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隍阴地之中,崇帝听着那位神明说,乃是地府新任都城隍。</p>
他惊道,“都城隍,不是陈王爷吗?”</p>
京城的都城隍,乃是统领九州所有阳间阴神之正神。</p>
同时也是大明开国太祖亲封的王爷。</p>
其在地府的神位,其实和各位阎王爷差不多。</p>
但因为地位特殊,需要人道皇朝和地府共同承认,所以在地府体系里的影响力和权力肯定是不如阎王的。</p>
而且这都城隍,不像阎王一样,万年不换,就是那几个人。</p>
这些城隍阴神,几乎一改朝换代,就会被换成其他人。</p>
就比如说这原本的都城隍陈王爷,就是随着大明太祖打江山的一员猛将。</p>
大明太祖得了江上后,不止是大肆封赏活着的功臣,还将许多死了的大将封为了各地城隍。</p>
崇帝作为当今大明皇帝,当然也是熟知这些的。</p>
此时他听到都城隍换人,立马就有些慌了。</p>
因为在他的想法里,连都城隍都换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大明也要被新的朝代所取代。</p>
他慌道,“陈王爷呢?为什么会忽然换了都城隍??”</p>
小倩见他惊慌,大致也能猜到他是怎么想的,就道,</p>
“陛下不用惊慌,本神此次将陛下请来,就是想要向陛下说明情况……”</p>
她开始娓娓道来,说着半真半假的信息。</p>
崇帝听的一愣一愣的。</p>
虽然他权倾天下,但是对于修行界和天庭地府等这些事,其实并不了解。</p>
也是以往规矩森严,确实是不允许神道过多参与人道皇朝的事。</p>
现在虽然一些规矩还在,但却已经没有那么森严。</p>
所以小倩虽然担心气运功德被削,不愿意直接与人道皇朝产生纠葛,但向崇帝透露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还是没问题的。</p>
小倩见唬住了崇帝,就道,“所以此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止是天下大乱,其实连神道也产生了一些混乱,许多神明,都已经换位,而我,就是顶替陈王爷的下一任都城隍。”</p>
崇帝忧心忡忡道,“原来如此,想不到此时已经混乱如斯,不止是我大明,连天上地下,都已经开始出现变故,难怪朕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天下局势还是越来越乱……”</p>
小倩见他如此说,很想吐槽,你要是不苦心作死,大明估计还能多活几年。</p>
她继承了酆都大帝传承,视野已经完全不同。</p>
看到崇帝的那些骚操作后,就知道大明没几年的气运了。</p>
但要是一开始这崇帝什么都不干,大明说不一定还能多活十来年。</p>
如果是以往,她肯定是不想管这些事的,但现在人道神道,气运相连,如果不纠正人道,神道估计也好不了。</p>
她又不好直接说你这货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个祸害,最好赶紧去死,然后传位给个能干的太子,就道,</p>
“陛下,此时的时局,想必你也知道一些,但想来还是知道的不够多,我想先告诉你一件事,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备……”</p>
崇帝见她如此说,神色凝重,“城隍爷还请说,朕听着就是。”</p>
小倩就道,“陛下对当朝国师,了解多少?”</p>
崇帝奇道,“国师?据我所知,国师乃是……”</p>
他说了些普度慈航编出来的,什么佛陀转世,神通广大,脸上带着信任和尊敬。</p>
能够将中央皇朝的皇帝骗得团团转,还拉起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关系网,普度慈航也算是厉害了。</p>
小倩微微一笑,“如果我要说,那号称佛陀转世的国师,乃是一只千年蜈蚣修成的妖魔,陛下你信么?”</p>
崇帝一惊,却笑道,“城隍爷还是莫要开玩笑的好,国师朕还是很了解的,为人慈悲为怀,神通广大,为朕办了许多大事,朝廷也正是有国师坐镇,才无妖邪胆敢作乱。”</p>
小倩心中嗤笑,心道一只鬼仙境界的妖魔坐镇,其他妖魔鬼怪当然是不敢明目张胆去和它抢食吃了。</p>
