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走了。</p>
沈安走了。</p>
折克行是个闷葫芦。</p>
赵仲鍼从未感到这般寂寞过。</p>
太学那边他还得不时去一趟,去看看杂学教授的情况。</p>
“见过小郎君。”</p>
赵祯的态度一直没变,赵宗实皇子之位大抵是稳妥了。而赵仲鍼作为皇子的嫡长子,若是不出错的话,以后将会成为太子、皇帝。</p>
所以太学的门子笑的有些谄媚。</p>
赵仲鍼刚想进去,就见一群师生正在出来。</p>
“这是去哪?”</p>
众人见到是他,就说道:“今日沈家庄上的麦子收成,说是弄了个什么粪丹,看着好像不错,待诏走之前有交代,在麦收时要去帮忙,体验一番。”</p>
读书要读活,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p>
赵仲鍼这才想起了那个东西,他皱眉道;“是金肥丹。”</p>
“是了,就是金肥丹!”</p>
郭谦唏嘘道:“老喽老喽。”</p>
陈本皱眉道:“要赶紧,不然麦收不等人。还有,这下地干活,午饭得吃吧?怎么弄?”</p>
郭谦说道:“庄上会弄。”</p>
一路到了沈家庄,那些庄户等候许久了,在庄老实的带领下迎接太学的师生。</p>
“客气了。”</p>
郭谦看来经历过这种劳动,所以很熟练的吩咐道:“咱们人多,没那么多镰刀,轮着来,剩下的人捆麦子。”</p>
赵仲鍼也想下去,却被庄老实拦住了。</p>
“小郎君且慢,等晚些再下去。”</p>
赵仲鍼不解,但相信庄老实不会坑自己,就在田边看着。</p>
“这几亩地看着多不少啊!”</p>
陈本来回巡查了一遍,觉得这几亩地的优势有些明显,边上一个老农咧嘴笑道:“贵人好眼力,这几亩地就是用了我家郎君给的仙丹,这才长的这般喜人。”</p>
“仙丹?”</p>
陈本一怔,觉得这话不大好,有些犯忌讳。</p>
赵仲鍼说道:“是金肥丹。”</p>
“哦哦哦,是小人记错了。”</p>
老汉说自己记错了,可那眼中全是得意,哪里是记错了,分明就是故意的。</p>
郭谦点头道:“若是能多收些,于农户来说就是仙丹。”</p>
老汉赞道:“这位贵人说到小人心坎上了,就是这个意思。”</p>
随后就是收割,学生们轮流下去。</p>
开始他们干的挺兴奋的,可不过是一刻钟后,赵仲鍼就看到他们开始流汗了。</p>
操练是操练,农活是农活。弯腰割麦的活计不轻松。</p>
“累啊!”</p>
有人伸手擦汗,然后就惊叫起来。</p>
“好疼!”</p>
赵仲鍼不知道这是什么,见边上的老农笑的很是狡黠得意,就问道:“这是为何?”</p>
老农笑眯眯的道:“那个词叫做什么来着……麦芒……”</p>
赵仲鍼豁然开朗,“如芒在背?锋芒毕露……”</p>
老农摇头道:“小人听不懂,听不懂。”</p>
这老农坏得很啊!</p>
不过看到那些学生不断中招,赵仲鍼就觉得心中很爽。</p>
这才是整人的最高境界,让你有苦没处说。</p>
稍后庄老实才让他下地。</p>
这就是先看到别人是怎么吃的亏你再去,算是皇帝的待遇了。</p>
收割,然后要等待晒干碾压。</p>
赵仲鍼回到家中后,自以为无事,谁知道晚上浑身发痒。</p>
开始是手背,然后脸上也开始发痒。</p>
等到了后半夜,他浑身都在痒,而且起了不少疙瘩。</p>
事情闹大了,赵宗实令人去请了郎中来。</p>
郎中问了情况,就说是被麦芒给引发的,弄了包药让他拿来泡澡。</p>
高滔滔急切的道:“这好不好的去收什么麦啊!要是弄出个毛病来可怎么才好。”</p>
赵宗实皱眉道:“那些农户年年收也没见有什么事。”</p>
高滔滔觉得这是胡闹,就嘟囔道:“那沈安弄了这些,可他人呢?怎么还不回来?”</p>
……</p>
官家最近的身体不错,这让李璋的心情好了不少。</p>
可最近军中的士气却不大好。</p>
被辽人在雄州袭扰却没办法,想调派军队去围剿被否决,文官中有人就嘲讽,说汴梁禁军都是看门狗,屁用没有。</p>
也不怪文官要发飙,雄州那边一闹,榷场的运转就不大正常,压力就是文官的。</p>
雄州榷场每年能给大宋挣来不少钱,若是这里的财源被卡住了,文官们敢掐死武人。</p>
所以不管那些袭扰的是贼人还是辽军,赶走再说。</p>
这是文官们的要求,李璋却无能为力。</p>
“不许派兵去围剿,这个让咱们怎么办?”</p>
李璋难得发牢骚,那些将领这段时间饱受指责,也憋不住了。</p>
“雄州那边就只有云翼军,可他们的战马不行啊!怎么追得上那些辽军?这不是坐视不管吗?”</p>
“邙山军呢?”</p>
“邙山军的战马倒是不错,可不是某看不起沈安,他就那点人,怎么去围堵辽军?不被追杀就算是不错了。”</p>
“是啊!殿帅,邙山军才一百余人,辽军那边肯定人马不少,某看最后还得咱们上。”</p>
“大宋最精锐的马军就在汴梁,多年来咱们就在吃饭操练,可却少了厮杀。此次被人说是看门狗,下官……真想杀人啊!”</p>
