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且留步 第三二一章 长史

武昌伯世子说者无心,但是柴荟却是听者有意。

以他的身份,原本是不会知道平城的一家小食铺的,但是这家食铺却与卫葆扯上了关系。

当年卫明的侄儿卫葆,在街上调戏良家子,被五城司抓走的事,福王府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和很多人一样,福王首先便是怀疑,这是有人想要借着卫葆,来对付卫明。

为此,福王还曾派人去调查过李食记,被调戏的那名良家子,便是李食记老板娘的女儿。

这次的调查,不但查出李食记与颜家的关系,还查出李绮娘母女便是住在柿子胡同叶老夫人家里,而叶老夫人的亲孙子欧阳文韬,便是齐慰身边的福生。

这些全都不是秘密,那个时候,福生已经改回原名,他领俸禄时的名字便是欧阳文韬,但是平素里大家还是习惯叫他福生。

正是因为这些事,柴荟知道了李食记。

只是后来发生了太多事,李食记这个名字,便被柴荟抛到了九霄云外。

柴荟若有所思,武昌伯世子察言观色,便起身告辞。

待他走后,刘三走了进来。

刘三是刘渺的本家兄弟,早在平城时,刘三便跟着刘渺进了福王府,后来还做了管事,这次也一起进京,现在是府里的管家。

“大爷,王爷有信到了。”

柴荟微蹙的眉头终于展开,露出了笑容。

为了安全起见,福王每次的信件都是隐密的,他信不过送信的驿马,因此,自从柴荟来到京城,他与平城的重要信件,都有专人递送。

当然,普通信件还是会交给官驿,这些信上写的都是亲人之间的相互问候,即使被人在中途截下,也无关紧要。

刘三把信呈上来,柴荟仔细地检查了火漆,这才仔细地用银刀将信封裁开。

福王在信里告诉柴荟,一个名叫石亭的人,已经动身前往京城。

石亭,生父为皮毛商人石大富,母亲是石大富的外室张氏。

石大富的生意需要经常去关外,因此常在边镇落脚,张氏和石亭便住在边镇。

石大富在去关外收毛皮时被土匪杀死,张氏隔年病死,石亭被边镇的一对老夫妻收养,十岁时,鞑子犯境,滋扰边镇,老夫妻被鞑子所杀,石亭成了乞儿,后来流落到距离平城四百余里的孙县,被一位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吕文先收留,教其读书习字。

两年前,先帝迁都北上,各地均有民乱,孙县也不例外,吕文先被匪人所杀,石亭再次流浪,凭着他的才学,靠着卖字画代写书信,赚得盘缠,终于来到京城。

柴荟看到此处,笑着摇头,祖父还是如此,做事滴水不漏。

他又翻到下一页,只看了几行,便蹙起了眉头,这个石亭,原来竟是这样的来历......

次日中午,宫里送膳的内侍刚到,琉璃便来刑部了。

他看看正在摆膳的内侍,迟疑着没有说话。

柴晏看到他,便起身走了出来,琉璃也跟着出来。

刑部衙门是六部之中占地最大的,柴晏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问道:“见到那对母女了?”

柴晏口中的那对母女,目前只有两个人,就是林妈妈和婵娟。

今天一早天还没亮,琉璃便重又回到石锅巷盯梢。

琉璃放低声音:“七爷,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小的在石锅巷等着,也没见那对母女回来。正在这时,昨天见过的扫地婆子来了,原来她每天上午都会来这里做工,婵娟做的是皮肉生意,早上起来便是一室狼籍,因此让婆子上午过来干活,婆子收拾好,给她们母女做完午饭,再把午饭放在灶上温着,这里的活计便算是干完了。

