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震耳欲聋,辽使面色惨白的站在那里,听着身边的高丽使者在喋喋不休。</p>
“他们站着竟然纹丝不动?厉害啊!”</p>
“好高的个子,而且都是差不多高,大宋让人羡慕啊!”</p>
“某看到了,看到了!”</p>
高丽使者突然尖叫起来,众人皱眉看来,觉得高丽人真是没修养。</p>
“是他!你们看!沈安在那里!”</p>
众人心中一惊,旋即就想起了沈安出城练兵的传闻。</p>
就在城下的右边,沈安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站在那里,目光淡然。</p>
黄春在他的身边不时说些什么,他微微点头。</p>
众人都在欢呼着,他的冷静反而成为了吸引人之处。</p>
“是他!?”</p>
辽使不禁看了过去,眼中全是恨意。</p>
百胜寨的京观就是此人所铸,那碑文更是他亲笔所写。</p>
而且此人对大辽和西夏抱着强烈的敌意。若是普通人也就罢了。</p>
可他却渐渐得了宋皇的看重,并且最关键的是他知兵。</p>
说起知兵,大宋的任何一位文官都可以和别人哔哔几句。</p>
也就是说,大宋的文官人人都‘知兵’,派出去就是名将胚子,比如说韩琦那种。</p>
可在辽人的眼中这一切都只是个笑话。</p>
领兵之人没在军中厮混过,没冲过阵,没亲手斩杀过敌人……</p>
你算什么逑的名将?</p>
打败仗的名将?</p>
所以宋人这边不少文官吹嘘自己是名将,在辽人和西夏人那边引为笑谈。</p>
而府州一战,宋人从出击到果断增援,再到野战击败优势西夏劲旅,震动了辽国和西夏人。</p>
后来有消息传了出来,宋人竟然在战后突袭了西夏人的残兵,而且是突入了西夏境内的突袭。</p>
那一战据说很残忍。</p>
宋军潜入西夏境内,找到了残兵的营地,然后在凌晨时发动了突袭。</p>
杀戮!</p>
侥幸逃生的西夏人谈及那一战都会打颤,嘴里都是杀戮这个词。</p>
宋人恍如魔鬼般的挥舞着刀枪,没有招降,没有驱赶,有的只是杀戮。</p>
见人就杀!</p>
没藏讹庞为啥没有立即展开报复?就是因为那次突袭。</p>
那一场杀戮给西夏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正如京观石上所写的那样。</p>
——白骨森森,且看汉儿杀人!</p>
会杀人的汉儿吓住了没藏讹庞。</p>
在这一战中,沈安的声音始终存在,并且在许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p>
那个少年……</p>
难道这一次检阅也是他策划的吗?</p>
“……,那些西夏人见到了京观,不禁骇然,然后称呼他为魔王。宋人里有人不喜他铸京观,觉着他残忍好杀,也在暗地里叫他魔王……”</p>
辽使的眼中闪过杀机。</p>
他觉得这样的少年就该短命!</p>
当年的狄青不就是英年早逝了吗?</p>
而且狄青可是有大功在身,依旧被逼死。</p>
你算个啥?</p>
辽使看向了赵祯那边,希望能看到猜疑。</p>
“好!好啊!”</p>
赵祯在挥手。</p>
他满面笑容,不,是红光满面的朝着城下挥手。</p>
他竟然那么欢喜?</p>
辽使心中一动,就看向了宰辅们。</p>
富弼一直在看着下面,神色激动。</p>
黄河改道是不成了,可辽人的威胁怎么办?</p>
大宋该用什么去回击辽人的威胁?</p>
这一切让富弼绞尽脑汁却依旧没办法。</p>
可今日一场检阅,却让整个汴梁城都成为了欢呼的海洋。</p>
军心陡然提振,民心陡然提振。</p>
这样的民心士气,你辽人可敢来吗?</p>
富弼不禁看向了辽使。</p>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p>
辽使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而富弼却是很矜持的颔首而已。</p>
气势上辽使已经输了。</p>
但富弼知道,这是因为他被这场检阅给震住了,所以才会失态。</p>
也就是说,他心虚了。</p>
富弼嘴角微微翘起,说道:“稚圭,你看看。”</p>
韩琦目光转过去,然后心中不禁一喜,就说道:“他怯了!”</p>
他恍然大悟道:“辽人怕的是什么?他们怕的是大宋君臣一心,怕的是军心士气的提振……”</p>
若是沈安在,会告诉他,辽人也只是纸老虎而已。</p>
富弼叹道:“陛下说沈安出城练兵,老夫当时以为太过轻率,可今日一见……那少年竟然只用了半个月,就让这一万人……稚圭,大宋可有这等气势的军队吗?”</p>
韩琦摇头道:“没有。”</p>
许久未曾作战,大宋军队已经少了杀气。</p>
富弼说道:“这便是他的功劳了,连老夫……都要赞他……出色啊!”</p>
曾公亮兴奋的道:“文武全才,文武全才啊富相。大宋许久未曾见到这等少年俊彦了!”</p>
“陛下,辽使慌了。”</p>
陈忠珩的话让赵祯的心情更加的愉悦了,他说道:“辽人也有慌的时候吗?”</p>
“陛下万岁!”</p>