“杀个屁!”</p>
李璋现在也学的粗俗了些,他大马金刀的坐着,说道:“别小看了沈安和邙山军,某觉着他们至少能发现辽军。沈安对外交涉的本事大,随后和辽人交涉一番,看他们可还好意思留着那些人在雄州。”</p>
“殿帅这是高看了他们,却有些灭自家的威风。”</p>
众将觉得不忿,这时外面有人喊道:“信使来了,信使来了。”</p>
信使会往枢密院和皇城去,李璋喊道:“截住他,不,某马上去追!”</p>
随后枢密院就冲出一群将领,李璋打头,一起打马往皇城冲去。</p>
这是汴梁城啊!</p>
皇城上有人发现了这十余骑,就叫喊起来,随即有人调集弓弩手来戒备,骑兵也冲出了皇城,恰好遇到了信使。</p>
“捷报!捷报!”</p>
听到是捷报,骑兵们分出人手来护住信使,其余人等就迎了过去。</p>
“是殿帅!”</p>
有人已经认出了李璋,众人一阵愕然,有人说道:“殿帅这是什么意思?稍后怕是有御史会弹劾他。”</p>
一群武人在汴梁城中纵马,这是要造反吗?</p>
李璋一马当先冲过来,见信使被人围住,就问道:“雄州如何?”</p>
信使认得他,就说道:“沈待诏率邙山军,围杀了那些贼人。”</p>
“好!”</p>
“哈哈哈哈!干得好!”</p>
“沈安就该来干武将,若是来了,现在少说得是都指挥使。”</p>
武人们这段时日被文官鄙夷讽刺,早就憋屈的不行,此刻听到这个好消息,不禁都大笑起来。</p>
李璋却问道:“贼人有多少?”</p>
“殿帅,顶多数十人罢了,不然邙山军也没法围杀他们。”</p>
这是武人的经验,再没有错了。</p>
李璋也觉得应当是这样,但信使却摇头道:“敌军五百余……”</p>
卧槽!</p>
你在忽悠我吧?</p>
众人都有些傻眼了,接着一种被骗的感觉让他们怒火升腾。</p>
“一百余人围杀五百余人?”</p>
“他若是能杀了这五百余人,某今日就辞官!”</p>
说话的武将马上就被众人瞩目了。</p>
信使有些痛苦的看着他,说道:“京观就在那里……”</p>
啥?</p>
京观?</p>
是了,沈安最喜欢的就是京观,每战若是杀敌的数量够多,就会令人筑京观。</p>
可那是五百余人啊!</p>
而且那些辽军必然是精锐,邙山军怎么杀的?</p>
一群人簇拥着信使进了皇城,李璋能进去,武将们却被拦截了。</p>
枢密使张昇闻讯出来,得了消息后也是茫然道:“一百人杀五百人,此事老夫不敢做主,见官家吧,叫隔壁的也去。”</p>
政事堂里,韩琦等人正在议事,得了消息后,韩琦叹道:“怕是有情弊。”</p>
众人进了宫,赵祯打着哈欠出来,等信使说了情况后,他也傻眼了。</p>
“那个……可是杀光了?”</p>
五百余人,沈安肯定是谎报军情了,否则哪里可能。</p>
信使说道:“陛下,有京观为证,沈待诏亲口说的,那些辽人一个都没跑。”</p>
“那些辽军可是精锐?”</p>
赵祯觉得那个年轻人怕是有些沉不住气,弄了些假东西来糊弄自己。</p>
你急什么?</p>
急了就容易出错,你懂不懂?</p>
“是精锐,装备精良。”</p>
“说说战况。”</p>
信使一口咬死,赵祯也没法。</p>
“……邙山军夜间出击,沈待诏断定敌军有密谍去报信,敌军定然会在前方截杀。后来果然遭遇敌军拦截,一追一逃,沈待诏带着辽军去了河边一处泥沼地,辽军猝不及防,大半陷入进去,被弩箭射杀,剩下的人被团团围住,一个都没跑。”</p>
“好!”</p>
赵祯忍不住叫了好,然后说道:“什么是名将?这便是名将了,哈哈哈哈!”</p>
笑声爽朗,韩琦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p>
名将了啊!</p>
这可是官家亲口说出来的。</p>
以后沈安也能牛皮哄哄的说自己是名将了。</p>
韩琦心中欢喜的同时,也有些苦涩。</p>
老夫这个名将可不是官家说的,以后和沈安较劲,老夫这脸面往哪搁?</p>
赵祯满面红光的道:“辽人自诩武功鼎盛,此次沈安以一敌五,尽数杀了辽军,还筑京观,南京道的辽人要倒霉了。朕的心啊……怎么就觉着那么舒畅呢?诸卿如何?”</p>
欧阳修笑眯眯的道:“官家若是允许,臣现在就想谋一醉,高歌一曲。”</p>
曾公亮赞道:“陛下,在交趾时臣就见识过沈安的统军之能,那真是名将胚子。如今雄州一战告捷,臣只想恳求一事。”</p>
赵祯哦了一声,“曾卿尽管道来。”</p>
此刻他的心情极爽,哪怕曾公亮是为自己的门客求官也会应允。</p>
曾公亮正色道:“若是大宋要起大军攻伐,臣请出征。”</p>
赵祯指指他,笑道:“要带着沈安一起去,可对?”</p>
曾公亮笑道:“英明不过陛下,臣确实是这般想的。”</p>
“哈哈哈哈!”</p>
……</p>
第三更,晚安。</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