往常,婆子干完活,便直接再去戏园子,她每天做两份工,中午吃的是自己从家里带的干粮。

戏园子里的武戏是下午开始,婵娟虽然也要去戏园子,但是那婆子说婵娟比她走得晚,她是走路去戏园子,婵娟却是雇轿子去的。

婆子见大门上着锁,便和小的多说了几句,还告诉小的,她认识给婵娟抬轿子的,就是常在猴子桥头揽活的那对父子。

小的便去了猴子桥,猴子桥离石锅巷很近,因为桥栏上雕着猴子捧寿桃,因此被附近的人称做猴子桥。

小的很幸运,婆子说的那对父子恰好就在桥头等活,小的给了他们一两银子,这对父子便告诉小的,婵娟雇了他们一个月,每天送婵娟去内城的戏园子,晚上再去戏园子把婵娟接回来。

可是昨天他们接上婵娟之后,婵娟却说不回石锅巷了,说戏园子里有个客人看上她了,让父子俩把她送到外城的悦来客栈。

他们把婵娟送到悦来客栈门口,婵娟又让他们再去一趟石锅巷,给林妈妈送个信,送林妈妈来悦来客栈找她,担心林妈妈不信他们,婵娟还去客栈的柜台上借了纸笔,写了一张字条,让这对父子带过去。

这对父子当时还挺不高兴,婵娟便说第二天不用他们接送,但银钱还照算,这对父子这才去石锅巷,送了林妈妈去了悦来客栈。”

琉璃说的这些,完全出乎柴晏的意料。

他原本就是以为婵娟和林妈妈去找相好了,因此才会留在外面过夜。

按照这两名轿夫的说法,虽然也像是婵娟和客人约在客栈里,可若真是这样,为何还要再把林妈妈送过来?

“字条上写的什么?”柴晏沉声问道。

“小的问过了,那对父子不认字,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他们就在石锅巷附近揽活,婵娟一早便认识他们,想来也知道他们不认字,这才敢让他们带字条过去。”琉璃说道。

“后来你去悦来客栈了吗?”柴晏神情严肃,这件事已经渐渐超出了他的想像。

琉璃点头:“小的立刻便去了,可是又扑空了。那对母女昨晚的确住在悦来客栈,但就是她们两个人,没有什么客人,就连悦来客栈的房间也是婵娟自己开的。

因为是年轻女子孤身一人去开房,客栈的掌柜和伙计全都留意她了,后来林妈妈也来了,掌柜和伙计便猜到她们是做什么的了,却没想到,这母女俩整晚都关着门,连热水都没要,她们没出来,也没人去找过她们。

今天早上,天还没亮,这对母女便退房了。

伙计好奇,还多嘴问了一句,问她们这么早要去哪里?

婵娟说有点急事,还像伙计询问这附近可有卖成衣的铺子。

小的听说以后,便按照那伙计的指引去了那家成衣铺子,铺子里的伙计对这对母女印像深刻。

因为铺子刚刚开门,林妈妈和婵娟便去了,买了两身粗布的棉衣棉裤,两人还借了成衣铺子的房间换的衣裳,当时伙计都给看傻了,还是头回遇到这样的事,有人放着好好的绫罗绸缎不穿,特意买了粗布衣裳换上。

因此,林妈妈和婵娟走的时候,伙计还跟出去看了看,他说她们走的方向,是外城白鹤门的方向,对了,那里距离白鹤门最近。”

做为大魏朝的国都,仅外城便有十几座城门,但这些城门之中,大多都是因有特殊用途而建,普通百姓能走的城门只有东西南北共四道,其中白鹤门便是其中的南门,因为附近有一座白鹤观,所以百姓们便把南门称做白鹤门。

那个时辰,白鹤门已经开了,而守门的兵士在白天对于出城的盘查并不严格,严的是进城的。

琉璃拿着皇子府的牌子,去白鹤门询问时,守门的兵士一听就懵了,当时那个时辰,城门刚开,很多百姓急着出城,这些人里,大多都是穿着粗布棉衣的,至于其中有没有一对母女,兵士表示他们是真的不清楚。

琉璃这时才能确定,七爷吩咐给他的这件差事,被他办砸了。

“是小的没用,小的昨日若是对那个扫地婆子多问几句,查到那对抬轿子的父子,连夜就能找到婵娟和林妈妈,她们就不能在咱们眼皮底下逃走了。”