她淡然道,“是不是真的,其实陛下明日一早应该就能知道了。我告诉陛下这些,就是想提醒一下陛下,人道神道,只要放了错,都会受到天道处罚,如果不承担错误,可能就会连累到大明皇朝……”</p>
崇帝脸色阴晴不定,听这城隍的意思,就是他已经放下了错误,要让他勇于承认。</p>
他自认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会放错,但想发怒却又不敢。</p>
小倩继续道,“这样吧,我给陛下一个承诺,要是事情真如我说的一般,陛下就放弃皇位,传位给贤德太子,我这里,会给陛下留着一个神位……”</p>
崇帝再也忍不住,豁然起身,怒道,“不可能,此时正是大明多事之秋,朕布局多时,正是要力挽狂澜之时,怎么可能退位……”</p>
小倩道,“我就是给陛下一条路而已,不然历代放了错的帝王,没有一个是有好下场的,就更不要说神位了。</p>
好了,该说的我也说了,陛下好好回去想想吧,我只是希望陛下别在天道惩罚之下,连累整个大明……来人,送陛下回去……”</p>
还没等崇帝说什么,就觉阴风阵阵,两个黑白无常又拉着他往皇宫飞去。</p>
待到他回过神来,一下翻身坐起,发现已经天光大亮。</p>
“来人,来人……”</p>
崇帝叫喊起来,惊动了大量侍女太监和侍卫。</p>
在他的询问下,众人对什么黑白无常,什么都城隍一无所知。</p>
他脸色阴晴不定,暗道看来确实不是一场梦那么简单。</p>
如果是做梦的话,他不可能会记忆犹新,连那城隍对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p>
但是那城隍说的话又让他很是不服和愤怒。</p>
那城隍竟然说他放了大错,为了不连累大明,让他退位。</p>
虽然那城隍说承诺他一个死后神位,但这哪里是一个帝王能够接受的建议。</p>
不过说起来,在这个世界,人道帝王确实几乎没有成神的先例。</p>
盖因天道规则,享受人道极致繁华荣耀,就不能享受长生与逍遥。</p>
所以痴迷修行长生,却又舍不得帝王之位的皇帝,没有一个是修行成功的。</p>
要是以前,小倩也不敢承诺给崇帝一个神位。</p>
但现在天道规则松动混乱,只要能够扶正人道皇朝,承诺给崇帝一个区区神位,就是功大于过。</p>
也就是说,就算给了崇帝一个神位,被削减了气运功德,但如果这样做能够扶正人道皇朝,那得赐的气运功德肯定是要比削减的多,所以她还是赚的。</p>
崇帝做了个怪梦,本来是不想上朝的,但却听有内臣来报,说是众大臣有重要事情启奏。</p>
他想到了那城隍说的话,想了想还是去上朝去了。</p>
朝堂之上,就有几个大臣启奏,说罪臣傅天仇和押解其上京的左千户,有重要事情启奏。</p>
当然,这几个大臣都是傅天仇和左千户找的国师一党的政敌。</p>
要不然光凭傅天仇一个罪臣的身份,有什么资格直接上书。</p>
要是以前,崇帝肯定会先训斥几人一番,然后再有一些波折后,才会看奏章。</p>
但经历了昨夜的事情,他隐隐觉得,这可能和国师有关。</p>
果然拿上奏章后,就看到了满篇对国师的控诉。</p>
奏章上更是直接说国师乃是妖魔所化,其山庄就是妖魔巢穴。</p>
此时以国师为首的众妖魔已经被一个修为高深之高人所斩杀,尸体就在山庄之中。</p>
不止如此,山庄之中还有许多遭了国师毒手的失踪官员的尸体。</p>
崇帝看后,脸色连连变化。</p>
他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被奏章中的内容震到了。</p>
此时他的心情,复杂无比。</p>
一个是想到了那城隍说的,他放下错,就要放弃皇位,不然就会连累大明。</p>
一个就是想到了此时的朝廷之中,就有许多国师的党羽。</p>
这一次,不管是个什么情况,大明朝堂,注定是要大乱了。</p>
还好崇帝虽然无能,但倒也不是完全的昏聩。</p>
想到大明的处境,还是压住了复杂的心情,决定先调查清楚。</p>
于是他不动声色的先退朝,然后派人去国师山庄调查。</p>
带队的近卫统领带人到达山庄后,就被里面的情景吓到了,立马回报崇帝。</p>
崇帝接到消息后,头一晕,无力的坐在书房的椅子上。</p>
他心思百转,想到了很多。</p>
然后恶狠狠道,“给朕抓,全都抓起来,凌迟处死……”</p>
崇帝什么都不行,推卸责任那可是一流。</p>
一直以来逐渐糜烂的局势和战局,他就从来不会反省,是因为他骚操作,而是认为乃是那些官员根本和他不是一条心的原因。</p>
那国师,可是他一手提拔,信任有加,此时却只想着是那些宦官与国师勾结,蒙蔽于他,才会让他放下大错。</p>
