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949章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在峡谷高处观战的叶尔羌指挥官乌依古尔不由得脸色铁青!</p>

他看到已军非常努力地发动进攻,然而明军收拢了队伍形成了环形防线,他们丢出的铁蒺藜有效地阻滞了骑兵的进攻,骑兵无法杀进明军步兵阵列中,反倒被明军依托着“战马护墙”打倒了一个接一个,骑兵的队形在变得稀薄。</p>

有的失马骑兵很勇敢地步行过去想找明军厮杀,明军用刺刀拦着他,后面的士兵开枪,将叶尔羌人打倒。</p>

乌依古尔万万没想到他花费这么多心思设计的伏击战打成这样子,他抱着一个希望,希望他的部下争气些。</p>

没有一个叶尔羌人能够给予明军以重大伤亡,反倒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力不从心,倒下的人越来越多。</p>

有好几个猛将兄试图掀起进攻的狂潮,他们身披重铠,加上用上铁盾,</p>

最终,乌依古尔下令撤退!</p>

明军冲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开枪,起劲地欢呼起来!</p>

年轻的士兵们庆幸自己胜利了,逃脱一劫。</p>

他们的长官马进忠在队伍中巡视,与他们打招呼道:“打得好!”</p>

士兵们高兴地道:“我们顶住了敌人的进攻!”</p>

“好,好!”马进忠非常开心,他在新明时率领步兵战胜了骑兵,而在前明时要是步兵遇到骑兵,那是一边倒的屠杀,概莫能外。</p>

敌人奔逃,明军继续往吐鲁番城前进。</p>

吐鲁番地区是荒漠地带,气候炎热,让明军遭遇了严峻的考验!</p>

该地区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被人称为火洲、风库。</p>

不必多说,想想火焰山,得请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去降温的哦。</p>

明军是四月出动,气温尚可,但稍一走动就浑身汗水,要不把身体盖严实些,很快就被晒成黑炭头。</p>

但明军整体经受了考验,中暑的人不多,死亡的人更少。</p>

明军为了此次进军,专门进行了适应性的训练!</p>

他们懂得节水、寻水、遮阳和求治中暑的人,人手两个水壶,茶叶泡水,后勤带着水车,装有药丸,保障措施还是很给力。</p>

还有大家互相关心与照顾,军官对士兵有责任的,如果一支部队出现中暑的非战斗减员,就是军官与士官的责任。</p>

朝廷负责给军费,兵部户部负责物资供应,确保充足供应。</p>

老百姓把一个年轻的孩子送到军队,军官与士官有责任照顾他们。</p>

两中华现在的军队上下级的关系远比前明时期要好,前明时期的士兵在军官眼中是猪狗不如,至少连家丁都不如。</p>

如今两中华都行福利制度,地方官员要对老百姓负责,朝廷对官员的要求是忠心、GDP和民心,不得民心的官员做官难以长久。</p>

民间尚且如此,军队同样道理,连带着军队里军官也要对士兵好,每年都有考核的,考察军官对士兵的待遇情况。</p>

由于两中华开设军校,不怕没有军官,有大把的军官等着上位,因此主官也不敢违反军纪去刻薄士兵。</p>

最重要的是情报不错,在标定的地图上,按图取水,没错!</p>

水在沙漠中最宝贵,明摆着明军的情报部门走过了路上的线路,对于取水点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p>

那里的水有绿洲水、坎儿井水、井水等,要感谢敌人,他们没作坚壁清野,没有把牛羊屎尿倒进水源中,没有水源中下毒!</p>

后来了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宝贵,如果这么做的话,死的敌我双方,不仅会渴死敌人,自己人也会被渴死!</p>

这种事情有过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坏了,激到对方以牙还牙,到处破坏水源,结果自己也没水喝,最终放弃原有的地盘,大家两败俱伤民众流离失所。</p>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战有君子协定,那就是不动水源。</p>

尤其是坎儿井!</p>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p>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p>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p>

这坎儿井穿凿与维护极不容易,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往往身上这种病那种病的,岂能破坏!</p>

一旦破坏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气重新引水,毕竟水是无孔不入的,当水流入一个方向时得花大力气把水引到另一个方向,殊为不易。</p>

所以明军自坎儿井地段取水不受限制,同时明军也严格要求军人不得破坏或污染包括坎儿井在内的水源,有专人负责。</p>

就这样地,明军遵守了君子协定,能够能够顺利进军。</p>

明军兵不刃血,进入了吐鲁番城!</p>

此时的吐鲁番城人口不多,并是不很大,物资不是很多。</p>

进城的官兵一下子就把城里的葡萄干买断了市!</p>

这里出产的葡萄干很有名,沙漠光照强,干旱少雨,出产的葡萄的含糖量高,有的品种的葡萄多了吃不了,真的甜死你!</p>

他们把葡萄放在晾房里阴干成葡萄干,自已吃或者出售,但由于运输不便,中原地区的民众很少有机会吃到这里的葡萄干,结果这些明军有口福了。</p>

“嗯嗯,味道太好了!”官兵们嚼着葡萄干,赞不绝口。</p>

在中原,这种葡萄干可是贵人才能吃到的!</p>

让当地民众不反感的是明军公平交易,以银币购货,受到了民众的欢迎。</p>

没有强买强卖,更不存在着什么抢劫、强*的不良行为,所有之处都行约法三章,也是另一种的君子协定了,那就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者办罪”,并且严格执行。</p>

当地人不见得喜欢明军,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是仁义之师。</p>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马进忠的部队在此休整三天,准备第二天出发时,晚上就出了事。</p>

两名出外办事的士兵被割了喉!</p>

</p>sxbiquge/read/6/6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