琉璃有愧,直到今天上午,在找到成衣铺子之前,他仍然以为婵娟和林妈妈夜不归宿是正常的,误以为她们去悦来客栈就是接客。

直到听完成衣铺子伙计的话,琉璃才感觉出自己出错了。

柴晏的脸色也不好看,他和琉璃一样,误以为婵娟和林妈妈就是普通的暗门子和老妈子,现在看来,这两个人非同寻常。

“她们连夜逃走,很可能是见到什么人了。”

后面的话,柴晏没有说出来。

颜雪怀看到了婵娟,婵娟当然也能看到颜雪怀。

婵娟脸上用油彩化了浓妆,颜雪怀看不到她的本来面目,因此只能是觉得她似曾相识。

可是颜雪怀却是素颜,婵娟不但能看到她的脸,而且一眼认出了她。

所以婵娟连石锅巷也没回,还通知林妈妈到悦来客栈汇合,那张字条上写的,想必就是让林妈妈带上细软,来悦来客栈找她。

“搜查石锅巷的宅子,看看留下的东西里面有没有线索,再找那一带的里正,查查这对母女的情况,对了,找个擅长人像的画师,按照扫地婆子和周围邻居的描述,绘出婵娟和林妈妈的画像。”

柴晏面沉似水,他倒要看看,这个婵娟是何方神圣。

琉璃最擅长的便是追踪和侦查,当年柴晏去军营时,琉璃几个也跟着去了,琉璃去的是斥侯营。

端王曾经向柴晏讨要过琉璃,他认为琉璃跟在柴晏身边当随从太可惜了,应该让琉璃留在军队里,由此可见琉璃的本事。

可是现在,那个什么婵娟却在琉璃的眼皮底下逃走了,婵娟和林妈妈大摇大摆走出白鹤门时,琉璃还在石锅巷给她们看房子。

柴晏越想越气,整个下午都是寒着一张脸,刑部配给他的两名文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两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谁知道这位天之骄子发起火来,会不会拿他们开刀。

好不容易捱到下衙,柴晏出了刑部衙门,破天荒地没去李食记或者青萍巷点卯,而是直接回了他的皇子府。

得知七皇子这个时辰回来了,皇子府的人忙得人仰马翻。

这个时候回来,这是要留在府里用晚膳了。

皇子府里只有一位主子,而这位主子平时不在府里用膳,因此无论是大厨房还是小厨房,全都没有任何准备。

因为柴晏尚未封王,皇子府里目前只有一位官员,就是祁长史。

除了祁长史以外,还有几位有品级的太监和嬷嬷,祁长史五十多岁了,进士出身,一向清高,不屑与太监嬷嬷们为伍。

因此,当太监和嬷嬷们来找他时,祁长史觉得这些人真是闲出毛病来了,殿下回来就回来吧,你们急什么?

祁长史正想嘲讽几句,一名小内侍匆匆跑过来:“长史大人,殿下有请。”

祁长史不明所已,说真的,自从七皇子开府之后,祁长史这还是第二次被召见。

上一次是柴晏从平城回到京城的时候,皇子府众人在门外跪迎,柴晏看了看他们,让祁长史过一会儿来见他。

当时,柴晏也只是问了问府里现有多少人,以及祁长史个人的履历,便把祁长史打发出来了。

在祁长史心中,这位七皇子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

他这个长史,是皇帝亲自挑选的,之所以挑选他,是因为他以前是国子监管学生的。

没错,皇帝是让他来管着柴晏的,明知道他管不了,还要挑他过来,就连祁长史也不明白,皇帝他老人家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皇帝的想法非常简单,他认为祁长史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他的承受能力一定强于其他人。

没错,皇帝就是这样想的,他担心换做其他人做长史,说不定会被自家小儿子给活活气死,即使没有气死,也会主动请辞。

万一传出皇子气走或者气死长史的事,他儿子的名声就要受到影响,后世史书之中,说不定还要大书特书,把他的儿子写成一个无恶不作的纨绔王爷。sxbiquge/read/7/7651/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