下面又爆发了一阵欢呼,赵祯含笑挥手,惬意的道:“有人说沈安是胡闹,可说的人只知道说,那句话怎么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人多,却没人去做。那少年默然领命,不顾个人荣辱,此刻也不见他来邀功,朕心甚慰啊!朕……”</p>
“陛下,沈安求见。”</p>
赵祯的老脸一红,心想朕才说你不顾个人荣辱,不来邀功,话音未落你就来了。</p>
朕的脸还要不要了?</p>
陈忠珩的眼皮子跳动着,说道:“要不……臣去看看?”</p>
赵祯哂然一笑,“罢了,他有功,朕难道还只顾着自己的面子?让他来,让辽人看看我大宋的好儿郎!”</p>
边上的宰辅都听到了这话,瞬间韩琦的面色就白了。</p>
大宋的好儿郎,官家,你也不怕这名号把沈安给压死啊!</p>
东华门外唱名算个啥?</p>
沈安并未参加科举,所以……按照韩琦的逻辑,他也是个蠢材。</p>
可如今这个蠢材却让在场的‘大宋好儿’们黯然无光。</p>
陈忠珩下去,再上来时,身后跟着沈安。</p>
“他就是沈安!”</p>
使者们都死死地盯住了沈安,其中以辽人的眼神最为狠厉。</p>
“对,他就是沈安。”辽使的声音中带着恨意。</p>
高丽使者用近乎于呻*吟的腔调说道:“大宋人杰地灵,人才层出不穷,让高丽羡煞。若是高丽有此大才,早已大用了。”</p>
辽使盯住了沈安,突然出声:“敢问沈待诏,杀人可好?”</p>
沈安止住脚步,左边的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他微笑道:“为国杀敌,如何不好?”</p>
好!</p>
说得好!</p>
边上有人忍不住喊道:“说得好!”</p>
辽使继续问道:“京观可好?那些人称呼你为魔王……可好?”</p>
周围的气氛有些凝滞。</p>
在大家的心中,杀人是武人的事。</p>
沈卞是文官,沈安也是文官。</p>
可沈卞却亲自操练乡兵,一心北伐。</p>
而他的儿子不但亲自冲阵,更是手刃敌军。</p>
这一对父子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和官场文化格格不入。</p>
而官场历来就是磋磨人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大染缸,你若是不肯变成同一种颜色,那么这个大染缸里的人就会排斥你。</p>
你会怎么回答?</p>
众人都在看着沈安。</p>
“魔王……”</p>
沈安笑了笑,说道:“那是畏惧和心虚,那些人对大宋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畏惧看到一个强盛的大宋,畏惧的在颤抖。”</p>
“有理不在声高,声音越大,就说明越心虚。”</p>
沈安补充了一句,就准备过去。</p>
辽使阴测测的道:“以后你还想上阵吗?”</p>
这是一个引诱。</p>
不上阵就是胆小,上阵就是异类。</p>
沈安止步,皱眉道:“有问题一次问,你分为几次……只能让人想起了那些碎嘴的媒婆……某当然要上阵,只要大宋的边疆一日不安宁,沈某就会枕戈待旦,随时听从陛下的命令,杀奔边疆。忘了告诉你,沈某有一把长刀,铭文正是魔王!”</p>
好!</p>
赵祯差点脱口而出,幸而忍住了。</p>
可他能忍住,许多人却忍不住。</p>
“好!”</p>
“好汉子!”</p>
“好汉子!”</p>
陈忠珩忍不住喊道:“好汉子啊!”</p>
喊完后他不禁悄然看看周围,却无人关注,就忍不住再喊道:“好汉子!”</p>
沈安目光转动,对辽使说道:“贵使当谨言慎行!”</p>
他对着使者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了赵祯的身前,行礼道:“陛下,臣离家半月,身心俱疲,恳请歇息几日。”</p>
赵祯点头道:“辛苦了,去吧。”</p>
他不能再满意了,真的。</p>
沈安一番话有礼有节,强硬的反击了辽使的话。</p>
而且他不是来表功的,而是来告假。</p>
多好的少年啊!</p>
赵祯的眼中多了神彩,说道:“朕许你行武事!”</p>
周围渐渐寂静,只有城外的欢呼声依旧。</p>
众人都呆了。</p>
文官行武事只是特定期间,比如说韩琦,他就是受指派去统军抗击西夏。</p>
可平时你该干啥还是要去干啥,除非你愿意转为武职,否则文是文,武是武,不要越界。</p>
就像是韩琦担任枢密使时,宰辅们和他之间就有隔阂,大伙儿不是一路人。</p>
可等韩琦掉头担任副相后,马上就变成了文官,这才和宰辅们渐渐融合。</p>
这就是文武分野。韩琦是文官任枢密使,大家这才容忍了他,若是武人,比如狄青……。到现在来说,枢密使这个职位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文职。</p>
所以文武之间有天堑,而赵祯的一番话就为沈安打破了这个天堑。</p>
所有人的在看着沈安。</p>
你该拒绝!</p>
……</p>
第一更,求月票啊!</p>
感谢书友“迪巴拉巴拉爵士”打赏盟主,这名字一看就是有来历的,帅的很明显,这位书友定然也是如此,感谢。</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