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道:“尔等速速赶往文渊阁,将这里的消息告知杨大人,还有告诉杨大人,请他将那人给带过来?“
这些侍卫不知那人是何人,但想来张皇后吩咐的一定没错,当下一抱拳,转身便去。
从钦安殿回来,杨荣等人并没有回去,而是直接去了内阁当值,皇帝的病情,谁都看得出撑不了几日,生怕有人趁着皇帝大行之时,弄什么变故,所以杨荣正与杨溥、夏元吉等人商议这几日当值的事宜,几人正商议着,就见一个侍卫急急忙忙冲了进来,将钦安宫的事情说了一遍,以及张皇后的话儿也一一说了一遍。
杨荣等人没想到皇帝这么会儿也挨不过去,先是吃了一惊,待回味张皇后那句话儿,杨荣立即道:“杨大人,夏大人你等速速进宫,我这便去找殿下?想来殿下还在驿馆里?“
杨溥知道事态严重,倒也不敢多耽搁应了声,与夏元吉等人急急忙忙出了内阁,赶往钦安宫。此时天色已大黑,当值的几个侍卫急忙点上灯笼,杨溥随手接过一盏灯笼,当先便走,步伐极快,尽让这个平日里跑腿的侍卫都赶不上,不免感到惊讶。
夏元吉年纪大,走得慢,与那侍卫走在一起,这时才想起刚才忘记问皇帝的情况,颇有大不敬,忙道:“你出来时,皇帝怎么样了?“
那侍卫道:“卑职只是一个侍卫,听得娘娘的话儿,才进了宫殿,哪敢多看,皇帝的情况,卑职不知?“
夏元吉点了点头道:“那你进去可从听见皇帝说话?“
那侍卫想了想道:“不曾,卑职进去的时候,只听得众人哭喊,从始至终不曾听陛下说一句话?“
夏元吉一听这话儿,轻叹了声心道:“看样子皇上是要大行了?“想了想又道:”这番号令是皇后娘娘下的?“
那侍卫的道:“不错!”
夏元吉心道:“人都说皇后娘娘来女中诸葛,宫中事情没有不知的,如今看来,这传闻是真的,若不然太子并没有去后宫,皇后娘娘却在皇帝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让杨荣请太子入宫,若不是事先猜出了一二,又岂能说出这样的号令来呢?”一番询问后,无人说话,只是急急忙忙赶往钦安殿。
返回了朱瞻基并没有立即睡下,而是坐在茶几旁想着今日父亲的一番话儿,尤其对待二叔的那番话儿,让他惊讶之余,也不得不佩服父王的深谋远虑,二叔素来为皇祖父宠爱,在军中也极有威望,当年虽做出了不法之事,引起皇祖父的不满,才落到就藩乐安州的下场,可这些年来却是一直安分守己,并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若贸然处置了他,如父王所言,满朝文武大臣固然不会当面说孤的不是,可背后里少不了要骂孤不仁义,还有那些不怕死的史官,只怕要在史书上记上浓浓的一笔,某年某月,新皇帝无故诛杀汉王朱高熙——?“这些史官的厉害,就算是雄才大略如李世民也袖手无策,任由记下了杀兄杀弟,迫父的恶名,他自不想自己日后声名上留下杀叔的恶名,便是要杀,他也要学那郑庄公一样来一个股擒故纵,不但击败了弟弟,还落得一个仁义的声名?消灭敌人时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和耐心,这样才会获得成功。其实,‘纵’不是彻底放弃,是稍微松懈一下,而且,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如果逼得敌人狗急跳墙,垂死挣扎,自己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暂时放敌人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这样可以最后寻找机会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擒’和‘纵’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方法。”这个郑庄公可比唐太宗要聪明的多了?“正独自回味着郑庄公的这番话儿,却见杨荣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
一见杨荣模样,朱瞻基心头便疙瘩了一下,失声道:“可是父王……?“
杨荣一路狂走,这会儿气喘嘻嘻,一会儿还说不出话来,左右看了一眼,见茶几旁有一杯凉茶,也不顾身份,抢步上前,一把抓起杯子,一仰头咕噜咕噜几声,将一杯凉茶喝了干净,这才长长的吐了口气,道:“快,快,皇上不行了,殿下快快随我进宫,若是走漏了风声可就不妙了?“
朱瞻基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否则当年不会如此被雄才伟略的朱棣看中,听了杨荣的话儿,心头虽悲伤,但也知眼下还不是悲伤的时候,皇帝大行,局面最为重要,当下站起身来道:“快走!“两人让徐勉重新驾上马车,一路狂奔而去,刚到钦安殿停下马车,就见急急忙忙赶来的杨溥等人赶了上来,众人正要行礼,朱瞻基摆了摆手,面色凝重的道:”诸位大人不必客套,父王病重,快快随孤进宫看父王要紧!“
