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671章 沈安!沈安!

苏轼从未想过自己有上阵的机会,真的没想过。</p>

上次他撞破李谅祚偷袭秦州只是个巧合,而杀掉那个绑架自己的敌军是绝望之下的必然反击。</p>

杀人之后他显得很是淡定,只是当天晚上把黄胆水都吐了出来,连续好多天都没胃口。</p>

可这次不同,他看到了同类。</p>

唐仁在府州军中很是醒目,而且他竟然拎着一把长刀在砍人,这个完全突破了苏轼的预想。</p>

“砍死你!砍死你!”</p>

唐仁的砍杀依旧是有些神经质,他躲在折继祖的后面,只要敌人被折继祖一刀劈开后,他就趁机上去偷袭,屡试不爽。</p>

“某砍死你!”</p>

前面的折继祖一刀格挡,然后战马和对手交错,他正准备回马一刀结果对手时,就看到唐仁一脸兴奋的偷袭。</p>

噗!</p>

沙场上偷袭很爽,但没有人会去刻意偷袭。</p>

唐仁不同,他没啥武力值,敢于跟着上阵就算是勇猛了。所以他压根没有羞耻感,专心致志的就干偷袭这个颇有前途的事业。</p>

他一刀撩过对手的胸口,可对手却凶悍,竟然反手就要砍死他。</p>

折继祖一刀枭首,然后策马前冲。</p>

才冲杀了一阵子,他就发现唐仁的偷袭效率颇高。</p>

他一刀杀不死的敌军,唐仁在后面专心致志的补刀,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放眼沙场,竟然有些最佳搭配的味道。</p>

“老子砍死你!砍死你!”</p>

唐仁杀红了眼,神经质的在吼叫着。</p>

苏轼不习惯吼叫,觉得会很羞耻。</p>

可当一个敌军被放过来时,他还是惊呼出声。</p>

“救命……”</p>

第一次经历战阵,他就怕了。</p>

幸而他在沈家时经历过操练,所以并未愚蠢的转身逃跑,而是颤抖着挥刀。</p>

咻!</p>

一支箭矢飞来,这个敌军脖颈中箭,眼中的欢喜都变成了绝望。</p>

苏轼哆嗦着一刀砍去,这一次他没有砍歪,正中脖颈。可他的力气不够,外加不是熟练工,所以敌军的脖颈只是给砍掉了一半。</p>

他抽刀,敌军脖颈处的鲜血狂喷出来,冲了他一头一脸。</p>

他茫然侧脸,看着前方刚收了弓箭的竟然是严宝玉。</p>

这是安北特意安排的吧……</p>

他浑浑噩噩的跟着上去,当第二个敌军被放过来时,却是少了一条手臂,也失去了长刀。</p>

这样没有威胁的对手就是来送人头啊!</p>

这里不是西南,西夏人也未曾溃败,双方还在纠缠厮杀……不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刻。</p>

那些文官从未杀过人,而且对西夏人的凶悍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大多被吓坏了,此刻都在躲避。</p>

