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初级文吏?”</p>
那人的眼神在姜屿身上扫了一眼后便即刻收回,也没回答他的问题,明显对他不感兴趣。从书架上抽出一捆玉简后,那人绕过姜屿,径直出门。</p>
见他如此旁若无人,姜屿耸了耸肩,只当那人是耳背。</p>
走到那几大排架子前,姜屿举目望去,见架上的文书多如烟海,光是些行为规范类的东西就占满了整个前两排:</p>
《入殓师操守目录》,十册;</p>
《男入殓师检验女尸仪范》,二百五十一册;</p>
《男入殓师检验男尸仪范》,一百一十二册;</p>
《女入殓师检验女尸仪范》,六十六册;</p>
……</p>
这么多的守则看着就让人头大,但不过好在这些应该不用整理,以后有机会再看,后面架子上垒放着的那些文书档案才是今天的重头戏。</p>
原本应该按时间排序的,但现在被不知道多少人拿出来放回去,弄得乱七八糟。</p>
姜屿以手抚额,开始整理,直弄了小半天才将将弄完,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记载“琅嬛福地案”的验尸卷宗记录。</p>
展开那卷竹简,一道道娟秀雅致的字迹映入眼帘:</p>
死者姓名:邱潇,身份:琅嬛掖卫第三小队队长;编号三一***……</p>
姜屿只看了第一行便愣住了,那串编号他见过!</p>
就是在“识骨坊”的时候,自己名下那两笔说不清道不明的妖骨转让中,涉及到的其中一个人!</p>
……我记得我就是把那块“三翅朱尾鹮”的骨头转给了这个人!怪不得周琳总也找不到这个编号的主人,都已经死了,当然不可能再用青鸟卷轴通信。</p>
“第三小队队长,邱潇。”姜屿念着这个名字,竭力回想有关这人的情况,结果一无所获。</p>
验尸报告写的很齐全,从死因到死状写的一清二楚。</p>
“一击毙命。致命伤在眉心位置,伤口形状像一只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焦黑痕迹。”</p>
姜屿接着往下看,不出意外,果然记录了死者的植骨情况。</p>
邱潇的修为是灵仙,植入了三块妖骨,一块是琅嬛福地发放的,另两块是他自己的,其中一块正好就是“三翅朱尾鹮”的妖骨。</p>
“……腿骨,没有裂缝,上有红痕,就是那块骨头。”</p>
姜屿读着文书上的记录,喃喃自语,“这事太奇怪了,他想买骨头直接买就可以,为什么非要从我这倒一次手?”</p>
“难道这骨头的来历有问题?可识骨坊的记录显示没有任何异常啊。”</p>
姜屿一时想不通,便又往后翻去,后面竟还附带着一份邱潇的注色经历的拓本。</p>
“还有这个东西!”姜屿大喜过望。</p>
来不及细看邱潇的注色经历,姜屿就连忙往后翻找,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记录。</p>
……我记得少微“验”我的时候,一直都有记录的,写都写了,可千万别因为我活了,就把记录删除了啊。姜屿心中默念,倏地神色一喜:</p>
“太好了!果然有我的‘验尸报告’。”</p>
虽然那份“验尸报告”后注有“已废”二字,但内容好歹存留下来了。</p>
更令姜屿心喜的是,后面确实还附加了一份他心心念念的注色经历的拓本。</p>
“终于能知道点自己的过往了。”</p>
失忆以来,他虽然洒脱,但总有一根神经是紧绷的。没有回忆就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心底生出一股不安,总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平静。</p>
而现在,注色经历就在眼前,姜屿预感到这里面一定会有线索,能帮他解开一些身上的疑问。</p>
想到这里,姜屿再也按捺不住,翻开看了起来:</p>
一展眼便是自己的画像,形象非常体面,画面虽是黑白的,但却栩栩如生,姜屿不由得多看了两眼。</p>
在那人像下面写着简单的两段话:</p>
姜屿,男,编号:三一九四七五九一二三。</p>
中纪前甲蔀春章星纪七月初六由扶桑树飞升登天,天庭无宗派传承,无三代内血亲。六道轮回学院修业后于同章析木五月入琅嬛掖卫。</p>
就这么点内容吗?</p>
姜屿当下有些失望,但还是从随身的储物袋中拿出那个记录他情况的折页,思索着能不能从中扒出点要点记录上去:</p>
第一,自己是个散仙,当初成仙是通过攀爬“扶桑树”,直接上去天界,也就是俗称的--从天梯“爬升”上来的。</p>
在看到“扶桑”、“天梯”等字眼后,姜屿脑中自然而然就冒出一句话:</p>
“距东海岸万里之地,有一神树,名为‘扶桑’,扶桑之大,一木便可成林。树首浮游九宵云端,根须深潜阴曹地府,直可连通天地。”</p>
而后他顺理成章又想起很多很多的细节:</p>
攀爬扶桑树是修士成仙的最后一道考验。</p>
越往上接近天庭,修士能感觉到的灵压便越强,灵力消耗就越大。</p>
在攀爬过程中如果不幸累死,或意外摔死,后果自负。</p>
扶桑树的很多枝桠都可通向天庭,但唯有主干笔直,往往是修士登天时的最优选择,所以又被称做“天梯”,“成仙梯”……</p>
“不过这上面写我是‘飞升’上来的,为什么这么些,不应叫‘爬升’才对嘛?‘飞升’不是专指升到玉清境的事吗?”</p>
姜屿困惑地自语道,“难不成是为了好听?”</p>
只是字眼的出入,姜屿便没有纠结,又去考虑其他的问题。</p>
第二,注色经历上面写“中纪前甲蔀春章星纪七月初六由扶桑树飞升登天”,这个时间是个重点。</p>
姜屿掐指算起:</p>
“在天庭,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一元也就是四千五百六十年。”</p>
“基本上大多数人是活不过一元的,所以注色经历中就不会刻意标注出究竟是哪一元的时间,但其他的都会写上去。”</p>
而星纪、析木这些都是岁星的名字,是官方纪年的方法。</p>
“呃,天庭的纪元太复杂了,为什么不用太岁呢?”</p>
即便是姜屿看到如此纪元的方式也有些头疼,不由得开始换算起来。</p>
</p>sxbiquge/read/5/5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