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1284章 钞能力准备

赵曙的心情很好,好的不得了。</p>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养精蓄锐没啥用,被沈安一个试点给解决了。</p>

此时的君臣还不知道试点对于革新的重要性,直至沈安今日一说,危机当即解除,他们这才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p>

“试试,好,就试试。”</p>

赵曙很是愉快的决定了这件事,然后就宣布散会。</p>

不,是散朝。</p>

群臣出了大殿就开始分成了几堆。</p>

人最多的是司马光和吕诲那边,其次是宰辅们这边,剩下的小猫两三只,各自成群,不过成不了气候。</p>

韩琦得意洋洋的带着宰辅们一起走,用很大的嗓门说道:“老夫说过什么?要稳重,要稳重,什么狗屁都不知道的就来弹劾……这是御史?哈哈哈哈!”</p>

老韩从北方回来后,就有些往老流氓发展的趋势。</p>

吕诲却不怕他,看了他一眼,说道:“为人臣者,要忠心耿耿,要敢于直言……”</p>

说着他看了包拯一眼,说道:“某会自求去监督此事……”</p>

有某在,你们别想好!</p>

这人真的让人恶心啊!</p>

沈安低声问包拯,“包公,这人怎么做到了侍御史?”</p>

包拯淡淡的道:“他是名相之后。大宋是讲情面的,而且此人认识许多人。”</p>

“明白了。”</p>

就是代表着一股势力是吧,连赵曙都没法收拾他的那种。</p>

想想神宗时,王安石变法,那些反对者众多,赵顼和王安石也没招啊!</p>

苏轼嘀咕道:“下官觉着这样不好吧。”</p>

他是小虾米,只能跟在后面,存在感很低。</p>

“怎么不好了?”</p>

沈安回身问道。</p>

苏轼很实在的说道:“这是结党了。”</p>

这边看看那边,那边看看这边,瞬间中间好像多了一堵墙。</p>

无形的墙!</p>

这个……党争提前到来了!</p>

韩琦笑了笑,问道:“沈安你可怕了?”</p>

他原先经过庆历新政的洗礼,所以很是从容,“当年老夫见过比这更多、更厉害的对手。”</p>

“下官是不怕的。”沈安笑道:“人多不一定管用。”</p>

想想范仲淹和王安石所处的环境,沈安真的觉得现在强大多了。</p>

“是啊!”韩琦淡淡的道:“老夫一人就能当他们十人,不,一百人。”</p>

那边有人看着韩琦发憷,说道:“此事怕是艰难了。”</p>

吕诲皱眉道:“慌什么?老夫会去祥符坐镇!”</p>

众人纷纷点头,有吕诲去坐镇,这事儿还有挽回的余地。</p>

一个官员,就是昨夜话多的那个汤镜说道:“那个苏轼还在那边呢。”</p>

这话他说的无心,可吕诲却尴尬了。</p>

你可是御史台的二把手,看看你的手下吧,压根没把你当回事,就大摇大摆的跟着对手。</p>

我真难啊!</p>

吕诲是反对派的头领,自然要维持自己的威信,于是他板着脸道:“苏轼你在那边作甚?过来!”</p>

苏轼看了他一眼,说道:“敢问侍御史何事?”</p>

呃!</p>

竟然这样?</p>

苏轼并未过来,吕诲老脸丢尽。</p>

他冷冷的道:“老夫叫不动你吗?”</p>

这还是那一套!</p>

他做事喜欢对人不对事,这时依旧是如此。</p>

苏轼眨巴了一下眼睛,看似有些害怕,然后说道:“下官……”</p>

包拯突然说道:“老夫找他有事,怎地?你不同意?”</p>

操蛋!</p>

旁人,哪怕是韩琦吕诲都能当面驳斥,可包拯却不同。</p>

包拯原先担任过御史中丞,也算是吕诲的老前辈。</p>

老前辈一句话直接让他下不来台。</p>

你要喷不?</p>

吕诲想喷,可看到包拯轻蔑的眼神后,他犹豫了一下。</p>

这位可是大宋第一喷子,你确定自己能喷的过他?</p>

吕诲觉得今天准备的不充分。</p>

“哈哈哈哈!”</p>

包拯突然大笑了起来,然后大步超过了韩琦,越走越快,渐渐远去。</p>

