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疆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时 人和

自古以来当官有什么好处?除了可以给自己谋得利益之外,名声、各种头衔自然也是为官者的喜好之一。

上元节刚过,年前的商会也在商人的雷厉风行下终于成立,而关于商会会长的人选,完全不用叶青操心,不管是商贾还是赵师淳、燕庆之,无一例外的都会推举叶青来任这个商会的会长。

同样,为了向朝廷表忠、示好,商会的名称在商贾、燕庆之、赵师淳等人琢磨来琢磨去后,最终还是认同了叶青所取的商会名:靖康商会。

由此来提醒商会中的商贾:莫忘国耻!

有钱大家一起赚得宗旨之下,叶青头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宋朝官制,对于统治者的莫大好处与优势。

而且为了彰显自己这个商会的大公无私,是全心为整个淮南东路的商贾着想,叶青以靖康商会会长之名,提议了赵师淳来任副会长,至于剩余的两名副会长,则是由商贾们推举。

如此之举动,自然而然的,也让各路商贾真正彻底的放下了戒心,开始真正去了解、在意这个商会,在未来到底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儿巨大的利益来。

而赵师淳被叶青提名一事儿,同样也是得到了商贾们的认可,毕竟,即便是南宋商业发达,其商人的地位相比较而言还是要低于社会各个阶层。

但若是有了赵宋皇室的加入,非但能够提高商会的声望,同样,还能够让加入商会的商贾,因为崇国公赵师淳的关系,在心中产生一股与有荣焉,或者是让商会变得稍微高大上的权威性。

自然而然的,商会的其余两个副会长,由商贾从他们当中选出,而燕庆之这近一年来在淮南东路的活动,自然而然的会引起淮南东路商贾们的注意,何况,接下来的香皂、新烛,甚至是等颇黎的原材料,都将由燕庆之来独家供给他们,所以燕庆之则就成了第一个被推举出来的靖康商会的副会长。

而另外一位副会长,叶青最初并未觉得此人如何,但当知道贾伟之子便是如今身在盱眙军的贾涉时,则也不得不开始留心起这个贾伟来。

或许贾伟、贾涉两人名不见经传,但贾伟之孙、贾涉其子却是鼎鼎有名的南宋未来权相贾似道。

也正是因为贾伟被众商贾推举为了副会长,叶青又不得不在提防之余,利用大宋朝独有的官制,相对应的套到了靖康商会这个机构上。

那就是在三名副会长的下面,再设置三个同知副会长,如同大宋朝廷的同知枢密院相差不多,不过在靖康商会之中,却是要比副会长低半格,但却是有权参与、知晓副会长所参与之事儿。

如此的安排就如同他并未根据朝廷官制设置一正两副,而是设置了一整三副一样,同样是充满了自己的小心思。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让叶青不得不想道那小小的典故,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但由此也有一个好处便是,三名副会长永远都不可能有机会联合到一起架空会长的权利,而同知副会长,又不得不让他们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为整个商会负责。

朝廷在上元节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的召叶青回临安,就是连白纯、燕倾城二人,朝廷也像是忘了一样,并没有让宋迁护送她们回临安,而是一直留在了扬州。

随着卢彦伦、萧贞的到来,加上商会成立一事儿,叶青也乐得朝廷并未在第一时间召他回临安。

既然朝廷还未下旨,那么他自然而然的便是继续着手里的一切,商会的成立他并不需要做些什么,完全交给赵师淳、燕庆之等人便足矣,何况这段时间,燕庆之天天没事儿老是打着看望外甥的旗号偷懒。

如同当初将作监造颇黎一样,叶青从未想过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出水泥来,好在卢彦伦也并不是很着急,大有要在扬州养老之意,并未催促过叶青。

与刘克师、杨怀之、陈次山再次走进给卢彦伦置的宅院里,只见满身双手还占满着泥沙的卢彦伦跟萧贞,正领着十几个工匠,在后院里继续忙活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扬州城的沙盘已经被卢彦伦跟萧贞做了出来,而如今,正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叶青的要求,开始扩建一个扬州外城。

看着叶青等人低头凝视着脚下的“扬州城”,卢彦伦笑呵呵道:“如何?老夫这得意门生的手艺可还入得了叶知府的法眼?”

“卢老太过谦虚了。”叶青忍不住点头赞叹道:“有劳萧兄了,短短时日内,竟然能够做出如此精细的沙盘,叶某佩服。”

萧贞谦虚的笑了笑,搓了搓两手的泥沙,打量着脚下的“扬州城道”:“足足比如今的扬州城要大出一番来,叶兄弟可要知道,这样的城池想要建好,三五年的时间都可是最快的了,而且……这花费可会是一笔数额巨大……。”

“这点儿萧兄大可放心,大宋朝廷比起金国来,虽然兵力一直落下风,但在这充满铜臭味的经济上,大宋还不曾觉得,有谁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萧兄若是有事儿尽管开口便是,他们三人虽然乃是大宋官员,但在卢老、萧兄面前,只是一个小学生罢了,随时听候卢老跟萧兄的差遣。”叶青大方的说道。

卢彦伦笑着点点头,而后对着叶青招了招手,示意他借一步说话,留下杨怀之等人继续研究着“扬州城”的外城扩建等事宜。

简朴的房间内,一张床、一张桌椅、半根蜡烛以及一个书柜,便是这个房间里的所有物件,陶制的茶壶依然是卢彦伦的最爱,一边亲自给叶青倒着茶水,一边说道:“你送老夫的那颇黎茶具,老夫可舍不得用。深怕若是老夫没能完成你交代的事情,你再找老夫要回去,所以啊,老夫还是习惯了这陶杯喝茶,畅快。”

“卢老又笑话小子不是。”叶青继续打量着脚下的青砖地面以及房间里的简单陈设,也能够看的出来,卢彦伦显然是习惯了简单、洁净的生活。

整个房间陈设简单、整齐有序,就连脚下的青砖地面都是一尘不染,床上的棉被等物更是叠的整整齐齐,让人一进入房间,就有种颇为舒心的感觉。

“给,这是老夫这几日给你画的济南府的地图。”卢彦伦在桌面上厚厚的纸张最上层,打开那纸张看了一眼后,便果断的交给了叶青,而后在椅子上坐下,捧着茶杯道:“你给老夫说句实话,宋廷若是北伐,有几成把握?”

