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第202章

写在前面吧。之前身体垮了一段时间,连着两个月周六休息,上个月为了冲剧情开始日更,结果又不行了。每天紧张失眠,平常吃的药已经不管用了,最近开始吃助眠的药,想了想从这周开始还是恢复每周休息一天的作息吧。继续调养一下身体。

这文写得艰难,但是我从没想过敷衍了事。只是能力和身体有限,做不到速度和质量并存,只能选其一。实在对不起追文的大家。所以往后的周六,我也会尽量更新资料章,放些跟剧情有关的内容,也算防盗了。

今天的内容,明天晚上就会替换,大家提前买了也没关系,不用掏两次钱的,而且替换的内容总归要比这章多,只会赚不会赔,内容也是资料,应该读起来也挺有趣。

能力所限,只能做到如此了,如果真的看不过去,攒攒文就好,已经连载了八个月,应该也不会太久了。

既然写到了并州,就来说说刘琨这个原任的并州刺史吧

----醒目----

如果你不花钱看到了这章,那么看的就是盗文。本文仅在晋、江发布,这样的一章用app客户端购买只用花1毛钱,而我能拿到其中的5分钱作为报酬。写到这时花了将近八个月时间,全部购买也不足一顿肯德基套餐。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这篇文,请不要从我手中夺取这一点赖以生存的东西。

码字不易,如果喜欢这文,请支持正版。

———正文的分割线———

说起刘琨,最有名的可能是“闻鸡起舞”和“吹笳退敌”。

前者是他跟好基友祖逖共同担任司州主簿时,夜闻鸡鸣,祖逖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于是两人到屋外舞剑练武,发奋上进。

而后者,则更风雅和传奇。刘琨精通音律,善吹胡笳。在入主并州之后,遇到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敌军势大,晋军孤危。于是刘琨仿“四面楚歌”的故事,登上城头,吹奏《胡笳五弄》。乐声动人,引得匈奴兵思乡,最终泣泪而回。

只这两个故事,就足以名垂青史。然则实际上,刘琨在大众的印象中,远远不如祖逖北伐,中流击楫来得有名。原因十分简单,刘琨在史书中的名声,并不是白璧无瑕的。

同样是在朝廷南渡后,坚守北方抗争的将领,祖逖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而刘琨更像一个晋人。一个风雅、奢靡、才华出众同样也意气用事的“名士”。

(以下有部分摘自百度)

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的祖父刘迈,曾任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官至光禄大夫。

如果这还不够明确,再来看姻亲明细

祖:刘迈,曾任相国参军、散骑常侍。

外祖:郭镇,字季南,郭淮之弟,谒者仆射。

母:郭氏,郭镇之女,郭槐的堂姐妹,贾南风的堂姨。与刘蕃一同被害。

舅舅:郭奕,字泰业,官至尚书。

妻子:崔氏,清河人,温峤、卢谌的姨母。

姐夫:司马荂,赵王司马伦之子。

连襟:1、卢志,卢谌之父。2、温襜,温峤之父。

姨甥:1、卢谌,曾为刘琨主薄。2、温峤,曾为刘琨参军。

内侄:崔悦,曾在刘琨的司空府任从事中郎。

在这张名单里,能看到太原郭、太原温、清河崔、范阳卢,甚至还有个司马。刘琨这人就是金不换的铁打阀阅,一等世家。有这样的身家,又出生在武帝太康年间,文采横溢,会有什么结果?

他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也正是贾南风干政,贾谧得势时,位于石崇那座豪华无比的金谷园中,放纵文才的名士之一。

然而二十四友本质就是一个巴结权贵,卑躬屈膝的政治小集团,就算这群人文采再怎么飞扬,最后还是因贾南风的倒台四散而去。

司马伦杀了贾南风,他投了司马伦。司马冏杀了司马伦,他投司马冏,然后是司马虓,直到最后的司马越……可以说刘琨的每一次转投都是政治投机,这样的作风,着实不够清雅,而只能用轻佻形容。

