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中,伪晋收三国割据分裂之功者,并非他们多么的雄才大略,也不是他们武功赫赫,有席卷天下之志,而是世事惊变,混一宇内已成大势所趋。
诸葛青阳蔑视伪晋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司马氏的老辣阴险,的确远超一般权臣贼子。
试想司马氏连奸诈老辣,雄才伟略的曹孟德都能欺骗的了,又如何不能阴谋天下呢?
曹操剪灭群雄,称雄天下,汉室诸侯束手颤栗,三分天下有其二,其用兵如神,孙武再世,不能过也,亦不 可掩,先祖诸葛孔明以英雄之姿,虽然知道此人乃是汉贼,亦称道其才能。
可是司马氏能在他眼皮底下,眼睁睁坐大,眼睁睁的就变成了曹魏的掘墓人,曹孟德固然威逼天子,欺压汉臣,可是基本的礼遇也并不缺失,这种德行在改朝换代之时,面对傀儡君王,也称得上一种仁义大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风度。
可是司马氏再次施展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腕,可要远比曹魏对待汉室更加残忍,更加无耻和不择手段,而且司马氏坐享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国富民强,因人成事,此等奸诈,此等聪明,此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远过于曹孟德与王莽。
王莽面对的孝平皇帝只能算是个傀儡,平庸之极,而司马懿却能在明察秋毫的曹孟德麾下被识别不出来其狡诈,他们还不自豪骄傲么,他们还不尽情施展他们的蒙骗手段来窃夺天下么?
以曹孟德的经营和雄心,对待曹魏士民算得上恩深义重,也称得上赏罚分明,本来绝无虞儿孙被篡权窃位,不至于沦落到连汉献帝的山阳公都不可得的下场。
可惜他选了一个看似英才勃勃,实则贪婪狭隘,又小肚鸡肠,嫉妒兄弟才德的儿子曹丕。
试想天下群雄的儿孙,就算是马超,孙权,如何及得上曹彰的勇武和曹植的文采盖世?
可惜,曹丕初登大位,曹彰便莫名其妙的食毒枣而亡,曹植一再贬谪迁徙,心灰意冷,才气凋零沦丧。
如此雄才的两个兄弟,弃之不用,却把心怀叵测的司马懿放在身边以为强援心服,恰好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的唯才是举想违逆,岂能不败亡覆灭?
以曹孟德的绝大经纶,绝大天才,他的儿子可以称得上个个人中龙凤,上天遗为曹氏可谓不薄。
若是其子各司其责,以曹彰之勇猛,曹植之文才武功独步天下,就算是司马懿阴险构覆,也绝无可能乘其危难衰落而盗窃曹魏江山。
只可惜曹孟德聪明一世,蒙蔽一时,被这个矫饰伪装的儿子给毁了曹家的万世基业,也许是偷盗来的江山其来路不正,所以利令智昏,一手也要葬送,此乃天德,岂能人为呢?
三国纷争,就算是最终天德不归蜀汉,而终于曹魏,以曹魏的才德宽仁,彬彬文才,决不至于出现伪晋掩过饰非,徒然以物欲驾驭百姓,贿赂士人,举天下才士尽入寡廉鲜耻的盛世。
诸葛青阳看不上这一帮除了会吃酒玩花,斗鸡走狗之外别无他能的庸官俗吏,别看他们威严赫赫,一个个腆胸迭肚,一个个装模作样。
在诸葛青阳的心中,这些家伙眼界狭窄,才德全无,生平便以内斗为本事,算计陷害,钻营勾结,是他们的拿手本事。
他们迷信和奉行的是刀枪锋利,他们崇拜的乃是强权暴力,在他们的心中,只要刀兵足够,便无人不可灭。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皆知的不过就是他们的残忍狠辣,暴殄天人而毫无畏惧报应与天命的惩罚。
后世晋明帝听闻大臣王导论司马氏祖上的行径,也不得不掩面含羞的承认: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我的祖先如此伤天害理,没有道义的根基,怎么能保得江山千秋万岁呢?怎么能不遭遇永嘉之乱的宗族尽覆的结局?
不对百姓士人施一分恩义道德,如何指望百姓能够响应臣服呢?
没有心理上的折服,就算是你威逼了所有人下跪,又能如何呢?就算是让所有的人都口口声声的拥护你的英明神武,难道你就真的英明神武了?
就算是钳制了天下人的口舌,难道便不畏惧楚人一怒,可怜焦土么?难道不思量国人暴动,驱逐汝暴君入囚禁野兽的木笼吗?
这些个伪晋的王侯将相,披着贵族的衣帽,终日价思量如何逢迎上级,如何讨好皇帝,如何比拼富贵,如何衣食精美,他们终极追求的不过是做一个吃得好,玩得好的种猪。
若是讲究如何理民治土,如何御侮平戎,他们也都高谈阔论,言谈之中都看似煊赫无比,其实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考校文采攻略,他们也只能权借枪手,代笔而已,若真是考试论策,兵马武艺,一个个都急的抓耳挠腮,还要以胸中如有千言,笔下实无一策来掩饰自己的不学无术。
他们生平便以平定四夷,不服就仗着天朝上国的威风打过去为能事,总是停留在嘴上放炮仗,嘴上快活。
诸葛青阳知道这帮蠢猪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祸国殃民,施展出来邪恶下流的手段却让人无法防备预测,正因为他们没有底线,所以你要提防他们行事无所顾忌。
没有他们不敢用的断子绝孙的手段,也没有他们不会用的伤天害理的权谋阴险,更没有他们顾忌的天道循环,他们是天生的根本无视身后之事,得过且过的鼠目寸光的恶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受用一时,便得猖狂一时,否则,不足以对得起自己窃夺而来的权位名利。
这些人的卑劣无耻,远远超过畜生,不,说他们是畜生简直就是侮辱了畜生。
之前曹魏蜀汉东吴并列,虽然三国交兵,施展折冲樽俎,合纵连横的手段也极尽狡诈之能事,只是士人还有尚有基本的风骨和道义根基。sxbiquge/read/37/37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