众人听太子这般说,便不在客套,以朱瞻基为首进了钦安殿,早得张皇后安排的宫娥,一见众人前来,急忙在前面引路,众人一路穿廊过厅,径自去了皇帝的寝宫。
此时的寝宫灯火通明,却是一片凄凉之色,偌大的龙床上,朱高炽兀自躺着昏迷不醒,偶尔还吐几口白沫,那模样着实有些吓人,但众人都是见惯生死的人,浑然不在意,甚至面色都极少有人变一下。
一个宫娥跪在朱高炽的跟前,小心的用热毛巾轻轻擦拭嘴角吐出的白沫。
一旁的张皇后则是一脸庄重的端坐在龙床的右侧,模样好不雍容大气,只是先前哭过一番,此时双眼还有红肿,俏脸上还有两道清晰的泪痕,她抬起凤目扫了一眼众人,待目光落在了朱瞻基的面色,先是一喜,随后一丝悲伤之意,迅速涌上脸面,一双小手紧紧的抓了抓衣袖,显然是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母后——?”朱瞻基望了一眼父王此时的模样,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其余众人见状也纷纷痛哭不止。
张皇后强忍悲伤,伸手握了握朱瞻基的手掌,道:“傻孩子,父王只是去见你的皇祖父,皇祖母而已,你不必如此悲伤,眼下大事要紧?”
一听大事,朱瞻基立即止住了哭泣,可目光落在了父王的脸上,眼眶里仍旧噙满了泪水。
张皇后轻轻叹了声,道:“诸位大人,皇上怕是要大行了,你们有什么话儿就趁着皇上还能听得到,就给他说说吧?”
场上众人多半是当年就追随朱高炽的人,杨荣在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与杨荣、金幼孜密商如何处置。杨荣指挥若定,与金幼孜商议,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他们用锡铸椑将朱棣尸体收殓起来放在车中,每到一地进膳和平时一样,明军浑然不觉。杨荣和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报告情况,使得朱高炽顺利坐上皇位。
杨溥就更不要说了,永乐十二年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进谮,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这成为继解缙入狱后,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事变。当时只有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成祖“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金忠是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他不顾触怒成祖,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才使太子未遭废罢,但是作为东宫宫僚的杨溥、黄淮等人却因此事件而被关入诏狱在狱中,家人供应的食物多次断绝,而成祖的心意也不可预测,随时都有可能死去。这份情义可不是寻常人可比的。
黄淮同样为保朱高炽,在永乐十二年被汉王朱高煦诬陷,入北京诏狱十年。
金幼孜,永乐二十二年,金幼孜随从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回答。只有幼孜说不宜深入,皇上不听。到达开平时,皇上对杨荣、金幼孜说:“朕梦见神人两次说上帝好生,这是什么兆头?”杨荣、幼孜回答说:“陛下此举,固在于除暴安民。但火烧昆仑,玉石俱焚,望陛下留意。”皇上同意他们的意见,当即命他们起草诏书,诏谕各个部落。军队回到榆木川时,朱棣驾崩,秘不发丧。杨荣到京师报丧,金幼孜护梓宫返回,将消息告知朱高炽,使得他顺利登基。
蹇义,永乐十年,皇上北征回来,因为太子曲意宽宥吕震的女婿主事张鹤参见失仪之过,便怪罪蹇义不进行匡正,将他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一坐就是几年。
还有夏元吉莫不是当年就追随朱高炽,一心一意的辅佐朱高炽,这些人虽说是君臣,但其中的情义,却是深厚无比,听了张皇后这句话,人人面露悲切之色,杨荣呜咽的走到御榻前磕头。
^^^^^^^^^^^^^^^^^^^^^^^^^^^^^^
第一更送上,请围观!今晚还是三更!sxbiquge/read/37/37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