一个十足的权贵,一个十足的政客。但是他仍旧是个英雄。起因,可能是他的父母。

永兴元年(304年),晋惠帝被张方胁迫迁都长安。次年,刘乔攻击司马虓,刘琨援救不及,其父母皆被俘获。306年(光熙元年),刘琨从幽州王浚处求得八百骑兵,击破东平王司马懋,战败刘乔,救出父母,又斩杀司马颖麾下大将石超,收降荥阳守将吕朗。同年,司马越将晋惠帝救回洛阳,刘琨因功被封为广武侯,邑二千户。

可以说,若没有刘琨拼命救父母性命的事情,东海王攻击河间王的战争都可能落败。是他一力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司马越阵营。而在司马越获胜之后,他成为了新任的并州刺史。

《晋书》是这么记载的:

琨在路上表曰:“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忝过任。九月末得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辄以少击众,冒险而进,顿伏艰危,辛苦备尝,即日达壶口关。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唯有壶关,可得告籴。而此二道,九州之阴,数人当路,则百夫不敢进,公私往反,没丧者多。婴守穷城,不得薪采,耕牛既尽,又乏田器。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臣伏思此州虽去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御强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锐之所出也。当须委输,乃全其命。今上尚书,请此州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愿陛下时出臣表,速见听处。”朝廷许之。

时东嬴公腾自晋阳镇鄴,并土饥荒,百姓随腾南下,余户不满二万,寇贼继横,道路断塞。琨募得千余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恆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徠,甚得物情。

很难想象,带着不到一千人,穿过焦土一片的上党,来到鬼城也似的晋阳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只凭这份勇气和胆量,就足以超越一干只会吟诗作对的文客。

而刘琨并不仅仅是占据了晋阳,从307开始,到316年为止,他在并州守了整整十年,在朝廷南渡,匈奴势大的情况下,依旧保存了那么一点薪火。只是这坚持,也足已称道。

然而他毕竟不是祖逖。而并州最后的局面败坏,也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河南徐润者,以音律自通,游于贵势,琨甚爱之,署为晋阳令。润恃宠骄恣,干预琨政。奋威护军令狐盛性亢直,数以此为谏,并劝琨除润,琨不纳。初,单于猗迤以救东嬴公腾之功,琨表其弟猗卢为代郡公,与刘希合众于中山。王浚以琨侵己之地,数来击琨,琨不能抗,由是声实稍损。徐润又谮令狐盛于琨曰:“盛将劝公称帝矣。”琨不之察,便杀之。

盛子泥奔于刘聪,具言虚实。聪大喜,以泥为乡导。属上党太守袭醇降于聪,雁门乌丸复反,琨亲率精兵出御之。聪遣子粲及令狐泥乘虚袭晋阳,太原太守高乔以郡降聪,琨父母并遇害。琨引猗卢并力攻粲,大败之,死者十五六。琨乘胜追之,更不能克。

因为一个通晓音律,可当知音的弄臣,杀死了直谏的将军,导致对方儿子举族投了敌,晋阳城破,父母双亡。这都不是政治头脑的问题,纯粹昏庸到了极致。

就连他母亲也斥责道:“汝不能弘经略,驾豪杰,专欲除胜己以自安,当何以得济!如是,祸必及我。”

果不其然。

能力有吗?自然是有的。但是自制力呢?怕是欠缺的厉害。只要有了安定生活,他就忍不住向往那些年幼时喜欢的东西。他骨子里,依旧是属于那个阶级,那个糜烂到了极致的贵族和名士圈子。

这样的人,结局并不难猜。

失了并州之后,刘琨投奔结义兄弟,晋幽州刺史段匹磾。但是段氏内乱,他卷了进去,最终惨遭冤狱。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

刘琨时年四十八岁。

也许史家的评断最为公道。

史臣曰:刘琨弱龄,本无异操,飞缨贾谧之馆,借箸马伦之幕,当于是日,实佻巧之徒欤!……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萦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各运奇才,并腾英气,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铉,成名一时。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益斯之谓矣。天不祚晋,方启戎心,越石区区,独御鲸鲵之锐,推心异类,竟终幽圄,痛哉!

疾风知劲草,奈何辄复纵逸。

文里应当写不到这么个精彩人物了,只在这里留一笔吧。sxbiquge/read/28/28451/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