包拯历来都是板着脸出现,别说是大笑,微笑都少见。</p>

此刻他大笑起来,众人都不禁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吕诲。</p>

老包擅长喷人,被他喷的人往往会生出怯意来,这不又多了一个受害者!</p>

吕诲盯住了苏轼,目光阴冷。</p>

此事是由苏轼引发的,他不收拾了此人,威信何在?</p>

“苏轼,苏御史!”</p>

一个内侍跌跌撞撞的跑来,近前说道:“官家让你去祥符县……”</p>

苏轼有些兴奋,问道:“不是侍御史去吗?”</p>

内侍看了吕诲一眼,说道:“让谁去是官家说了算。”</p>

我太难了!</p>

吕诲此刻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p>

他笃定自己能去,可还没等他自我推荐,赵曙的决断就出来了,却是让苏轼去祥符县。</p>

竟然是苏轼吗?</p>

沈安不禁想笑。</p>

苏轼去,那就是一个利好。</p>

随后节奏就骤然加快了,祥符县县令张启伟被召见,赵曙亲自说了此事,宰辅们随后也见了他,为他打气。</p>

站在皇城外,张启伟觉得腿有些软。</p>

在外面等候他的随从说道:“郎君,祥符县境内多豪强,向他们收免役钱,怕是难啊!”</p>

张启伟苦笑道:“谁说不是呢,此事某就是鱼肉……不过……”</p>

他振奋精神道:“这大宋总得有人做事吧?某以前一直说没机会做事,如今机会来了,回头就告诉那些人,都打起精神来,好生把免役法弄好……谁敢阳奉阴违,某先弄死他!”</p>

随即祥符县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小吏们把免役法告知了境内的富户,可大多富户都不理解,甚至有放话说不交的。</p>

那些不交的大多是豪强,家中不乏关系,所以觉得自己能拖一拖,说不定这免役法就被人搅黄了。</p>

免役法第一步不顺。</p>

消息传回京中后,赵曙发脾气了,陈忠珩夹着屁股在宫中飞奔的英姿时常出现。</p>

御史台的日子也不好过,吕诲和御史中丞唐介最近在暗战,大伙儿都怕殃及池鱼。</p>

但有人却没法避开。</p>

比如说杨继年。</p>

作为沈安的老丈人,杨继年在御史台就是个特殊的存在。</p>

御史们对沈安自然没多少好感,可杨继年是老御史,而且不多事,你很难去刁难他。</p>

毕竟过意不去啊!</p>

“……一般谁会去刁难杨继年?没人呢,大家都是君子,该恨沈安就恨沈安,迁怒杨继年算是什么事啊!”</p>

两个官员在嘀咕,有人路过,闻言就笑道:“难道不是怕被沈安打断腿吗?”</p>

那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p>

稍后到了中午,值房房门纷纷打开,官吏们准备去寻摸些吃的。</p>

大宋说是两餐制,可中午得寻摸些吃的垫垫肚子。</p>

杨继年也出来了,他缓缓走出来。</p>

吕诲就站在中间,负手看着杨继年。</p>

“免役法导致祥符县怨声载道!”</p>

他淡淡的道:“此事你那女婿居功至伟,祸害大宋他是第一人,此后当遗臭万年。你作为他的丈人,该要劝诫他,莫要坐视,否则以后被牵累,悔之晚矣!”</p>

说话间,一股威严就压了过去。</p>

众人看着杨继年,不禁心生同情。</p>

好不好的老好人,竟然被女婿带累,可怜啊!</p>

“见过吕知杂。”</p>

知杂是侍御史知杂事的简称,但一般人都是称呼吕诲为侍御史,这样更威严,更好听。</p>

可杨继年却直接称呼他为知杂。</p>

好胆量啊!</p>

吕诲面色微青,杨继年视若无睹的道:“论祸害,下官的女婿进了朝中数年。在他进朝中之前,敢问吕知杂,大宋如何?”</p>

吕诲冷冷的不说话,好像说话就丢份。</p>

杨继年继续说道:“如今的大宋如何?数年前的大宋看似太平,可外有辽国西夏,甚至还有交趾为害。每年三司上下为了亏空而焦头烂额。农户每年只求不被饿死……可如今如何?”</p>

