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小娘子 第1437章 诶,有点不对!

“王夫人,你应该知道,你的丈夫犯了重罪,现在已经逃了。你知不知道他逃到了哪里?或者说可能逃到哪里?你要是能提供有用的线索,我们可以酌情考虑,给你和你的家人减轻处罚。”</p>

王夫人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道:“大人,我家老爷的事,臣妾并不清楚,老爷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说与妾听的习惯,大人只怕要失望了。”</p>

这是什么夫妻?</p>

许娇娇有些惊讶,“王夫人,你这话可说得太绝对了吧?他什么事都不跟你说?”</p>

王夫人道:“大人,事实如此,臣妾并未夸大。”</p>

“这可真是……”许娇娇道,“他是一直就这样吗?还是突然改变的?”</p>

王夫人的表情总算有了些许变化,轻叹一口气,道:</p>

“并不是一直这样的,我们刚成亲时,一切都很正常,可大约在八年前,就变了,他新娶了一位小妾,从此就不与臣妾亲近了,有什么事情,顶多是告知一声,后来,这种告知也没有了。很多时候,臣妾一天到晚连他的面都见不到,最后一次见到他,还是在七天之前,所以,他去了哪里,臣妾一无所知。”</p>

七天之前……</p>

廖青跟靳聿明最后的那次见面,是在四天之前。</p>

许娇娇抚额。</p>

这位靳大人,原来家风也不正啊!</p>

看样子,她的确是问错人了。</p>

“那,你们家里,他跟谁最亲近呢?那个小妾?”</p>

王夫人微微颔首,“小妾姓杨,自从她进了门,老爷跟家里的其他人都疏远了。”</p>

这……</p>

不就是找了一个狐狸精吗?</p>

许娇娇太熟悉这种戏码了。</p>

诶,有点不对!</p>

王夫人说的是,靳聿明跟其他人都疏远了,并不是跟她疏远了。</p>

这里面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p>

这个狐狸精的魅力,有这么大吗?</p>

“你说的是,靳聿明跟家里的其他人都疏远了?独宠那姓杨的小妾一个人?”许娇娇想确认一下。</p>

谁知王夫人却迟疑了一下,才道:“也并不能这样说,虽然臣妾对那姓杨的不满,但有一说一,老爷对杨姨娘,也就一般,远谈不上宠爱。事实上,老爷这些年来,在家里过夜的日子不多,大都在衙门里忙于公事,晚了就在那里歇息了。”</p>

哦?</p>

这可出乎了许娇娇的意料。</p>

杨姨娘并非狐狸精,靳聿明也不是荒yin无道的纣王。</p>

他反倒是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好官呐!</p>

不过,她不信。</p>

一头爱吃羊的狼,会费尽心思地为羊解决生活问题吗?</p>

她干脆又叫来了那个杨姨娘,以及另外两个靳家人。</p>

靳聿明的家属并不多,满打满算才十几人。</p>

高堂已去世,妇孺占一大半。</p>

那个杨姨娘长得倒也算标致,不过也就那样了,没什么出彩之处。</p>

“杨姨娘,你最后一次见到你家老爷,是什么时候?”</p>

杨姨娘回:“三天前。”</p>

嗯,这还靠谱点儿。</p>

许娇娇又问:“那他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有没说过什么特别的话?”</p>

杨姨娘有些茫然,“异常举动?没有哇?也没说什么特别的话。”</p>

“比如说,他将要干什么事,将要去哪个地方,或者痛骂哪个人,要怎样报复等等,没说这样的话吗?”许娇娇诱导她。</p>

杨姨娘摇头,“没有。老爷其实话很少,那天也没说什么特别的话,坐了一会就又走了,说是去衙门公干。”</p>

咹?</p>

许娇娇惊诧了,这个靳聿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p>

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建设晋阳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的好干部?</p>

她怎么就不信呢?</p>

又问了另两人,回答却是一样的,说靳聿明经常不着家,经常在衙门一呆一宿。</p>

许娇娇沉默了。</p>

半晌,她让人把靳家人重新押下去,又让人挨个去问府衙的人,比如府丞,各房经承,典史,经历,知事等等,这些人都被朱将军的官兵看守着,他们可以处理公务,但活动受到限制。</p>

只问他们一句话:“靳聿明晚上经常在衙门处理公事吗?”</p>

不是她要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也不是她八卦之心在熊熊燃烧,而是凭直觉,她就觉得这事有蹊跷。</p>

她从没见过这样的人,事儿一大堆,古怪之处也不少,却就是找不到他的把柄在哪里。</p>

这绝对是个老狐狸!</p>

对于这样的人,任何可疑的地方都不能放过,任何细节都有可能揪住他的小辫子。</p>

这么一个一句话的微型调查,一会就结束了。</p>

综合各人的回答来看,靳聿明确实晚上经常呆在衙门,不过大都是较早就熄灯了。</p>

这就又古怪了。</p>

既然睡得早,那怎么不回家睡?</p>

这府衙里有什么不寻常的,这么吸引他?</p>

许娇娇已经把这里仔细搜查过了,并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啊?</p>

一天的盘问下来,没有得到靳聿明逃跑的线索。</p>

第二天晌午,马师爷来报,那边账目的清查,有结果了。</p>

“这个老贼,果然有问题,有大问题!”</p>

马师爷已经知道靳聿明畏罪潜逃了,情绪颇为激动。</p>

“您老别急,坐下来,慢慢说。”许娇娇让人倒茶。</p>

马师爷喝了一大口,平息了一些,</p>

“单说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每次银子运到以后,主要开支在两项,一个是救济灾民,一个是修补堤坝,清淤掘湖。”</p>

“可是,据小老儿所知,救济灾民每年只是应付个形式,每次仅施些稀粥一两天,就没了。而清淤掘湖,这好几年过去了,晋阳府也没见什么大的变化,用来蓄水的湖塘,没见增加几个。”</p>

“至于修补堤坝,这一块最杂,不合理之处也最多。比如修补的人工,除了徭役,衙门还另雇请了人,账上也列支有酬劳,可事实上,乡民们修补堤坝,衙门是没给钱的,只管饭。筑堤的材料,都是些土石,要什么钱?可账上也有列支。更可气的是,小老儿清楚的知道,筑堤的土石都是就地取材,那些大石料,都是被水冲垮后,又派人搜集回来,重新垒上去的,这哪里需要钱?”</p>

廖青听了,有些恍然。</p>

这个他有发言权。</p>

他去现场看过,他当时还奇怪,为什么那些堤坝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大块的石头?</p>

大石块虽然厚重,但与土的黏合力不强,并不适合用来筑堤,至少是不宜用大量的大石块。?</p>

<!--17K::--></p>sxbiquge/read/4/4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