“这个……。”叶青接过地图,看也没看的就小心翼翼的叠好放进了怀里,苦笑了一声道:“以眼下的形势所言,小子以为不过三五成的把握……。”

“那你还要这济南府的地图?”卢彦伦不悦的瞪了叶青一眼,而后道:“怎么,是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还是说宋廷会拖后腿?或者是还有其他原因?”

叶青看着手里的陶制茶杯,望着窗外叹了口气,想了下道:“跟您说实话吧,宋廷如今怕是再也经不起一次失败的北伐了,所以眼下不论是淮南东路,还是其他路,首先要做的便是率先立于不败之地才行,所以不论是朝廷还是我,都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卢彦伦静静的看着叶青,随后也是叹了口气,道:“老夫明白,自古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不错,朝廷三番五次北伐,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而今又是这样微妙的时刻,即是宋廷的机会,也同样是金国的机会。所以若是宋廷再败,朝廷……怕是真的没有勇气继续北伐了,收复失地就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了。”叶青皱了皱眉头说道。

“微妙时刻?此话该如何讲?”卢彦伦皱了皱眉头问道。

“看来卢老这些年只顾着归隐田园,享大道自然之乐了。金国皇帝完颜雍,号称小尧舜,这些年对于金国治下的大宋遗民,从来不曾施行过暴 政,相反,不论是科举还是赋税等民生事情,完颜雍都做到了人心所向,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是大宋之子民?比萧贞兄小个十岁有余的,俱是生于金国长于金国,食金国粟米而成人,这便是大宋如今北伐困难所在的:人和。但好在完颜雍如今年事已高,随着完颜璟被立为皇太孙,也就意味着金国更年改号不过是朝夕之间,加上宋廷……太上皇同样老迈,朝堂之上也算是少了一个掣肘北伐之人,所以这可以算作是对宋廷有利的天时。而至于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如今大宋朝廷难言有利,金人掌中原大地几十年已是了如指掌,而宋廷多年来未曾北上,日新月异、山河面目更改,如何认得北伐之路?”叶青语气沉重的说道。

房间里瞬间陷入到了沉默之中,过了好一会儿,卢彦伦缓缓从椅子上起身,原本有些佝偻背竟然变得笔直,望着窗外渐渐生出来的春意,又是默默的叹口气,而后缓缓沉声道:“如此说来,宋廷之胜算三成已算是最高了,而且只此一次机会,若是失败,北地遗民将怕是永远都无法再成为宋民了。”

回过身,看着端着陶杯望着他的叶青:“你说吧,还需要老夫做什么,若是老夫能够做到,便绝不会推辞。”

叶青笑了,起身卢彦伦坐下后,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道:“其实也并非如卢老所想的那般艰难,当然,战争没有容易一说,但天下大势如今非金、宋两家所掌,北有草原大漠、西有夏国彪悍铁骑,更甚者还有远在西域之,与金人同是世仇的西辽人,这些因素若是算上,若是完颜雍一旦百年,完颜璟匆匆继位,大宋朝廷也不是没有一丝胜算。小子实话告诉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子从未想过能够一场北伐便定天下大势,若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同当年金人南下之时一样,在一年之内打到济南,与金人隔黄河相望,大宋朝廷便绝对有可能恢复旧山河,甚至是收回燕云十六州!”

“谈何容易啊。”卢彦伦双目惆怅沉重。

一路从北地行来,辽阔的大好山河尽收眼底,若想要与金人以黄河分治……卢彦伦想想都觉得难于上青天。

这需要宋廷出动多少兵马,才能够夺回当年一夜之间就丢掉的众多城池?

而且即便是如此,还要防范金人隔黄河以北的铁骑反扑、固守住这些对于宋廷大军来说,颇为陌生的城池,难啊。

“当年金人能够做到,宋廷同样能够做到,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可曾输给过谁?一时之失利,于民族而言,不过是一次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已,等到了那一天,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是我华夏民族之对手。”叶青静静的说道。

“壮志凌云,入木三分,老夫很欣慰!”卢彦伦拍了拍叶青的肩膀,而后道:“老夫这一路行来,也记住了不少官道、城池,这些日子老夫便是点灯熬油也给你一个交代。至于济南府,老夫给你小子一个承诺,若是你叶青真的能够攻下,老夫愿意搭上这条老命,也帮你再造一座坚城!”

“那小子是不是现在就先谢过卢老才是?”叶青跟着起身说道。

一时之间,房间内传来一老一少的畅怀大笑,让外面还在研究扬州沙盘的几人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房间里的一老一少又是谈起了什么趣事儿。

留下了刘克师在卢彦伦的府上,带着杨怀之、陈次山二人出来则是直奔城外赵师淳的瓷窑。

如今对于叶青来说,自身可谓是如同得道者,身边已经算是聚集了他想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精锐,自然而然的,他也不能够过于懈怠,最起码在朝廷还未召他回临安的日子里,他也要加快进度,希望能够在离开扬州前,能够在水泥一事儿上,给卢彦伦等人一些希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