他突然提高了嗓门,目光炯炯的盯着吕诲,用那种蔑视的姿态说道:“如今岁币废除,辽国无可奈何。西夏数次被击败,对大宋心生畏惧。只是水军就能让交趾上下苦不堪言……还有市舶司的增收,三司的结余……一桩桩,一件件啊!”</p>

他愤怒的道:“大宋在蒸蒸日上,为何有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在为了大宋而殚精竭虑,在浴血奋战。可有的人却在边上阴阳怪气,在背后捅刀子……无耻!”</p>

无耻!</p>

御史台的人都出来了,都有些傻眼。</p>

老好人杨继年竟然发飙了?</p>

而且还是冲着吕诲,言辞间把吕诲比作是背后捅刀子的小人。</p>

这个真是猛啊!</p>

有人低声道:“杨继年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p>

吕诲要被气疯了,他的右脸颊颤抖了一下,淡淡的道:“祥符县的富户准备来京请愿,你们翁婿好自为之吧。”</p>

这是一记炸雷,顷刻间让御史台乱了。</p>

这是什么意思?</p>

不言而喻,祥符县就在京城边上,天子脚下,自然权贵豪绅很多。</p>

那些人大多都是铁公鸡,向来只有他们放高利贷去挣钱的,特么的,现在朝中竟然要他们交钱?</p>

咱们去喊冤吧?</p>

于是有人出头,大伙儿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p>

就在吕诲说话的当口,那些人已经进了汴梁城。</p>

大局定矣!</p>

吕诲没发火的原因就是这个。</p>

他觉得自己的威信受损了,但不急着修补,等官家焦头烂额,收回成命时,他再打压杨继年,如此御史台谁还敢和他作对?</p>

杨继年心中一紧,却淡淡的道:“下官拭目以待。”</p>

吕诲笑道:“希望你莫要后悔。”</p>

“定然不会。”</p>

两人正在较劲,外面有人喊道:“沈安在招呼人了……”</p>

卧槽!</p>

“这是要动手啊!”</p>

御史台的人都兴奋了。</p>

那些来请愿的人应当不少吧。</p>

一次殴打那么多人,堪称是前无古人。</p>

这个热闹定然要看啊!</p>

于是众人纷纷涌出去。</p>

杨继年缓缓往外走,他在想着此事的过程。</p>

女婿看来是要动狠手了,官家必然是默许的,可动手之后,反对派们会借机喊冤,然后聚拢人心,由此朝野分裂,大宋将会进入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p>

这样的代价太大了!</p>

吕诲走在他的侧前方,微微笑着。</p>

两人出了御史台,左边是开封府,不少官吏在外面。</p>

而御史台的官吏们却没走。</p>

那个报信的人在兴奋的说道:“……沈安让人传话,说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话不是空话,不是套话……沈家将率先缴纳免役钱!”</p>

卧槽……</p>

有人问道:“有多少人答应?”</p>

吕诲双手握紧,只觉得脑子里一阵混乱。</p>

“好些人,汴梁城中许多商人都在响应……”</p>

众人不禁看向了吕诲。</p>

你不是说这是害民之举吗?</p>

怎么有那么多人积极踊跃的来了?</p>

您的脸疼吗?</p>

杨继年缓缓站在大门内,只觉得阳光明媚,眼前的一切都是这般清新。</p>

他不禁轻轻一跳,就跳出了大门……</p>

……</p>

从今日开始,到一月七号,都是双倍月票。爵士求票。</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