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410章西伯利亚大开发

“各位读者你们好,我是《盛京时报》记者,今天我来到了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托木斯克市,自从四年前,帝国皇帝陛下颁旨实施西伯利亚大开发战略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内陆人口来到了这里,几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负责此项事物的肃亲王,请他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发展情况”

肃亲王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苟言笑,第一次接受这么西方式的采访方式,倒是显得有些紧张,他清了一下嗓音,说道:“帝国的百姓们,《盛京时报》的各位读者们,你们好。现在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西伯利亚大开发的情况。三年前帝国皇帝陛下批准了一项未来十年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帝国计划投入巨资,到1907年将西伯利亚建成一个适宜居住、工商业繁荣、旅游业发达的新兴产业区。根据帝国当初的设想,未来的西伯利亚不应该只是一个支撑远东地区发展的原料供应基地,而是一个生活舒适,各产业均衡发展的地区。为此帝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这一地区大力发展科技、旅游以及资源加工工业。按照的设想,西伯利亚地区在未来十年内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30,年均投资增长为百分之50,而居民人均收入每年也将增长百分之25左右。目前,这一战略的第二阶段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具体实施计划将由西伯利亚发展署与共同研究制定,并在明年年初提交给帝国。不过,在这里我可以向你们透露一下,这一战略涉及的资金初步估计将达到20亿元,而且帝国目前正在考虑的大型产业项目已经达到了200多个。”

记者说道:“看起来肃亲王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显得有些紧张。没有关系,我们的读者们都是帝国百姓,对您也非常熟悉和敬仰。现在我想问一下,面对如此巨额投入的宏伟发展战略,我国国内有什么反应呢?”

肃亲王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绪,说道:“这一战略公开后,我国各地都非常欢迎。就连驻西伯利亚地区全权代表都表示,这一战略的实施将给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开发、能源、工业以及旅游业这些方面来说,发展前景非常可观。而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将随之得到显着提高。

还有就是西伯利亚已经拥有了一些出色的高等学府,比如伊尔库茨克大学、新西伯利亚大学等等,如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也纷纷在这里设立了分校,这些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成为西伯利亚技术科学研究的基地,而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旅游业开发前景也是非常吸引人。不过,当初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战略的实施难度非常大。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就是这一战略所涉及的资金可能会达到20亿元。这些资金的来源中,当然我国投资会占到主要部分。此外,经过我们的分析,这个项目还需要依赖于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投资者,因为按照目前俄和地方的财力,要拿出这么大的一笔钱难度非常大。但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政策、交通设施等一直以来都为人诟病,再加上由于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人力资源稀缺,导致当地的生活和工业成本比其他地区高出很多,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吓退很不少国外投资者。”

记者说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严寒、空旷几乎就是西伯利亚的代言辞。您刚才也提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太好,开发困难也很多,那么为什么帝国还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开发这一地区呢?”

肃亲王说道:“没错,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于人们居住来说似乎不是太合适。特别是它的北部地区,气候非常寒冷,年均温度甚至在零度以下。但是,这一地区的铁矿石、石油、黄金等矿产以及动植物资源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据帝国的估计,整个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占到了全的三分之二以上。对于这一次的西伯利亚发展战略,远东报就评论道,以前历届都多次提出要对西伯利亚进行开发,但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次由于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中国刚刚接受西伯利亚地区,就大刀阔斧的实施这项战略,对于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这一地区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无疑会进一步巩固加强帝国的各项建设,大家都知道,帝国现在不缺钱,缺的是资源啊。帝国希望将西伯利亚建成一个各项产业均衡发展、适宜生活的地区,其目的也就是希望将为此后开发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往更深的方向发展打下基础。可以说,这也是帝国近几年来确定并不断推进的资源发展战略当中的重要一步。”

记者说道:“好的,感谢肃亲王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这次采访,谢谢。”

肃亲王不自然的笑道:“哦,欢迎以后读者们有时间都能来这里看看。我有公务在身,先行告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记者恭送走了肃亲王,继续说道:“好的,现在咱们再来采访第二位嘉宾,他的经历比较特殊,他是一个旗人,三年前因为一件官司被强行驱逐到了这里来发展,从当初对于旗人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大力拥护决策,带头鼓励旗人到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当初一个一文不名的破落户,到现在腰缠万贯,出动出资给地方兴办学校,他,就是旗人的代表,英二爷。英二爷,你好。”

此时的英二穿着一身名贵的狐裘,戴着一顶价值不菲的海龙皮帽,一笑露出满口的大金牙,还拼命向给自己拍照的记者亮出手上戴着的一枚大金戒指,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嘴脸。听记者这么问他,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挠着后脑勺说道:“我是英二,别叫二爷,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算哪门子爷啊。”

记者笑道:“英二先生,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发展经历。”

英二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清清嗓子,用满口京字京腔说道:“我叫英二,过去属于是满洲镶白旗的人,那位说镶白旗有什么了不起,是啊,如今是新政时代,八旗已经被裁撤了,但是倒退个一两百年,镶白旗可是响当当的,这支旗下面曾经就出过一位了不起而又了不起的大人物,那就是叱咤风云的睿亲王多尔衮。唉,可是世风日下,甭说着镶白旗,就是整个八旗都越来越不成器了,到了我英二这一代,全是他一帮废物点心,整日里那些爷辈留下的那点儿荫子钱不是泡堂子,就是捧戏子,要不就是整日价在八大胡同醉生梦死,那时候咱觉得自己是旗人,走在街上老人儿们见了还得称上一句英二爷,有的甚至还磕头跪拜,心里甭提有多美了,咱要的就是这份谱儿。现在想想我他妈那时候都白活。”英二翻翻眼睛小声对记者说:“我是不是说跑题了。”

记者笑着示意英二继续说。

“后来朝廷出新政,把八旗裁撤了,我不服气啊,要是按着旧制,我英二仗着爷辈儿的军功,起码也能世袭一个三等轻车都尉,这辈子身不动膀不摇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可是这一撤旗倒好,每年只不过到旗务局领点儿荫子钱,而且这钱是越给越少,根本支不上我的花销。眼看手里没钱了,我心里就更不忿,找到其他一些旗人少爷们一商议,决定给朝廷找点儿乱子唉,还是甭说这事儿了,丢人。”

“经过那件事之后,我们被关进顺天府大牢,我寻思着这下肯定要见阎王爷了,嘿,没想到朝廷还是眷顾着咱们旗人,用火车把咱们拉到了西伯利亚。那时候,我英二惭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要不就撒泡尿淹死自己得了(记者哥们儿,这句话忒粗,您可千万甭往报上登啊)但我当时就这么寻思的。从那儿开始,我英二就立志,说啥也得干出个样子来,让京里的旗人哥们儿们瞅瞅,我英二也他妈是个站着撒尿的主儿!”

“到了这里以后,分给我一套新房子,还给了我一套农具,和十亩荒地,说的是这些钱三年之后要偿还,要是偿还不了就从此取消掉我的荫子钱用作抵账。我一听就急了,都到这步田地了,我英二要是还靠着荫子钱活着整日里好吃懒做,我还是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