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色变,许多官员和宦官遭了秧。</p>
而傅天仇因为揭露国师真面目有功,不止被官复原职,更是得了许多赏赐。</p>
左千户也因为这事升任锦衣卫正四品指挥佥事一职。</p>
不过反倒是这次立了最大功劳的燕赤霞,却连一点好处没捞到,甚至崇帝都没有召见他。</p>
京城一间客栈之中,正在修养的宁采臣和知秋一叶为燕赤霞感到不值和愤愤不平。</p>
宁采臣道,“燕大侠,我早就说了,这朝廷之事复杂得很,根本不值得大侠这种高人为之效力……”</p>
知秋一叶道,“就是,燕大侠,还是和我等游历天下,斩妖除魔来的痛快啊……”</p>
燕赤霞到是满不在乎道,“既然是修行之道,哪里有那么容易的,现在只能说是时机还不到,等等就是了。”</p>
宁采臣和知秋一叶暗自摇头,只觉燕赤霞已经不是原本那个潇洒自由的燕赤霞了,只觉好生可惜。</p>
他们却不知道各人有各人的道路,这就是燕赤霞得了那位上神指点后选择的道路。</p>
这条路也许难走,但起码能够看到前路。</p>
不像传统的修行之道,正常的仙路已经被堵死,只有转修鬼道才能成仙。</p>
但燕赤霞对于鬼仙并没有兴趣,宁愿去搏一搏气运功德成仙这条路。</p>
宁采臣是个凡人,知秋一叶又境界太低,当然是不会理解这些的。</p>
这时傅天仇来到了客栈之中。</p>
此时的傅天仇不止官复原职,俨然还成为了崇帝的心腹,意气风发。</p>
他此次来,就是来安慰燕赤霞的。</p>
傅天仇多年为官,当然知道崇帝为何会不召见这次除掉妖魔国师的最大功臣。</p>
是因为崇帝已经对这些修士术士,产生了怀疑和抵触感。</p>
也是崇帝不想承认自己放错的表现。</p>
他此时大肆收拾和国师有瓜葛的各种官员和宦官,将妖魔入朝堂的事,完全推给了和国师关系最好的几个大宦官。</p>
此时朝堂之上,原本平衡的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的平衡已经被打破。</p>
作为文官集团一员的傅天仇当然是高兴的。</p>
在他看来大明此时的政局如此糜烂,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就是最大的原因。</p>
此时借着收拾国师残党,崇帝将宦官集团几乎也一并收拾了,对文官集团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p>
崇帝也以为自己这次的处置方法乃是英明神武,乘机剔除了一个尾大不掉的毒瘤。</p>
却不知,这却越发的加速了大明的崩溃。</p>
乘机清理贪腐的大宦官是没错,但崇帝却忘记了,宦官集团,就算位高权重,说到底还是要依附皇室而存在。</p>
而文官集团则完全不同,不止党派林立内斗不休,最主要还是此时已经对大明没有了多少归属感。</p>
说到底就是此时的文官集团,大多数都只想着争权夺利,甚至改朝换代了他们也不大在乎。</p>
最明显的就是国库税收问题。</p>
宦官集团主张的是加重富人税收,保证国库充实,用来抵御外敌。</p>
而文官集团却一直叫嚷着减轻富人税收,转头对穷人收税。</p>
他们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拉拢各地富豪了。</p>
但在这个糜烂的时代,穷人哪里会有税让你收。</p>
税收不上来,国库就会空虚,那战也就不用打了,大明也就直接完蛋了。</p>
当然,文官集团里也有真正两袖清风的好官,比如傅天仇。</p>
但是这样的好官,已经是极少数。</p>
而且傅天仇这种文官,说白了都有些理想主义,这才会轻易就被人陷害,差点被砍了脑袋。</p>
所以想要靠傅天仇这些少数好官来维持大明不倒,基本也已经不可能。</p>
而根本没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傅天仇,此时正在客栈里意气风发的和燕赤霞展望着未来。</p>
“圣上以前是受到了国师和奸宦蒙蔽,此时圣上已经意识到问题,开始清理奸宦,励精图治,正是我等大展拳脚之时。燕大侠一定不要走,圣上此时只是生怕国师之事还没有处理干净,就将大侠召进宫中,会引起一些变故……”</p>
</p>sxbiquge/read/3/3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