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地主 第233章 兵工厂提上日程

“我想建立一个兵工厂,你有兴趣吗?”</p>

“你要建立兵工厂?”</p>

前两天参观了英国的一个兵工厂,林安松想尽快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兵工厂。</p>

“当然有兴趣。”就算林安松不说,昆也已经打算跟着林安松。</p>

林安松说的狙击枪,他还没见过,现在就算林安松赶他走,他也不想走。</p>

昆的设计创新能力虽然差了点,但复制能力却是超强。对于枪械无比熟悉。</p>

兵工厂的建造,还是很需要昆这样的人。</p>

单靠林安松自己,是很难做下来的。</p>

虽然参观了英国的兵工厂,但见到的毕竟有限,而且英国这边,给他介绍的人,也不可能说的很详细。</p>

昆研发设计不行,但对于枪械制造的流程却很清楚。</p>

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兵工厂,林安松非常需要昆这样的人才。</p>

他的兵工厂不可能被人发现,所以,不能像之前的纺织厂那样询问别人。</p>

“兵工厂你比我熟悉,需要什么都给我列出来,我找人去买。”</p>

“你直接找女王要不就好了?”昆奇怪道,“向别人买,还不如直接向英国『政府』买。”</p>

“他们会买吗?”</p>

“你只是买设备,而且你是大清国的少将,英国这边肯定会卖给你的,而且价格会比外面买便宜,还可以请他们帮忙组装。”昆道。</p>

他并不知道林安松建造的兵工厂是给自己建造的,而不是给清朝建造的。</p>

清朝的两个兵工厂,林安松虽然没没去过,但知道这两个兵工厂根本没是软用。</p>

只能制造一些普通枪支,就连炮弹,到如今还只能制造实心弹,而不是爆裂弹。</p>

济远号上的百分九十的炮弹,都是这两个兵工厂制造的实心弹,剩下百分十的爆裂弹则是向英国购买的。</p>

已经十几年了,这两个兵工厂完全没有进步,刚刚建造的时候,制造的是什么武器,现在还是如此,工厂的设备也没有添加新的。</p>

似乎这些东西只要有了,国家就可以变强,可是有是有了,制造出来的东西不行,还是不行。</p>

虽然李鸿章在搞洋务运动,但是他的思维还是停止在这里,没有向前走多少。</p>

兵工厂如此,造船厂如此,北洋海军也是如此,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比不上别人。</p>

或许刚弄来的时候,是全球最先进的,但几十年都不会有变化。</p>

一切都维持着原样,固步自封,不求进步。</p>

十年前,兵工厂制造的是什么,十年后还是如此。</p>

而进入工业时期,世界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p>

农耕时代,一千年过去,世界还是如此。</p>

但工业时代,几十年就是一个大变化,跟不上只能落后别人。</p>

汉代时期的锻造技术,到了明朝同样可以用,不见得会落后。</p>

可如今,十年前的造枪技术,十年后已经落后了。不仅是技术,还有威力。</p>

武器的多样『性』,不再战场上不再局限那几种。</p>

上一次,他们使用的还是击发枪,五年后你用上了击发枪,但别人却用上了来复枪。</p>

在五年后,你用上了来复枪,别人却用上了自动步枪。</p>

清朝上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总觉得买了一个东西,就可以用上一辈子,只要没坏就可以一直用。</p>

殊不知,你买来的时候是好东西,但十年后,已经变成烂东西了。</p>

北洋海军的战舰,烧水的锅炉铜管十年不换,在其他国家可是无法想象的。可在清朝就真实的发生,海军上下没有人去管,完全没有意识到锅炉铜管对战舰的影响之大。</p>

八股文,已经将这些人的创新能力完全磨灭。</p>

“直接向英国『政府』购买设备?”林安松不知道行不行。</p>

英国『政府』卖给他后,清朝那边会不会知道?</p>

林安松决定向英国『政府』购买一部分,理由就是更换天津制造局的设备。</p>

还有一部分则是悄悄向英国的其他工厂定制购买。</p>

这些可以是一些次要的设备。</p>

第二天,林安松就向英国这边提出了这个要求。</p>

英国这边并没有拒绝,不过双方却是在价格上有些争议,但也不是太大。</p>

三天后,林安松就和英国这边谈好了价格。</p>

这个价格可不低,还好林安松只是单独购买几个设备,不然以他现在的财力,完全无法买下所有的设备。</p>

而这个几个设备,林安松也是和英国这边说好,是分期付款的。</p>

英国这边想和林安松交好,给的条件非常好,即使林安松要分期付款,他们也没有要利息。</p>

接下来,林安松又上其他工厂,定制了各种机器设备,炼钢的,模具,凝固机……</p>

同样,这些东西他全都都是分期付款。</p>

英国这边的工厂现在一大堆机器堆在仓库,恨不得多卖点东西出去,林安松又是大单子,对于林安松的赊账分期付款,都没有咬得太紧,三两下就同意了。</p>

不过很多机器都是定制的,昆划出图纸,林安松在让人交给工厂那边。</p>

因此速度上有快有慢,英国『政府』这边提供的设备最快。</p>

英国这边本来是想直接给林安松将设备送到中国的。</p>

不过林安松可是给自己买的,根本不敢让清朝那边知道,没有同意,因此在英国这边多逗留了两个月,等机器设备完成。</p>

林安松留在英国,济远号和定风号上的士兵,自然也是留了下来。</p>

但是林安松没有让他们闲下来,而是向英国皇家海军提出要求,让这些士兵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跟随皇家海军一起训练。</p>

让他们看看英国的皇家海军,有个对比,才知道他们是有多么的菜,不然还以为自己已经无敌。</p>

弱没关系,但要知道努力训练,怕的就是弱小而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很强大,每日得过且过,等敌人杀上门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p>

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他们见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同时也足以吸收更多知识。</p>

林安松也不用担心这些士兵听不懂英国皇家海军的命令。</p>

北洋海军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是完全西式的一支军队,在命令上,也是使用英语的。</p>

在北洋海军中,英语是必学的。</p>

普通的练勇,可能还听不懂英语命令,但成为三等水兵,或许他们还是不能用英语交流,但英语的几个的命令,还是能听得懂的。</p>

也有一些不知道这些鸟语是讲的是什么,但是挺久了,如同鹦鹉学舌,不知道意思,但知道怎么做。</p>sxbiquge/read/63/63184/ )