苏轼的脸上全是人血,那股子血腥味特别冲。他张嘴呕吐了一下,然后眼睛就红了。</p>

此刻他没有什么诗情画意,有的只是昏沉。</p>

“啊……”</p>

众目睽睽之下,苏轼就这么策马冲了过去,然后举刀砍杀。</p>

“一刀!两刀!三刀……”</p>

苏轼连续三刀才把敌军砍下马,他再回头时,那被鲜血染红的脸上全是杀意。</p>

这是杀人之后狂化了!</p>

包拯全程旁观了苏轼杀人的这一幕,然后有些心痒难耐。</p>

人老了,对生命的感觉会变化。</p>

包拯认为人就是这么一回事,别矫情,别嘚瑟,不过是一条人而已。既然活着,那就活的有意义一些。</p>

而杀敌自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儿,所以他准备好了。</p>

折继祖和种谔率领的两支生力军的加入,很快就改变了战局的态势。</p>

“西夏人要逃了!”</p>

李谅祚带着主力跑路了,剩下的残兵也在陆陆续续的四散逃命,纠缠在一起的开始被合围。</p>

包拯跟随着大队行动,全程领略了这一战。</p>

但他依旧没能杀敌!</p>

“追击五里!”</p>

军令一下,折继祖率军而去,种谔却慢了一步,只能留下来解决剩下的敌人。</p>

败了!</p>

被包围的敌军四处张望,可并无援军。</p>

那些宋人的脸上全是兴奋和残忍,在败给西夏人多次之后,今天终于得到了复仇的机会。</p>

外围的弩手开始聚集,他们将会减少宋人的伤亡。</p>

“下马跪地!”</p>

有人用西夏话在大声的喊着。</p>

没有人下马。</p>

此刻他们依旧恪守着勇士的荣誉。</p>

“突围!”</p>

残存的将领发布了最后的命令,西夏残兵开始分散突围。</p>

宋军早就做好了准备,于是这场突围就演变成了困兽犹斗。</p>

到处都是落单被围住的西夏人,绝望之下,他们不停的嚎叫着,宛如野狼。</p>

沈安在旁观。这次大战很短暂,但战果应当不错,他很惬意的在享受着胜利时刻。</p>

“包相!”</p>

他正在和黄春说着后续的事儿,就听到一声惊呼,等看去时,却是包拯在历险。</p>

不知何时包拯竟然出了保护圈,手持长剑和一个腹部负伤的残兵对上了。</p>

残兵的下半身全被自己的血染红了,可却看着很凶狠。</p>

他嚎叫着冲过来,大有你敢刺我一剑我就咬死你的意思。</p>

包拯哆嗦了一下,持剑劈砍而去。</p>

沈安只觉得浑身冰冷,喊道:“弄死他!放箭弄死他!”</p>

严宝玉不在,在场的箭手都张弓搭箭,可却来不及了。</p>

“包相闪开!”</p>

关键时刻,被包拯下套今日一定要杀敌的蒋佩来了。</p>

那残兵本想扑向包拯,可被蒋佩这么一喝就分散了注意力。</p>

噗!</p>

包拯一剑就劈砍在残兵的肩膀上,他又哆嗦了一下,用力的拉出了长剑。</p>

残兵没有惨叫,因为蒋佩的长剑也来了。</p>

“啊……”</p>

他大喊一声,合身就扑了过去,</p>

蒋佩下意识的缩着脖子,伸出长剑。</p>

噗!</p>

残兵一刀把他的官帽给砍没了,随后抱住了他,两人一起倒在地上。</p>

蒋佩慌了,喊道:“杀了他!杀了他!”</p>

包拯在马背上俯身,一剑插了下去,那残兵的身体弹动几下,就此了账。</p>

鲜血从他的身上流淌下去,蒋佩觉得身上全是温热。</p>

他奋力掀开身上的残兵,然后爬起来,踉踉跄跄的看着胸腹处的鲜血。再抬头时,包拯就在前方,单手杵剑站着,那张老脸在颤抖。</p>

“老夫杀敌了?”</p>

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沈安飞骑而至,他从马上飞跃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包拯的身上。</p>

包拯推开他的手,“老夫无事,没有受伤。”</p>

“呕!”</p>

蒋佩蹲在地上呕吐,包拯也不好过,他看着那些在干呕的文官,说道:“杀敌怕不怕?老夫也杀了,长剑砍进去的瞬间,老夫有些害怕,但能忍住。”</p>

第一次在沙场上砍人是会害怕。</p>

包拯很坦然的道:“但最后刺了一剑时,老夫已经不怕了,为何?因为你不杀他,他就会杀你!”</p>

包拯纳剑归鞘,沉声道:“大宋和西夏,和辽人就是如此,咱们不去杀人,他们就要杀咱们,怎么办?是坐等被杀还是自己拔剑?”</p>

那些文官们都若有所思,苏轼说道:“包相,汉唐时没人敢惹咱们,现在是咱们不敢惹人。汉唐时谁敢惹咱们就杀,如今却反过来了,这不对!这不是中原!”</p>

唐仁今日跟在折继祖的身边偷鸡,杀敌不少,若是论功的话,估摸着能让那些勇士目瞪口呆。</p>

此刻他觉得自己能站在汴梁皇城里高喊一声‘某唐仁杀敌无数’,于是他就得意的道:“包相,西夏人也就那样,首要不怕他们,这样才好杀敌。”</p>

“说得对!”</p>

包拯看着这些文官,语气铿锵的道:“老夫来之前还担心打不过西夏人,安北一路就在安慰老夫,说西夏人也就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两只耳朵两条腿……”</p>

“哈哈哈哈!”</p>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紧张情绪渐渐消散。</p>

包拯没笑,他继续说道:“老夫告诉安北,今日定然要杀敌,他大概是担心老夫去送人头,所以安排了好些精锐护着,不许老夫出那个圈子。可老夫还是觅得机会逃了出来,恰好还遇到了一个负伤的残兵……”</p>

他说的很有趣,可大家都严肃了起来。</p>

先前的厮杀看似两个老汉很笨拙,可却让人的眼中有些发热。</p>

“老夫不知自己为何要杀敌,就是心中想,于是觅得机会,老夫就出来了。”</p>

前方,追杀的骑兵归来,他们列阵,然后缓缓摧动马匹。</p>

沈安不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但却被吴康给推到了前方。</p>

“做什么?”</p>

“……老夫以前在汴梁时以为杀敌是武人的本分,很轻松,很……不能杀敌就是无能,可今日老夫和蒋佩联手方能杀了一个身负重创的残兵,老夫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p>

文官们默然,今日他们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战阵,那种惨烈让人颤栗,那种无畏让人热泪盈眶。</p>

“那些刀斧手,就那么笨重的站在那里,他们不躲避,只是挥动刀斧,直至被撞倒,被踩死……”</p>

包拯提高了嗓门,“老夫杀敌了!等老夫回到汴梁之后,可以骄傲的说自己杀敌了!可今日之大胜,谁的功劳最多?”</p>

众人看向前方不知所措的沈安。</p>

“是沈安!”</p>

包拯大声的道:“出京之前,官家说沈安知兵,让老夫在边上看看,帮一帮,让他历练,今日如何?”</p>

众人情不自禁的喊道:“名将!”</p>

文武官员齐齐面对沈安的背影,齐声喊道:“名将!”</p>

沈安吸吸鼻子,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场面。</p>

包拯的声音在继续:“前汉有冠军侯,年少驱逐匈奴,让异族丧胆,大宋有谁?有谁?”</p>

众人再次喊道:“沈安!沈安!”</p>

这是荣耀!</p>

这是战后夸功!</p>

沈安觉得眼睛在发热,他担心会落泪,所以有些赧然的低下头。</p>

然后,那些列阵归来的骑兵们齐齐喊道:“沈安!沈安!”</p>

这一刻,晴空万里!敌军丧胆远遁!</p>

这一刻,为了大宋!为了大宋的名将!</p>

无数将士在低头,表达自己的敬意。</p>

嘉佑八年初夏,大宋六万大军云集原州城,对阵西夏四万铁骑。</p>

大宋击溃对手!</p>

这是大宋对西夏的第一次大胜!</p>

……</p>

第三更送上,晚安!</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