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1067章 朕不会怕

“博一次,富三代!”</p>

“不做子孙的罪人,努力努力努力!”</p>

……</p>

凌晨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得去前面主持朝会。</p>

这便是皇帝一天的开始,很忙碌,但也很充实。</p>

早饭很丰盛,五道菜,主食是炊饼。</p>

剖开炊饼,把菜放进去,这便是赵曙最近喜欢的吃法。</p>

咬一口炊饼,赵曙微微点头。</p>

边上站着陈忠珩,他的手中拿着一个册子,看到赵曙点头,就说道:“辽人那边的枢密使换人了……换了杨绩……”</p>

赵曙点头,然后喝了一口汤,很是舒坦。</p>

“……知制诰祖无择进言,说中书不该在东边,该和门下对换……”</p>

“越州上虞县有女子为护祖母被杀……”</p>

赵曙抬头,“当嘉奖。”</p>

“是。”</p>

陈忠珩记住了,稍后在上朝前会提醒赵曙。</p>

他继续看册子,然后一怔,说道:“凌晨,郡王和沈安带人去了宗室书院……”</p>

嗯?</p>

赵曙想到了自家老爹的种种不靠谱,就问道:“是去做什么?”</p>

“说是书院的学生们不肯好好学,他们的长辈都忧心忡忡,说是白给了钱,就怕出来什么都没学到……颇有些怨言。”</p>

这是意有所指。</p>

但凡是人,都喜欢推卸责任。</p>

所以一旦这些学生不成才,那么这个就是推卸的借口,到时候还能闹一场。</p>

赵曙冷冷的道:“一天全是这等蝇营狗苟之事,朕想吃顿安稳饭都不成……韩琦他们昨日还说什么教化之功为第一,既然如此,稍后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去教化教化。”</p>

陈忠珩低声道:“官家,书院那边已经安抚好了……”</p>

弄好了?</p>

赵曙觉得自己这顿早饭真是不容易,“朕要吃饭!”</p>

那些宗室子的死活他压根就不关心,最好全部赶到琼州去,眼不见为净。</p>

说着他觉得眼皮发涩,微微颤抖,后脑勺开始发麻。</p>

怎么就犯病了呢?</p>

赵曙很忧郁,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太难受了,让他觉得心中发紧。</p>

吃了早饭,他慢悠悠的去了前面。</p>

君臣相见,分外的那个啥……</p>

“陛下,早上有人说……”曾公亮觉得气氛不大对,就想活跃一下,“说是武学巷昨夜闹腾到了天亮,吵的一条街的人都没法睡。”</p>

韩琦说道:“是宗室书院吧?老夫听闻郡王和沈安去了那里,皇城司的人也去了不少。”</p>

“是吗?”欧阳修的消息不灵通。</p>

包拯没搭理。</p>

赵曙也不想搭理,但他现在很难受,整个人都不对劲。</p>

他忍住暴躁,眼皮子跳动了一下,“陈忠珩!”</p>

“是。”</p>

陈忠珩敏锐的发现官家不大对,所以很是小心翼翼的出来说道:“昨夜郡王和沈安去了宗室书院,沈安令邙山书院的学生集结,在凌晨时冲进了宗室子们的寝室之内,乱棍把他们打了出来……”</p>

很猛啊!</p>

宰辅们面面相觑,觉得赵允让和沈安的组合,怕是能把汴梁城给折腾的翻过来。</p>

“学生们群情激昂,沈安一番话转危为安……如今那些学生都在上课,很是精神。”</p>

陈忠珩干巴巴的说完了,抬头就发现几双饱含愤怒的眼睛。</p>

这是啥意思?</p>

他一个哆嗦,就退了回去。</p>

“就这点?”韩琦很不满的道:“他说了什么话?”</p>

欧阳修说道:“那些宗室子可不是善茬,找茬才是他们的本性,一番话竟然就能让他们的怒火消散,还能让他们精神抖擞的去上课,这是什么话?”</p>

陈忠珩摇头,“皇城司给的消息就是这么多。”</p>

韩琦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张八年怕是失职了。”</p>

赵曙觉得头皮在发烫,“去,让张八年来。”</p>

张八年很快就来了,听到这个质疑后,他说道:“臣派去的那些人回来后都很精神,可沈安没说什么……就说了什么博一次,富三代……”</p>

噗!</p>

曾公亮不禁就笑喷了。</p>

“这是什么?”欧阳修作为文坛盟主,觉得这样的话实在是太那个啥了。</p>

“有些像是市井俚语。”</p>

“老夫看怕是有些蹊跷啊!”</p>

“要不……明日凌晨咱们去看看?”</p>

曾公亮觉得这事儿怕是有些古怪,不弄清楚不安心。</p>

包拯说道:“沈安有这等本事。”</p>

他就说了这句话,然后就闭口不言。</p>

那是沈安刚到汴梁的时候,他听闻有人聚众闹事,就带着人去,结果看到了少年沈安在鼓动小贩们,那场面,至今他还记忆犹新。</p>

那个少年,真的有蛊惑人心的本事。若非当时的沈安还小,而且还带着果果,老包当时就想拿下他。</p>

如今那个少年变成了大宋的臣子,立功无数,让包拯不禁庆幸着自己当初的决定。</p>

没抓他就是好啊!</p>

而且他自己更是靠着沈安才活到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回头去看看果果,听听她嘀咕些什么。</p>

