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207章 先斩后奏

送走了郭图,卫固长出一口气。

事因郭图而起,如今也随着郭图的离开而终。

虽然郭图说得大义凛然,但他能感觉到郭图的紧张和不安。僵持下去,未必能有更好的结果,不如就此罢休。

卫固来到杨彪的小院,跪地请罪,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郭图身上,表示愿降。

杨彪打量了卫固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起身更衣。

卫固随即安排投降的事宜,在日出之前,打开了庄园大门,陪着杨彪,来到士孙瑞的大营前。

晨风清冷,卫固的心里也有点后悔。

折腾了一回,什么好处也没捞着,白白损失了一半家产,还要受辱。

早知如此,他绝不会听郭图的蛊惑。

士孙瑞接到报告,亲自出营,来迎杨彪。杨彪盯着士孙瑞看了好一会儿,一声叹息。

“君荣,你太让我失望了。”

士孙瑞苦笑。“惭愧,惭愧。”

杨彪又叹了一口气,迈步入营。

士孙瑞命人引杨彪入营休息,然后将卫固收押,接管卫氏庄园,清点存粮、财产。

——

“陛下,太尉杨彪求见。”

“谁?”正伏案审阅文书的刘协抬起头,神情愕然。

“太尉……杨彪。”虎贲侍郎又说了一遍,看向刘协的眼神有些不解。随驾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看一刘协露出这样的神情。

刘协愣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放下了手中的笔,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

杨彪来了?这里面有文章啊。

杨彪原本被卫固拘禁在卫氏庄园时,他能够出现在这里,要么是士孙瑞已经占领了卫氏庄园,要么是卫固主动放了他。

不管怎么说,士孙瑞都应该提前送个消息来,杨彪直接出现在营外的情况根本不应该出现。

除非是刻意为之。

刘协想了想,让虎贲侍郎先去传蔡琰。

蔡琰最近很忙,刘协不接见大臣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的小帐里整理文书。

蔡琰很快来了,神情不安。

她也意识到了杨彪突然出现意味着什么。

刘协这时才让虎贲侍郎去传杨彪。

从营门到大帐,有两百余步,杨彪到达之前,刘协还有足够的时间和蔡琰交换意见。

蔡琰也猜不出发生了什么事,她只能提醒刘协要冷静。

不管怎么说,杨彪脱险终究是好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作为天子,都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城府,更要对老臣表现出应有的礼敬。

刘协点了点头,调整好表情,站起身,走出大帐。

杨彪快步走来,见天子站在帐外迎接,心中既温暖又愧疚。他加快脚步,来到天子面前,立定,双臂张开,大袖飘飘如翼,躬身下拜。

“临晋侯,太尉臣彪,见过陛下。”

刘协上前一步,扶住了的杨彪的手臂。

“太尉辛苦了。”

杨彪苦笑。“臣惭愧,为小人所困,累及陛下亲征,以身犯险。”

刘协笑道:“你我君臣数年,一起经历的危险无数,这点辛苦何足挂齿。你看,朕在这里行猎,哪有危险可言。”

“陛下……”杨彪欲言又止。

刘协抬起手,轻轻摆了摆。“太尉,外面风大,进帐说话。”

杨彪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脱困之后,稍作休息,便匆匆赶到天子大营,就是想亲自向天子解释这件事,揽过责任,为士孙瑞开脱。

可是看到天子这么热情,他又觉得难以启齿。

两人进了帐,刘协吩咐赐座,又问杨彪有没有用餐,语气亲切温和,看不出一点异样。

但杨彪却越发不安。

天子虽年幼,却是个有城府的人。

当初侍御史侯汶借赈灾之便,贪污粮食,天子也是这般不动声色,在御座前量米作糜,使侯汶无从遁形,有司想为他掩饰都没机会。

这次士孙瑞先斩后奏,违背天子既定章程,接受卫固投降,责任可比侯汶贪污严重多了。

他突然出现在这里,天子不可能什么感觉也没有。

天子越是不动声色,越是说明他做好了心理准备。

杨彪悄悄地看了一眼负责记录的蔡琰。

蔡琰握着笔,低着头,根本不看杨彪。

天子笑得很温和,帐中的气氛却有些冷。

杨彪迟疑片刻持后,离席再拜。“陛下,臣有罪。”

刘协也收起了笑容,静静地看着杨彪。

“太尉何罪之有?”

“臣行事不谨,为卫固、范先所困,辜负了陛下信任,又耽误了卫尉士孙瑞平叛。卫尉为保全臣性命,接受了卫固的请降。”

刘协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垂下了眼皮。

卫固请降不意外。

士孙瑞接受了卫固的请降,却一直没有汇报,这才是意外。

两营相隔四十余里,骑士往来也就是半天时间。

士孙瑞不是不能事先汇报,而是有意不汇报,先斩后奏。

杨彪明知士孙瑞先斩后奏,却亲自赶来,主动承担责任,为士孙瑞开脱。

这些老臣是将朕当小儿看待啊,联起手来糊弄朕。

刘协很生气,甚至有一种命人将杨彪推出去砍了的冲动。

但他忍住了。

除了蔡琰的提醒,他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

杀了杨彪,并不能解决问题。

甚至杀了士孙瑞也没用。

士孙瑞为了救杨彪,违背诏书,接受卫固的请降,给了卫固一个活命的机会,有错吗?

没有。

恰恰相反,这正是他有担当的表现,至少在很多大臣看来如此。

李膺杀张让之弟,张俭杀侯览家人,比这严重多了,却没有人指责他们,反而有很多人觉得他们做得对,天下传诵。

士孙瑞不仅救了杨彪,还救了数百卫氏族人,这是大功德,何错之有?

杨彪主动承担责任,为士孙瑞开脱,有错吗?

也没错。

太尉掌兵、司徒治民,是外朝大臣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自然不能错过。杨彪为了保护士孙瑞,不惜牺牲自己,正是识大体,有气节的表现。

至于诏书,至于天子的面子,与此相比,都不重要。

相反,天子应该嘉奖他们才对,要不然就是昏君,就是没风度,不仅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还会引发群体反对,说不定还有人搬出桓灵二帝做反面例子,教训他一番。sxbiquge/read/7/7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