脸震惊的道:“你的脸色怎么发青……咦!某……罢了罢了,不关我事。”</p>
他又板着脸站好,等待着赵祯的到来。</p>
肖青不屑的道:“你是个骗子!”</p>
沈安笑了笑,不再说话。</p>
故作高深是必须的,疑心病重的人铁定会上套。</p>
果然,过了一会儿后,肖青就忍不住问道:“你说某病了?”</p>
邙山神医的传人啊!</p>
而且沈安刚才看他的目光中全是怜悯,想来是重病。</p>
沈安还是摇头,嘀咕道:“这是寒性要发作了……”</p>
寒性?</p>
天气本来就有些冷,肖青感受了一下冰冷的身躯,不禁暗自佩服着。</p>
果真是名医啊!</p>
他准备下衙后去找郎中看看,验证一番沈安的话。</p>
这时韩琦打了一个响亮的嗝,曾公亮皱眉低头,问道;“韩相早饭吃那么多,不怕积食吗?”</p>
他从刚才的那个嗝里嗅到了牛肉的味道,而且还是炖的……</p>
娘希匹,这厮竟然在家里吃牛肉?</p>
韩琦得意的道:“自从某每日早上吃一碗野猪的胃肠粉之后,饿的很快,精神特别好。”</p>
这野猪的胃肠粉末不能包治百病啊!</p>
沈安心中暗自好笑,可肖青却恍然大悟。</p>
韩琦和沈安之间的关系大抵就是死仇,可韩琦的肠胃不好,沈安还是给了一个药方。</p>
这个药方竟然治好了韩琦……</p>
看看韩琦现在的胃口多好啊!</p>
还有……韩琦现在也越发的往白白胖胖的路线上靠了。</p>
这是什么?</p>
这就是吃得多长的多。</p>
肖青喃喃的道:“看病莫要看名气……要看疗效啊!”</p>
……</p>
感谢“佃佃莹欣”成为本书新盟主,仓库的老盟主,老书友了。</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