包拯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君臣都在看着他,觉得这人大抵是在神游域外。</p>

这里是朝堂,你竟然走神……</p>

“都出去!”</p>

赵曙突然闭上眼睛,神色痛苦的摆手,“赶紧,都出去!”</p>

呃!</p>

韩琦心中一惊,上前一步问道:“陛下这是病了吗?来人,叫御医来,赶紧……”</p>

陈忠珩没动。</p>

韩琦大怒,随手就把笏板砸了过去。</p>

陈忠珩的反应很快,他一偏头,笏板就呼啸而过。</p>

一个内侍正想着该怎么利用这次机会得到赵曙的好感,正低头想着,觉得身前光影晃动,就抬头看了一眼。</p>

一个东西突然飞来……</p>

呯!</p>

他捂着额头,再放开手时,那里一个包正在成型。</p>

“无礼!”</p>

赵曙的目光中多了焦躁和愤怒,喝道:“出去!滚出去!”</p>

他双手握拳,分明就是在极力忍耐着。</p>

韩琦讶然道:“这是怎么了?”</p>

官家怎么情绪突然变化的那么大?</p>

这是犯病了?</p>

“滚!”</p>

赵曙突然双手乱抓,然后抓到了什么东西,就顺手扔了过来。</p>

韩琦身手敏捷的接住了这个东西,一看却是玉佩。</p>

“臣等告退。”</p>

这时候不能再待了,不过官家怎么就犯病了呢?</p>

等他们出去后,赵曙靠在椅背上,呼吸急促,就像是刚从城外一路跑到了这里。</p>

“陛下……”</p>

陈忠珩觉得这次犯病好像更严重了些。</p>

“都出去!”</p>

赵曙摆摆手,依旧在强忍着。</p>

陈忠珩楞了一下,然后带着人出了大殿。</p>

赵曙抬头,看到陈忠珩最后一个消失在殿外,他的身体就是一松。</p>

他的呼吸渐渐变了,吸气细微,呼气却短促,一下一下的,就像是疲惫过度的那种喘息。</p>

一种绝望感袭上心头,赵曙低头,双手捂着脸,身体微微颤动着。</p>

大宋的情况前所未有的好,但这一步步的走来,赵曙的身上背负了无数压力,旁人无法想象的压力。</p>

正如同当年仁宗庆历新政时那样,那些反对者蜂拥而起,从各个方面在给宫中的皇帝施加压力。</p>

皇城司的人在监控着这一切,隔一阵子就上报。</p>

那些官吏、那些豪绅们都在不满,他们觉得这是一次不吭不哈的革新,没有人吆喝什么新政,没有人喊什么口号,但大宋的改变却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p>

他们就像是地老鼠,躲在阴沟之下,拥有权力和财富,可新政却是把覆盖在水沟上面的石板给揭开。</p>

这些地老鼠最惧怕的就是阳光,他们习惯躲在阴暗之中,不断从大宋的身上剥取着血肉,温文尔雅的享用。</p>

可现在他们头顶的那块石板已经被掀开了一些,一缕微光照射下来,让他们感到了危机。</p>

于是有人在串联,渐渐的,涌进来的奏疏中多了不少杂音。</p>

这些官员开始隐晦的指出某件革新的不好之处,而且还很有斗争经验的加了实例,比如说某地的灾民没有被变为厢军,然后饿死了几个。</p>

随后不少人都在指着这件事进言,大抵是希望延续原先的政策。</p>

赵曙置之不理,甚至有一次还让人烧了几箱子奏疏,把消息传出去。</p>

朕不想听到这些!</p>

可他传递的信号并没有能阻拦这些力量。</p>

那些人开始针对各种新政进言,说什么某地有百姓被这条政策影响,民不聊生,再这样下去,这个大宋就要玩完了。</p>

赵曙依旧置之不理,于是那些言论渐渐的就激烈了起来。</p>

这是风雨到来之前的征兆。</p>

赵曙置之不理,下一步那些人会越来越多。</p>

一两个反对者自然无法撼动局势,可当千万个反对者出现时,会如何?</p>

赵曙深呼吸了几下,缓缓按摩着自己脑袋的侧后方。</p>

酸痛感传来,他轻哼着,眼睛闭着,眼皮却在飞快的颤动。</p>

“让张八年来。”</p>

陈忠珩在外面高声应道:“是,臣这便去。”</p>

官家犯病了,这个时候不能犯错。</p>

陈忠珩狂奔而出。</p>

稍后他和张八年一起进殿。</p>

“官家……”</p>

张八年发现了赵曙的不对劲。</p>

赵曙浑身放松的靠着,淡淡的道:“那些人如何?”</p>

“那些人在互相串联,其中有几人最为活跃,四处奔走……”</p>

张八年一直在盯着那些人,但却不敢妄动。</p>

“他们想让朕服软,就和庆历新政那时的先帝一样……”</p>

赵曙渐渐的冷笑起来,“他们的手段就是人多,随后就是鼓噪,不,是聒噪!他们一起闹腾,声势浩大,然后忧心忡忡的说什么再这样下去,大宋将会毁于朕之手……”</p>

以后的王安石革新就是这样,从上到下的反对者多不胜数。朝中的官员没办法,只能打嘴仗,可地方官员却鼓噪了起来,说新政扰民、害民……再不废除掉,大宋怕是要完蛋了。</p>

新政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可当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之时,反对者们的立场就很清楚了。</p>

——我们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立场!</p>

为国为民这话好说,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p>

但赵顼和王安石都不是软弱之辈,硬顶着不退后。</p>

可当这股子反对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时,大宋……风雨飘摇!</p>

现在的赵曙就提前感受到了这一切,不过还比不上赵顼那时候的压力。</p>

“他们小看了朕!”</p>

赵曙的目光渐渐坚定,从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缓和了些的他坚定的说道:“朕不会害怕!不会退缩半步!”</p>

……</p>

第三更送上,晚安,顺带求月票了啊!</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